【竹韻格律學堂】早讀(2018-09-26至10-05?)

主持/ 張艷娟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作者:杜甫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 舞劍器,壯其蔚跂,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 開元三載,余尚童稚,記于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 瀏漓頓挫,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 曉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 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今茲弟子,亦非盛顏。 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 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帖,數常于鄴縣見公孫大娘 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鴻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注解】

1、圣文神武皇帝:指唐玄宗。

2、波瀾莫二:師徙舞技相仿,不差上下。 3、鴻洞:彌漫無際。

【韻譯】

唐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 我在夔府別駕元持家里, 觀看臨潁李十二娘 跳劍器舞, 覺得舞姿矯健多變非常壯觀, 就問她是向誰學習的? 她說:“我是公孫大娘的學生”。 玄宗開元三年,我還年幼, 記得在郾城看過公孫大娘 跳《劍器》和《渾脫》舞, 流暢飄逸而且節奏明朗, 超群出眾,當代第一, 從皇宮內的宜春、梨園弟子 到宮外供奉的舞女中, 懂得此舞的, 在唐玄宗初年, 只有公孫大娘一人而已。 當年她服飾華美,容貌漂亮, 如今我已是白首老翁, 眼前她的弟子李十二娘, 也已經不是年輕女子了。 既然知道了她舞技的淵源, 看來她們師徒的舞技一脈相承, 撫今追昔,心中無限感慨, 姑且寫了《劍器行》這首詩。 聽說過去吳州人張旭, 他擅長書寫草書字帖, 在鄴縣經常觀看公孫大娘 跳一種《西河劍器》舞, 從此草書書法大有長進, 豪放激揚,放蕩不羈, 由此可知公孫大娘舞技之高超了。 

從前有個漂亮女人,名叫公孫大娘, 每當她跳起劍舞來,就要轟動四方。

觀看人群多如山,心驚魄動臉變色, 天地也被她的舞姿感染,起伏震蕩。

劍光璀燦奪目,有如后羿射落九日, 舞姿矯健敏捷,恰似天神駕龍飛翔,

起舞時劍勢如雷霆萬鈞,令人屏息, 收舞時平靜,好象江海凝聚的波光。

鮮紅的嘴唇綽約的舞姿,都已逝去, 到了晚年,有弟子把藝術繼承發揚。

臨潁美人李十二娘,在白帝城表演, 她和此曲起舞,精妙無比神采飛揚。

她和我談論好久,關于劍舞的來由, 我憶昔撫今,更增添無限惋惜哀傷。

當年玄宗皇上的侍女,約有八千人, 劍器舞姿數第一的,只有公孫大娘。

五十年的光陰,真好比翻一下手掌, 連年戰亂烽煙彌漫,朝政昏暗無常。

那些梨園子弟,一個個地煙消云散, 只留李氏的舞姿,掩映冬日的寒光。

金粟山玄宗墓前的樹木,已經合抱, 瞿塘峽白帝城一帶,秋草蕭瑟荒涼。

玳弦琴瑟急促的樂曲,又一曲終了, 明月初出樂極生悲,我心中惶惶。

我這老夫,真不知哪是要去的地方, 荒山里邁步艱難,越走就越覺凄傷。

【評析】

詩序寫得象散文詩,旨在說明目睹李十二娘舞姿,并聞其先師,觸景生情,撫今 思昔,記起童年觀看公孫大娘之劍舞,贊嘆其舞技高超,并以張旭見舞而書藝大有長 進之故事點綴。 

2018-09-26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作者:元結

漫叟以公田米釀酒,因休暇則載酒于湖上,時取一醉。 歡醉中,據湖岸引臂向魚取酒,使舫載之,遍飲坐者。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諸子環洞庭而坐,酒舫泛 泛然觸波濤而往來者,乃作歌以長之。 
石漁湖,似洞庭,夏水欲滿君山青。
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
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酒舫。
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座以散愁。

【注解】

1、漫叟:元結的別號。

2、疑:似。

3、長:放聲歌唱。猶助興。《禮記·樂記》:“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注:“長言之,引其聲也。”這里是放聲高歌的意思。

【韻譯】

我用公田的米釀酒, 常借休假之閑,載酒到石魚湖上, 暫且博取一醉。 在酒酣歡快之中, 靠著湖岸,伸臂向石魚取酒, 叫船載著, 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飲。 好象靠著巴陵山, 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 同游的人,也象繞洞庭湖而坐。 酒舫漫漫地觸動波濤, 來來往往添酒。 于是作了這首醉歌,歌詠此事。 

湖南道州的石魚湖,真象洞庭, 夏天水漲滿了,君山翠綠蒼蒼。

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 酒徒濟濟,圍坐在洲島的中央。

管他連日狂風大作,掀起大浪, 也阻遏不了,我們運酒的小舫。

我手持酒葫蘆瓢,穩坐巴丘山, 為四卒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腸!

