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會經常面臨下面這些情況,對照看看,你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1.明明知道有很多事堆在眼前,哪怕只是一通該打的電話,一封該發出去的回信,你卻總想著:“我再呆會兒,就一小會兒……”
2.明明知道一個月后就要考試,書就在床頭,但就是不翻,然后玩電腦、看電視……想著還有一個月呢,還有29天呢,還有28天呢……直到只剩三天時才覺得時間根本就不夠用了。
3經常一早坐到辦公室里,先打開網頁看,想著:“我有整整一天的時間呢,先玩會兒,等會兒再工作。”
4.經常到了下班點還有一堆工作沒做完,心情沮喪,卻仍安慰自己說:“明天再做吧。”
5.上個禮拜就下決心要洗衣服,這個禮拜已經堆成一座小山,人卻還拿著手機樂此不疲地玩逛淘寶。
6.一篇稿子老早以前就開始動筆,可半個月過去后,文檔打開無數次,開頭還是那個開頭,沒有下文。
7.去年就計劃要休一次假去看海,可今年又快過去了,大海卻還僅止于想象里。
8.經常在作決定時,腦子里冒出一堆“怎么辦”、“這樣行不行”、“那樣是不是更好”、“別人是怎么做的”等類似的想法,于是得出結論:我等會兒再作決定吧!
如果上述情況,你有一點或者全部,說明你有拖延癥了。那這篇文章你就必須往下讀了。
所謂拖延癥,拖來拖去,昨天拖今天,今天拖明天,明天拖未來,日積月累,只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堆積了很多事情,而那些事情就在那里,只會多不會少,更加不會憑空消失。
拖延是因為你對自己不夠“狠”
知道為什么有些人明明知道健身有很多好處,也羨慕別人的魔鬼身材,可就是遲遲不肯行動呢?他們不是缺少時間,而是健身會讓他們感到痛苦。不錯,每一個在健身這件事情上拖延不決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健身是令人痛苦的,所以他們的潛意識就會找其他輕松點的事情來做。比如躺在沙發上,吹著空調,邊吃東西邊看電視。
但如果換一種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那些有著好身材的人都是“狠角色”,對自己嚴格要求,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使知道痛苦,也會馬上去做,比起自己想要的,那點痛苦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所以戰勝拖延癥你就必須對自己狠,你想擁有好身材,就去管住嘴巴,邁開步子,揮灑汗水,你想掙錢,就去外面好好工作,你想談戀愛,就別宅在家里,去參加社交活動。你想在公共場合說話,就去人多的地方鍛煉膽量,練習演講。你想去國外,就去好好學習英語,具備溝通能力。你想考研,就去準備好資料,馬上復習。
你想到什么,就馬上去行動,如果超過24個小時,你還沒有采取行動,一般來說,你以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不會去做。除非有特殊情況發生。
戰勝拖延,你必須給自己做出承諾
我有個朋友,她在每一次領導給她布置任務后,總是說:“我向你承諾,我將會在某某時間之內完成那件事......”
結果是,她都能在領導要求的時間之前就把事情辦好。
她為什么要做出承諾,因為她跟你們很多人一樣,也是個喜歡拖延的人,她知道如果說“我將盡快做好這件事情”,或者只向領導給出一個模糊的時間,那么這件事情將永遠完成不了。要不然她就會在最后一分鐘折磨自己,工作到深夜但卻無法保證質量。
所以戰勝拖延癥,你就要作出承諾,它能迫使你趕緊完成任務,但只是在你重視承諾對象時有用,如果你只向不重視自己作出承諾,即使你今天沒有完成任務,你也不會有負罪感,反而會想辦法說服自己,沒關系的,明天再做吧。
當完成任務后,適當給自己獎賞
喜歡拖延的人很善于找到不開始做某件事情的理由,然后欺騙自己,使自己相信如果先做某件事將會有助于開始本應做的那件事。
比如想寫一篇稿子,在還沒動筆之前,好像腦袋里沒有靈感,就想著先泡上一杯咖啡,這樣會讓頭腦進入最佳狀態。
但是喝完咖啡后,依然沒有靈感,于是打開電腦,瀏覽網頁,去看看有哪些新聞資訊,好積累寫作素材。
然而,看著看著,時間就過去了,這時候必須要寫文章了,可是想到自己還沒刷今天的朋友圈,于是,拿起手機不停地刷屏,看到了朋友發的視頻后捧腹大笑,于是點贊支持。就這樣,時間就在你不停地玩手機的空隙間溜走了,你覺得那篇文章你寫好了嗎?
我以前就是這么一種寫作狀態,后來,我明白了自己一直在拖延著,為什么要先做那些輕松的事情呢,能不能把應該做的事,先完成好,然后再做那些輕松的事情來當做自己完成任務的獎賞。
于是,接下來,我每次寫作,首先閉眼一分鐘想象一下自己完成一篇文章時的情景。
然后給自己定下只要完成開頭500個字的目標,我可以去喝杯茶作為獎賞。然后繼續寫作,當寫好1000字的時候,我就可以刷朋友圈,瀏覽網頁了。這樣,不到一兩個小時,我的文章寫完了,還額外享受了朋友圈搞笑的視頻了。
所以有時候一杯咖啡或一杯茶既可以是“時間竊賊”的“幫兇”,也可以是“時間老人”的“獎賞”,關鍵在于你怎么做。
如果你繼續拖延著,繼續找各種借口,欺騙自己,而不馬上行動,那么你的人生遲早會被你拖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