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2015.03.08
我從小學4年級開始記日記,足足有十幾個本子,有的時候回到老家翻起那些泛黃的本子,心生敬意啊,心想,這些都是歷史啊,見證了多少我的過去歲月,如果,我是說如果,等我哪天有必要寫自傳了,這些絕對是第一手的資料啊。
后來我讀了《曾國藩日記》、《曾國荃日記》、《蔣介石日記》,這些絕對是研究歷史的絕佳材料。可是除了死后作為史料來研究,這些日記對于他們個人有什么幫助呢?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日記在現實中能夠給我多少幫助?除了發發牢騷,吃吃后悔藥之外,暫時還沒看出什么作用來。所以,寫著停著,哪天忽然想起來可能就會堅持記一段時間。
好像在大學里有一段時間,因為晚上會看電影看的很晚,所以就把日記放到了早上來記。基本上都是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就花半個小時把昨天的事情回憶總結一下,同時把今天的事情安排一下。這種方法還真是不錯,至少讓我對每天能夠有所安排,等到第二天早上再記的時候就可以對照一下完成的怎么樣了。
今天讀的這本書就是提倡要把日記放在早上寫,至少有一下幾個好處:
1、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計劃性)
2、可以正確地寫出昨天所發生的事情。(效率性&忠實性)
3、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的看待事情。(中立性)
4、對于一個午餐和晚餐都要忙于迎合客戶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個人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中斷。(持續性)
5、可以將過去寶貴的經驗或回憶,運用到當天。(靈活運用性)
日本人把這個東西弄到如此高神、復雜的地步,竟然寫了一本又一本的書,第一,他們確實很閑,第二,他們確實很喜歡鉆研。說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做起來確實很難,作者高就高在他教你如何把這件事情做的簡單、不費力,我們都知道寫日記、反思、定計劃對自己有幫助,關鍵是根本堅持不下來。每天起來寫一篇日記,鬼才能連續做一千天呢,看他是怎么說的。
早上是自己和自己相處的最好時間。你可以早上起床后先洗個熱水澡,這有助于你快速的從睡眠狀態中出來,然后開始笑容滿面和平靜的開始記日記,即便只是三分鐘就好,即便只寫一個字也好。剛開始的時候總是困難的,所以要盡量的把環境弄的舒適,要有儀式感,并且最好用電子版來寫,最好的是,Excel做一個曼陀鈴表格來寫晨間日記。
寫的內容要來自于內心。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必要的因素不是來自外在,而是自己內心,看清自己內心的真是世界,才能開拓所有的可能性;為了能夠冷靜的剖析自己,日記要定要寫真心話,也就是說,要寫出一本“靈魂日記”,它的讀者只有你自己;為了取得事實與情緒之間的平衡,早上是最適合些日記的時間。
剛開始寫的七天請務必積極。這些內容必須在三分鐘內完成,三分鐘是最適合讓寫日記變成習慣的時間,加入時間允許的話,也可以盡量增加書寫的量。而且在剛寫的時候,請只寫“好事”。假如我們只是把焦點放在自己必須改善的地方,我們的心中永遠都會缺乏成就感、同時心中也會充斥著“不滿足感”。像這樣的不滿足及失落感,在人類的潛意識里,會像雪一樣,靜靜地堆積成塔。
書里面介紹了許多可以直接運用的小技巧,但我覺得最關鍵的是開始寫,每天早上寫上三分鐘,即便寫一個字也行,一段時間之后自然就會有效果了。
不信你就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