【評析】

元結在代宗時,曾任道州刺史,其時他寫了好幾首吟石魚湖的詩。他的《石魚湖 上作序》云:“泉南上有獨石在水中,狀如游魚。魚凹處,修之可以貯酒。水涯四 匝,多欹石相連,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載酒,又能繞石魚洄流,及命湖曰石魚 湖,鐫銘於湖上,顯示來者,又作詩以歌之。”有詩云:“吾愛石魚湖,石魚在湖 里,魚背有酒樽,繞魚是湖水”。 

此詩乃歌詠石魚湖風景,抒發詩人淡于仕途進取,意欲歸隱的胸懷。詩起首以洞 庭湖作比石魚湖,以君山作比石魚;接著敘述在石魚的尋歡作樂;最后說明即使有大 風大浪,也不能阻止飲酒作樂,借以忘憂。詩的格調清新自然,乘興而發,毫無拘 束,足見詩人胸襟之開闊,和及時行樂的思緒。

2018-09-27


《山石》

作者: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靰。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注解】

1、犖確:險峻不平。 2、櫪:同“櫟”,落葉喬木。

3、局束:拘束。

4、更:再。

【韻譯】

山石崢嶸險峭,山路狹窄象羊腸,

蝙蝠穿飛的黃昏,來到這座廟堂。

登上廟堂坐臺階,剛下透雨一場,

經雨芭蕉枝粗葉大,山梔更肥壯。

僧人告訴我說,古壁佛畫真堂皇,

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為我鋪好床席,又準備米飯菜湯,

飯菜雖粗糙,卻夠填飽我的饑腸。

夜深清靜好睡覺,百蟲停止吵嚷,

明月爬上了山頭,清輝瀉入門窗。

天明我獨自離去,無法辨清路向,

出入霧靄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蹌。

山花鮮紅澗水碧綠,光澤又艷繁,

時見松櫟粗大十圍,郁郁又蒼蒼。

遇到澗流當道,光著腳板踏石淌,

水聲激激風飄飄,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應自得其樂,

何必受到約束,宛若被套上馬韁?

唉呀,我那幾個情投意合的伙伴,

怎么能到年老,還不再返回故鄉?

【評析】

詩題為《山石》,但并非詠山石,而是一篇詩體的山水游記。只是用詩的開頭二 字作題罷了。 

詩人按時間順序,記敘了游山寺之所遇,所見,所聞,所思。記敘時由黃昏而深 夜至天明,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前后照應,耐人尋味。前四句寫黃昏到寺之所見, 點出初夏景物;“僧言”四句,是寫僧人的熱情接待;“夜深”二句,寫山寺之夜的 清幽,留宿的愜意;“天明”六句,寫凌晨辭去,一路所見所聞的晨景;“人生”四 句,寫對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向往。“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促為人是全文 主旨。 

全詩氣勢遒勁,風格壯美,數為后人所稱道。

2018-09-28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作者:韓愈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繼圣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注解】

1、屬:傾注,此指勸酒。

2、九疑:即蒼梧山。 3、嗣皇:指唐憲宗。 4、天路:指進身朝庭之途。

【韻譯】

薄薄云絲四面散去,天上不見銀河,

空中清風飄飄,月光如蕩漾的水波。

沙岸平展湖水寧靜,聲影都已消歇,

斟一杯美酒,我勸你應該對月高歌。

你的歌聲過分辛酸,歌辭也真悲苦,

我實在不能聽下去,早就淚落如雨。

洞庭湖波濤連天,九疑山高峻無比,

蛟龍在水中出沒,猩鼯在山間啼號。

九死一生,我才到達被貶謫的去處,

蟄居荒僻,默默受苦有如罪犯藏逃。

下床常常怕蛇咬,吃飯時時怕中毒,

近海地濕蟄伏蛇蟲,到處熏散腥臊。

郴州府門前的大鼓,昨日捶個不停,

新皇繼位,定要舉用賢能夔和皋陶。

大赦的文書,一日萬里地傳送四方,

罪犯遞減一等,死罪免死改為流放。

貶謫的改為追回,流放的也被召還,

滌蕩污穢瑕垢,改革弊端清理朝班。

刺史為我申報了,卻被觀察使扣壓,

命運坎坷,只得移向那偏僻的荊蠻。

做個判司卑職的小官,真不堪說起,

一有過錯未免要挨打,而跪伏在地。

當時一起貶謫的人,大都已經啟程,

進身朝廷之路實在艱險,難以攀登。

請你暫且停一停,聽我也來唱一唱,

我的歌比起你的歌,情調很不一樣。

一年中的月色,只有今夜最美最多,

人生全由天命注定,不在其他原因,

有酒不飲,如何對得起這明月光景。

【評析】

唐貞元十九年(803)韓愈與張署皆任監察御史。曾因天旱向德宗進言,極論宮 市之弊,韓被貶為陽山(廣東陽山)縣令,張被貶為臨武(湖南臨武)縣令。貞元廿 一年(805)正月,順宗即位,二月甲子大赦。八月憲宗又即位,又大赦天下。兩次 大赦由于湖南觀察使揚恁的從中作梗,他們均未能調回京都,只改官江陵。 

先因直諫遭貶,后又受抑于揚恁,適逢中秋良夜,身處羈旅客館,舉頭望月之 際,心中感觸萬分,不能不遣懷筆端了。 

此詩筆調近似散文,語言古樸,直陳其事。詩中寫“君歌”、“我歌”和衷共 訴,盡致淋漓。開首四句,恰似序文,鋪敘環境:清風明月,萬籟俱寂。接著寫張署 所歌內容:敘述謫遷之苦,宦途險惡,令人落淚。最后寫“我歌”,卻只寫月色,人 生有命,應借月色開懷痛飲等等,故作曠達。明寫張功曹謫遷赦回經歷艱難,實則自 述同病相憐之困苦。

全詩抑揚開闔,波瀾曲折。音節多變,韻腳靈活。既雄渾恣肆,又宛轉流暢,極 好地表達了詩人感情的變化。

2018-09-29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作者:韓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噴云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味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徑趨靈宮。
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
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廟內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手持杯蛟導我擲,云此最吉余難同。
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侯王將相望久絕,神縱欲福難為功。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云曈昽。
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東。

【注解】

1、火維:古以五行分屬五方,因以“火維”指南方。維:隅落。

2、睢盱:凝視。

3、杯蛟:也作“杯教”。占卜用具。

4、云此句:舊說以半俯半仰者最吉。

5、杲杲:形容日色明亮。

【韻譯】

祭祀五岳的禮儀,如同祭典三公,

泰華衡恒分鎮四野,而嵩岳居中。

衡山地處荒遠的火鄉,妖怪特多,

天授予南岳的權力,在那里稱雄。

噴泄的云霧,繚繞遮蔽了半山腰,

雖然有橫空極頂,誰能登上頂峰。

我來這里朝拜,正逢上秋雨季節,

陰暗的晦氣籠罩,沒有半點清風。

心底里默默地祈禱,仿佛有應驗,

難道不是岳神正直,能感應靈通?

片刻云霧掃去,眾山峰開始顯出,

抬頭仰望,山峰突兀地支撐蒼穹。

紫蓋峰連延不斷,緊接著天柱峰,

石廩峰逶迤上延,綿連著祝融峰。

嚴森險峻驚心動魄,我下馬膜拜,

沿著松柏間一條小徑,直奔靈宮。

白墻映襯紅柱,閃耀著奪目光彩,

壁柱上圖畫模樣鬼怪,或青或紅。

登階躬背上堂,奉獻肉干和酒食,

想借這菲薄祭品,表示我的虔衷。

管廟的老人,似乎知道神的旨意,

凝視窺察我祭祀之意,為我鞠躬。

手里持著杯蛟,教導我如何投擲,

說此卜是最吉征兆,他人難相同。

我被驅到這南蠻荒僻,僥幸不死,

衣食剛足溫飽,我甘愿至死而終。

侯王將相升官欲望,我早已斷念,

縱使神明要賜福于我,也難成功。

此夜投宿在佛寺,我登上了高閣,

天上星月被云霧遮蔽,夜色朦朧。

猿猴啼寺鐘響,我不知天何時亮,

東方升起一輪寒日,明亮又紅彤。

【評析】

詩寫貶謫放還途中游衡山,謁祭南岳,求神問卜,借以解嘲消悶,抒發對仕途坎 坷的牢騷,表現對現實的冷漠心情。 

詩的開頭六句,寫衡山的形勢和氣象。先總寫五岳,再專敘衡山;半山云霧,絕 頂難窮。“我來”八句寫登山。先寫秋景晦明,再寫默禱感應,始得晴空峰出。暗寓 宦途坎坷反復。“森然”以下十句,寫謁廟,是全詩中心所在。以祭神問天,申訴悒 郁情懷。最后四句寫“宿寺”酣睡,表現曠達胸襟。 

全詩寫景、敘事、抒情如水乳交融,通詩一韻到底,讀來鏗鏘和諧。

2018-09-30

《石鼓歌》

作者:韓愈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搜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盡備無差訛。
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砍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古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圣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覆蓋,經歷久遠期無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
安能以此上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注解】

1、少陵:杜甫;

2、謫仙:李白。

3、陵遲:衰敗。

4、搜:打獵。

5、遮羅:攔捕。

6、隳:毀墮。

7、翥:飛。

8、掎摭:采取;

9、羲:羲和,這里指日;

10、娥:指月。

11、詎肯:豈肯;

12、媕婀:無主見。

13、八代:所指不明,泛指秦漢之后諸朝。

14、則那:又奈何。

【韻譯】

張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 勸我寫一首詠贊它的石鼓歌。

杜甫李白才華蓋世但都作古, 薄才之人面對石鼓無可奈何。

周朝政治衰敗全國動蕩不安, 周宣王發憤起兵揮起了天戈。

慶功之時大開明堂接受朝賀, 諸侯接踵而至劍佩叮磨。

宣王田獵馳騁岐陽多么英俊, 四方禽獸無處躲藏都被網羅。

為把英雄功業刻石揚名萬世, 鑿山石雕石鼓毀壞高山嵯峨。

隨從之臣才藝都是世上第一, 挑選優秀撰寫刻石放在山坡。

任憑長年雨打日曬野火焚燒, 仗著鬼神守護石鼓永不湮沒。

你從哪里得來這拓本的底稿? 絲毫都很完備一點也無差錯。

言辭嚴謹內容奧密難于理解, 字體不象隸書蝌文自成一格。

年代久遠難免受損筆畫殘缺, 仍象得劍斬斷活生生的蛟鼉。

字跡有如鸞鳳翔飛眾仙飄逸, 筆畫恰似珊瑚碧樹枝交錯。

蒼勁鉤連象金繩鐵索穿鎖鈕, 渾然又象織梭化龍九鼎淪沒。

淺見儒士編纂詩經卻不收入, 大雅小雅內容狹窄并不壯闊。

孫子周游未到秦地無知難怪, 采詩不全象取星宿卻漏羲娥。

啊我雖好古卻苦于生得太晚, 對著石鼓文我哭得涕淚滂沱。

想當年我蒙召做國子監博士, 那年正改紀元年號稱著元和,

我的朋友在鳳翔府任職從事, 曾經為我設計挖掘石鼓坑窩。

我刷帽沐浴稟告國子監祭酒; “如此至寶文物世上能存幾多?

只要包氈裹席就能立即運到, 十個石鼓運載只需幾匹駱駝。

進獻太廟把它比作文物郜鼎, 那聲價百倍于郜鼎豈是太過?

皇恩浩蕩如果準許留在太學, 諸生就能鉆研解說一起切蹉。

漢朝時鴻都門觀經尚且擁塞, 將會看見全國上下為此奔波。

剜剔蘚苔泥塵露出文字棱角, 把它放得平平穩穩不偏不頗。

高樓大廈深檐厚瓦把它覆蓋, 經歷久遠不受意外損壞傷挫。”

朝中的大官個個都老于世故, 他們空無主見豈肯感奮奔波?

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 誰能再用手把這個寶物撫摸?

長年累月風化銷鑠將被埋沒。 六年來向西遙望我空嘆吟哦!

王羲之書法時俗趁機顯秀媚, 書寫數張還可換回一群白鵝。

繼周之后八代爭戰已經結束, 至今無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

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皇上重視儒術推崇孔丘孟軻。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議, 愿借善辯之人發揮口若懸河。

石鼓歌寫到這里就算結束吧, 唉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說說!

【評析】

石鼓文系我國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為。內容記敘狩獵情狀,文為大篆。韓氏以 為周宣王時所為。其物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

詩人感慨石鼓文物的廢棄,力諫當局保護石鼓而不得采納,因而大發牢騷。開頭 四句是總起,自謙沒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周綱”十二句是追敘石鼓來歷久遠。 “公從”十句是敘石鼓文的文字和字體及其保留的價值。“陋儒”六句是敘懷疑《詩 經》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憶昔”十八句,是敘發現石鼓的經過和建議留 置太學。“中朝”十句是敘當局不納詩人建議,嘆惜石鼓文物的廢除。“方今”六 句,希望在尊崇儒學的時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學。章法整齊、辭嚴義密,音韻鏗訇。

2018-10-01

《漁翁》

作者: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注解】

1、西巖:湖南永州西山。

2、欸乃:搖櫓的聲音。

3、無心:指云自由自在飄動。

【韻譯】

傍晚,漁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曉,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煙銷云散旭日初升,不見他的人影;

聽得一聲櫓響,忽見山青水綠。

回身一看,他已駕舟行至天際中流;

山巖頂上,只有無心白云相互追逐。

【評析】

柳氏的這首山水小詩是作于永州的。詩寫了一個在山青水綠之處自遣自歌,獨往 獨來的“漁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憤。 

詩的首二句是寫夜、寫晨。第一句平實自然,第二句卻奇峰突起,用語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謂超凡絕俗。三、四句為怪奇,寫“煙銷日出”,卻 “不見人”了,忽然“款乃一聲”人在遠方“青山綠水中”。這種奇趣的造語,勾勒 出了悅耳怡情的神秘境界,從而可以透視詩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結尾二句,進一 步渲染孤寂氛圍。“回看天際”只有“無心”白云繚繞尾隨,可謂余音繞梁。 

“款乃一聲山水綠”句,歷來為詩人所玩賞稱贊。“綠”雖是一字之微,然而全 境俱活。

2018-10-02

《長恨歌》

作者: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注解】

1、漢皇:指唐明皇。 2、御宇:治理天下。 3、姊妹句:楊貴妃受寵后,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4、漁陽鼙鼓:指安祿山在漁陽起兵叛亂。 5、薄:臨近、靠近。 6、信:任憑。

7、碧落:道家稱天空為碧落。

8、玉扃:門閂。

9、迤邐開:一路敞開。

10、闌干:縱橫。

【韻譯】

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個絕代佳人; 統治全國多年,竟找不到一個稱心。

楊玄瑛有個女兒才長成,十分嬌艷; 養在深閨中,外人不知她美麗絕倫。

天生就的一身麗質,很難長久棄置; 有朝一日,被選在皇帝身邊做妃嬪。

她回眸一笑時,千姿百態嬌媚橫生; 六宮妃嬪,一個個都黯然失色萬分。

春寒料峭,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浴; 溫泉水潤,洗滌著凝脂一般的肌身。

侍女攙扶她,如出水芙蓉軟弱娉婷; 初蒙皇恩潤澤時,就這般嬌嬈涔涔。

鬢發如云顏臉似花,頭戴著金步搖; 芙蓉帳里,與皇上度著溫暖的春宵。

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覺睡到日高起; 君王深戀兒女情,從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歡侍君飲,終日陪伴無閑時; 春從春游夜專守,雙雙形影不分離。

后宮妃嬪有三千,個個姿色象女神; 三千美色不動心,皇上只寵她一人。

金屋中阿嬌妝成,夜夜嬌侍不離分; 玉樓上酒酣宴罷,醉意伴隨著春心。

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獎; 楊家門戶生光彩,令人羨慕又向往。

使得天下的父母,個個改變了心愿; 誰都看輕生男孩,只圖生個小千金。

驪山北麓華清宮,玉宇瓊樓聳入云; 清風過處飄仙樂,四面八方都可聞。

輕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盡傳神; 君王終日都觀看,欲心難足無止境。

忽然漁陽戰鼓響,驚天動地震宮闕; 驚壞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樓與宮闕,烽火連天雜煙塵; 千軍萬馬護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

翠華龍旗一路搖,隊伍走走又停停; 西出都城百來里,來到驛站馬嵬亭。

龍武軍和羽林軍,六軍不走無奈何; 纏綿委屈的美人,最終馬前喪了生。

貴妃頭上裝飾品,拋撒滿地無人問; 翠翹金雀玉搔頭,珍貴頭飾一根根。

君王寵愛救不了,掩面哭成個淚人; 回頭再看此慘狀,血淚交和涕淋淋。

秋風蕭索掃落葉,黃土塵埃已消遁; 回環曲折穿棧道,隊伍登上了劍門。

峨嵋山下路險隘,蜀道艱難少人行; 旌旗黯黯無光彩,日色淡淡近黃昏。

泱泱蜀江水碧綠,巍巍蜀山郁青青; 圣主傷心思貴妃,朝朝暮暮戀舊情。

行宮之內見月色,總是傷心懷悲恨; 夜雨當中聞鈴聲,譜下悲曲雨霖鈴。

天旋地轉戰亂平,君王起駕回京城; 到了馬嵬車躊躇,不忍離去斷腸人。

萋萋馬嵬山坡下,荒涼黃土墳冢中, 美人顏容再不見,地上只有她的墳。

君看臣來臣望君,相看個個淚沾衣; 東望京都心傷悲,任憑馬兒去馳歸。

回到長安進宮看,荷池花苑都依舊; 太液池上芙蓉花,未央宮中垂楊柳。

芙蓉恰似她的面,柳葉好比她的眉; 睹物怎能不思人,觸景不免雙目垂。

春風吹開桃李花,物是人非不勝悲; 秋雨滴落梧桐葉,場面寂寞更慘凄。

興慶宮和甘露殿,處處蕭條長秋草; 宮內落葉滿臺階,長久不見有人掃。

當年梨園的弟子,個個新添了白發; 后妃宮中的女官,紅顏退盡人衰老。

夜間殿堂流螢飛,思想消沉心茫然; 終夜思念睡不著,挑盡了孤燈心草。

細數遲遲鐘鼓聲,愈數愈覺夜漫長; 遙望耿耿星河天,直到東方吐曙光。

冷冰冰的鴛鴦瓦,霜花覆蓋了幾重; 寒刺刺的翡翠被,誰與皇上來共用?

生離死別遠悠悠,至今已經過一年; 美人魂魄在何方,為啥不曾來入夢?

四川有個名道士,正到長安來做客; 能用虔誠的道術,招引貴妃的魂魄。

輾轉相思好傷神,叫人對王表同情; 就叫方士去努力,專意殷勤去找尋。

駕馭云氣入空中,橫來直去如閃電; 升天入地去尋求,天堂地府找個遍。

找遍了整個碧空,找遍了整個黃泉; 天茫茫來地蒼蒼,找遍天地沒看見。

忽然聽說東海上,有座仙山蓬萊山; 仙山聳立在云端,云來霧去縹渺間。

玲瓏剔透樓臺閣,五彩祥云承托起; 天仙神女多無數,個個綽約又多姿。

萬千嬌美仙女中,有個芳名叫太真; 肌膚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人。

方士在金闕西廂,叩開白玉的大門; 他托咐侍女小玉,叫雙成通報一聲。

猛然聽到通報說:唐朝天子來使者; 九華帳里太真仙,酣夢之中受震驚。

推開睡枕攬外衣,匆忙起床亂徘徊; 珍珠廉子金銀屏,一路層層都敞開。

烏去發髯半偏著,看來剛剛才睡醒; 花冠不整都不顧,匆匆跑到堂下來。

輕風吹拂揚衣袖,步履輕輕飄飄舉; 好象當年在宮中,跳起霓裳羽衣舞。

寂寞憂愁顏面上,淚水縱橫四處灑; 活象春天新雨后,一枝帶雨的梨花。

含情凝視天子使,托他深深謝君王: 馬嵬坡上長別后,音訊顏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情,年深月久已斷絕; 蓬萊宮中度時日,仙境幽幽萬古長。

回頭俯身向下看,滾滾黃塵罩人間; 只見塵霧一層層,京都長安看不見。

只有寄去定情物,表表我深情一往; 鈿盒金釵寄你去,或許能慰藉君王;

金釵兒我留一半,鈿合兒我留一扇; 擘金釵來分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

但愿我們兩顆心,有如釵鈿一樣堅; 不管天上或人間,終有一日會相見;

臨別殷勤托方士,寄語君王表情思。 寄語之中有誓詞,唯有他倆心里知。

當年七月七日夜,我倆相會長生殿; 夜半無人兩私語,雙雙對天立誓言:

在天上,我們愿作比翼齊飛鶼鶼鳥; 在地上,我們甘為永不分離連理枝。

即使是天長地久,總會有終了之時; 唯有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評析】

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 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回旋宛轉的動人故事,并通過塑 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 

詩的主題是“長恨”。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起第一部分,敘述安史之亂前,玄 宗如何好色、求色,終于得到了楊氏。而楊氏由于得寵,雞犬升天。并反復渲染玄宗 之縱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釀成了“漁陽鼙鼓動地來”的安史之亂。這是悲 劇的基礎,也是“長恨”的內因。 

“六軍不發無奈何”起為第二部分,具體描述了安史之亂起后,玄宗的倉皇出逃 西蜀,引起了“六軍”駐馬要求除去禍國殃民的貴妃“宛轉娥眉馬前死”是悲劇的形 成。這是故事的關鍵情節。楊氏歸陰后,造成玄宗寂寞悲傷和纏綿悱惻的相思。詩以 酸惻動人的語調,描繪了玄宗這一“長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淚下。 

“臨邛道士鴻都客”起為第三部分,寫玄宗借道士幫助于虛無縹渺的蓬萊仙山中 尋到了楊氏的蹤影。在仙景中再現了楊氏“帶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脈脈,托物 寄詞,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鳥”、“連理枝”,進一步渲染了“長恨”的主 題。結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深化了主題,加重了“長恨”的 分量。 

全詩寫情纏綿悱惻,書恨杳杳無窮。文字哀艷動人,聲調悠揚宛轉,千古名篇, 常讀常新。 

令人丁毅、方超在《(長恨歌)評價管窺》一文中認為,此詩是白居易借對歷史 人物的詠嘆,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說,詩人年輕時與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靈 相愛,但由于門第觀念和風尚阻礙,沒能正式結婚。分手時,詩人寫了“不得哭,潛 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彼此甘心無后期”的沉痛詩句。文章指 出,《長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幾個月,詩人為失去與湘靈相會之可能而痛苦。為此, 丁、方二人認為,《長恨歌》并不是對歷史的記錄與評價。“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 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正是詩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劇,抒 發自己的痛苦與深情。 

從“詩言志”,“詩傳情”上說,丁、方二人之說不無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 歷史真實和社會意義以及千百年來的影響而言,不能不說它是歷史的記錄和對歷史事 件的評價。至于白氏自身有愛情悲劇的經歷,無疑有助于他對李楊愛情悲劇的體察和 分析,才使其詩寫得肌理細膩,情真意切,賦予無窮的藝術魅力。

2018-10-03

《琵琶行·并序》

作者: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 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令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 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徒于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 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爐。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消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清衫濕。

【注解】

1、左遷:貶官。

2、凡:共。

3、間關:鳥鳴聲。 4、蝦蟆陵:下馬陵,其附近乃歌女聚居地。 5、秋娘:歌妓們的通稱。

6、爭纏頭:競相贈送財物。

7、鈿頭銀篦:婦女頭上飾物。

8、浮梁:江西景德鎮。

9、嘔啞嘲哳:形容聲音嘶啞雜亂刺耳。

10、向前:剛才。

11、青衫:唐官員以等級穿著不同顏色衣裳。青衫是最低一級的服色。

【韻譯】

唐憲宗元和十年, 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 送客到湓浦口, 夜里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 聽那聲音, 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 探問這個人, 原來是長安的歌女, 曾經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藝。 后來年紀大了,紅顏退盡, 嫁給商人為妻。 于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 她彈完后,有些悶悶不樂的樣子, 自己說起了少年時歡樂之事, 而今漂泊沉淪,形容憔悴, 在江湖之間輾轉流浪。 我離京調外任職兩年來, 隨遇而安,自得其樂, 而今被這個人的話所感觸, 這天夜里才有被降職的感覺。 于是撰寫一首長詩贈送給她, 共六百一十六字, 題為《琵琶行》。 

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 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聲瑟瑟。

我下馬和客人在船上餞別設宴, 舉起酒杯要飲卻無助興的管弦。

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 臨別時夜茫茫江水倒映著明月。

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 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循身輕輕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 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

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 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

千呼萬喚她才羞答答地走出來, 還懷抱琵琶半遮著羞澀的臉面。

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 尚示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 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 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

輕輕撫攏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 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

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 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

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 就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清脆如黃鶯在花叢下婉轉鳴唱; 幽咽就象清泉在沙灘底下流淌。

好象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 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象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 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象銀瓶撞破水漿四濺; 又好象鐵甲騎兵撕殺刀槍齊鳴。

一曲終了她對準琴弦中心劃撥; 四弦一聲轟鳴好象撕裂了布帛。

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 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 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

她說我原是京城歌女負有盛名; 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

彈奏琵琶技藝十三歲就已學成; 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彈罷都令藝術大師們嘆服; 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后來獻彩; 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

鈿頭銀篦打節拍常常斷裂粉碎; 紅色羅裙被酒漬染污也不后悔。

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渡過; 秋去春來美好的時光白白消磨。

兄弟從軍姊妹死家道已經破敗; 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

門前車馬減少光顧者落落稀稀; 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給商人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 上個月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 秋月與我作伴繞艙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闌常夢少年時作樂狂歡; 夢中哭醒啼淚縱橫污損了粉顏。

我聽琵琶的悲泣早已搖頭嘆息; 又聽到她這番訴說更叫我悲凄。

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 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

自從去年我離開繁華長安京城; 被貶居住在潯陽江畔常常臥病。

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 一年到頭聽不到管弦的樂器聲。

住在湓江這個低洼潮濕的地方; 第宅周圍黃蘆和苦竹繚繞叢生。

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么呢? 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樣好光景; 也無可奈何常常取酒獨酌獨飲。

難道這里就沒有山歌和村笛嗎? 只是那音調嘶啞粗澀實在難聽。

今晚我聽你彈奏琵琶訴說衷情, 就象聽到仙樂眼也亮來耳也明。

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 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詩琵琶行。

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 回身坐下再轉緊琴弦撥出急聲。

凄凄切切不再象剛才那種聲音; 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問在座之中誰流的眼淚最多? 我江州司馬淚水濕透青衫衣襟!

【評析】

詩人在這首詩中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過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 辱被損害的樂伎、藝人的悲慘命運,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情。 

詩的開頭寫“秋夜送客”,“忽聞”“琵琶聲”,于是“尋聲”“暗問”,“移 船”“邀相見”,經過“千呼萬喚”,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來了。這種回蕩曲 折的描寫,就為“天涯淪落”的主題奠定了基石。 

接著以描寫琵琶女彈奏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調”之“有 情”,然后“弦弦”“聲聲思”,訴盡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無限事”,展現了 琵琶女起伏回蕩的心潮。 

然后進而寫琵琶女自訴身世:當年技藝曾教“善才服”,容貌“妝成每被秋娘 妒”,京都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然而,時光流水,“暮去朝來顏 色故”、最終只好“嫁作商人婦”。這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描寫,與上面她的彈 唱互為補充,完成了琵琶女這一形象的塑造。 

最后寫詩人感情的波濤為琵琶女的命運所激動,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 何必曾相識”的感嘆,抒發了同病相憐,同聲相應的情懷。 詩韻明快,步步映 襯,處處點綴。既層出不窮,又著落主題。真如江潮澎湃,波瀾起伏,經久不息。反 復吟誦,蕩人胸懷,情味無限。語言鏗鏘,設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語”、 “水漿迸”、“刀槍鳴”、“珠落玉盤”、“鶯語花底”。讀來如聞其聲,如臨其 境。

2018-10-04

《韓碑》

作者:李商隱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
誓將上雪列圣恥,坐法宮中朝四夷。
淮西有賊五十載,封狼生??生羆。
不據山河據平地,長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賊斫不死神扶持。
腰懸相印作都統,陰風慘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儀曹外郎載筆隨。
行軍司馬智且勇,十四萬眾猶虎貔。
入蔡縛賊獻太廟,功無與讓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從事愈宜為辭。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畫臣能為。
古者世稱大手筆,此事不系于職司。
當仁自古有不讓,言訖屢頷天子頤。
公退齋戒坐小閣,濡染大筆何淋漓,
點竄堯典舜典字,涂改清廟生民詩,
文成破體書在紙,清晨再拜鋪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詠神圣功書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負以靈鰲蟠以螭。
句奇語重喻者少,讒之天子言其私。
長繩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子斯文若元氣,先時已入人肝脾。
湯盤孔鼎有述作,今無其器存其辭。
嗚呼圣王及圣相,相與煊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與三五相攀追。
愿書萬本頌萬過,口角流沫右手胝。
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

【注解】

1、元和天子:指憲宗李純。

2、軒:軒轅氏,即黃帝;

3、羲:伏羲氏。

4、法宮:路寢(皇帝治事之所)正殿。

5、日可麾:用《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相爭,援戈揮日的典故。這里比喻膽敢反叛作亂。麾:通“揮”。

6、斫:砍。

7、愬:李愬

8、武:韓弘之子韓公武;

9、古:李道古;

10、通:李文通。

11、無與讓:即無人可及。

12、濡染:潤濕。

13煊赫:聲威昭著;

14、淳熙:淳正、光明。

15、胝:胼胝,手腳皮膚的老繭。

16、封禪:古代帝王宣揚功業的一種祭祀儀式。

【韻譯】

元和天子唐憲宗的姿質神圣英武; 他是何人呢真可與黃帝伏羲媲美。

曾發誓洗雪列代祖宗的奇恥大辱; 坐定法宮中接受四夷的朝拜臣服。

淮西蔡州的奸賊割據了五十多年; 宛如狼生生羆暴臣代代相繼。

他們不憑借險要山川卻占據平地; 依仗利器援戈揮日肆意作歹為非。

唐憲宗有幸得到賢明的宰相裴度; 匪徒們暗殺他不死是神明的輔助。

他腰懸相印兼任軍隊的統帥出征; 天氣陰沉秋風慘淡漫卷天皇大旗。

李愬公武道古文通都是裴度大將; 禮部員外郎李宗閔命為隨軍書記。

行軍司馬就是那智勇雙全的韓愈; 十四萬大軍威武雄壯象虎豹熊羆。

攻入蔡州捕獲匪首吳賊獻于太廟; 裴度功勛無人可比朝庭封賞也高。

皇上說你裴度的功勞應該數第一; 你的從軍韓愈應當寫個平淮西碑。

韓愈叩頭又跪拜高興得手舞足蹈; 連說鐫刻于金石的文章我能做好。

自由把撰擬國家大事稱為大手筆; 此事重大不能交給一般職司草擬。

當仁不讓我不推諉古代早有先例; 他直說得皇上點頭稱許表示滿意。

韓愈回家虔誠齋戒嚴肅坐進小閣; 筆酣墨飽揮酒文章多么痛快淋漓。

采擷堯典舜典典故歌唱帝王豐功; 以清廟生民詩經雅體把憲宗稱頌。

別具體裁的文章寫成又抄在紙上; 清晨在宮殿紅階前再拜呈送君王。

奏章寫著臣子韓愈我敢冒死上言; 歌頌神圣功德文章應當刻于石碑。

石碑高有三丈字體大小如同酒盅; 碑用巨鰲背負頂端還盤繞著螭龍。

文句奇特語辭莊重很少有人明白; 有人在皇上面前詆毀他為文營私。

石碑因此被用百尺長繩拽倒在地; 又用粗沙大石磨掉了碑文的字跡。

但韓公的這篇文章宛若天地元氣; 它早就深入人心沁進人們的肝脾。

就象銘刻著古人著述的孔鼎湯盤, 鼎盤雖已不存在銘文卻萬代留芳。

唉呀憲宗與裴度他們是圣皇圣相; 相互聲威顯赫淳正光明廣為流傳。

韓公的這篇文章如果不傳示后代; 憲宗的事業怎能與三皇五帝媲美?

我愿把它抄寫一萬本誦讀一萬遍; 即使口角吐沫右手生繭也無所謂。

將此篇碑文永遠流傳七十有二代; 作為封禪玉檢明堂基石千秋顯煒。

【評析】

全詩意在敘韓愈撰寫碑文的始末,竭力推崇韓碑的典雅及其價值。情意深厚,筆 力矯健。 

唐憲宗時,宰相裴度兼任新義軍節度使和淮西宣慰處置使,都統軍隊平定淮西。 其時韓愈作為行軍司馬。淮蔡平定以后,他隨裴度還朝,憲宗詔其撰寫“平淮西 碑”。韓愈以為淮西之役是裴度能堅持憲宗的主張取勝的,從整個戰役看,他的作用 更大些。因而在碑文中稍側于稱贊裴度的功績。但在戰斗中,先攻入蔡州擒住吳元濟 的,卻是唐鄧隨節度使李愬。因而引起李的不平。李妻又系憲宗姑母唐安公主之女, 常出入于宮中,便向憲宗詆毀韓氏碑文的不實。于是憲宗下令磨去韓文,重命翰林學 士段文昌另寫。 

實際上,攻破蔡州,李愬確立大功,然而裴度卻是整個戰役的領導者,作用自然 更大。況且韓碑既未抹煞李愬雪夜破城的豐功,也未特別鋪張裴度的偉績,態度比較 公允。李商隱極力推崇韓碑,也就是同意韓氏的觀點。 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以為此詩“意則正正堂堂,辭則鷹揚鳳翔,在爾時如景 星慶云,偶然一見。”同時還認為段文昌文“較之韓碑,不啻蟲吟草間矣。宋代陳磨去段文,仍立韓碑,大是快事。”這個意見也比較中肯。 

全詩分為五個部分。從開頭到“長戈利予日可麾”,為第一部分。寫憲宗削平藩 鎮的決心和淮西藩鎮長期跋扈猖獗。從“帝得圣相相曰度”到“功無與讓恩不訾”, 為第二部分。敘寫裴度任統帥,率軍平蔡的功績。從“帝曰汝度功第一”到“言訖屢 頷天子頤”,為第三部分。敘寫韓愈受命撰碑的情形。從“公退齋戒坐小閣”到“今 無其器存其辭”,為第四部分。敘寫撰碑、樹碑、推碑的過程,并就推碑抒發感慨。 從“嗚呼圣皇及圣相”到“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結束,為第五部分。贊頌憲宗、裴 度的功績和韓碑的不朽價值。 

詩敘議相兼,吸取了韓詩散文化的某些優點,在藝術風格上受到韓愈《石鼓歌》 的影響。屈復《玉溪生詩意》說:“生硬中饒有古意,甚似昌黎而清新過之。”朱彝 尊說:“(句奇語重)四字,評韓文,即自評其詩”,這些都頗有見地。

2018-10-05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19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382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3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5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16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12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92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5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69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2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2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67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6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7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13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8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92評論 2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