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在朋友圈什么的太矯情了所以發在這里畢竟沒有人會看到。
時隔好久又成功把自己搞進醫院,拖了大概一個月的感冒咳嗽的小病終于一次性爆發變成了大病,被拖去醫院做檢查發現肺里長了東西,惶惶中度過了一周這才安穩下來。暫時排除了最壞的可能,于是我才有時間在醫院的候診室里耳朵準備聽著叫自己的名字一邊寫這篇勉強算是隨筆的東西。
一直以來都對醫院深惡痛嫉,可是好像從小便與醫院有斬不斷的孽緣。從剛出生2小時被緊急送進重癥監護室到少年時期每月定期去醫院報道再到后來非典,甲流,HINI流感時期我無一不被當成疑似案例進行隔離,我的成長大概是在進出醫院中進行的。童年于我的回憶也就是醫院難聞的消毒水味,父母舒適的懷抱還有不得不忍受的一次又一次的檢查。記憶中爸爸媽媽是高大的,無所不能的。雖然生病但是我卻清晰的記得自己絲毫不懂緊張,那滿滿的安全感來自于他們的懷抱和只有生病才能吃到的零食。他們可以在迷宮般的醫院快速找到散布在不同位置的診室,取藥區,繳費區,我只要在病房耐心的等待就會有漂亮的護士姐姐和滿滿一口袋的零食。我一直就這樣享受著父母的庇護,直到突然有一天發現爸爸站起來要把胳膊伸直才能讓點滴足夠我的高度,媽媽會著急的好像個孩子一樣,失了分寸般在同一層樓轉圈依然分不清到底應該在哪個樓層繳費。這個時候我比以往的每個時候都清楚爸爸媽媽老了,這種感覺讓我無力。
這一次又來到醫院,醫院變得陌生了許多,我甚至不知道醫院什么時候開始可以用微信支付寶預約掛號繳費。我所熟悉的地方全部進行擴大翻修,電子設備和指示牌晃的我眼花,“自助”這兩個字出現在醫院的各個地方。和我一起的媽媽對于這樣的變化更無所適從,她緊緊的跟在我的后面,好像害怕會走失一樣,眼睛里有一些驚慌失措的神情,可是她不想承認自己老了,她還想做自己女兒的依靠,只是有些畏縮有些小心的看著女兒的臉色懇請醫生再仔細看看片子希望醫生可以給她一個百分百確認沒有事情的承諾。她還像從前一樣在打針時會捂住我的眼睛,而自己也會偏過頭去,她知道我早就不再害怕扎針了,可是她不忍心看女兒受罪的習慣怎么也改不掉。
我一直不喜歡醫院,因為我在醫院見過好多生離死別,冷漠離開和絕望哭嚎同時存在在這個地方。在這里有人說著節哀順變嘴角的笑容甚至掩蓋不住,有人人前鐵青著臉一言不發,在轉角處他們夾著煙的手顫抖的卻清清楚楚。帶著孩子的父母神情沉重,身邊的孩子倒是天真爛漫的想著待會吃什么好吃的去哪里玩。帶著父母的成年人大都面懷心事沉默不發而身邊的老人常常是一副愧疚的模樣。在醫院我很少見有人會笑,除了產房門口的人和馬上出院的人沒有什么人會有理由在醫院笑出來。這是一個殘忍的地方,我一直這樣認為。人們大都神色匆匆的經過,帶著或焦急或憂慮的表情。
每到醫院總會讓我想到好多事情很多聯想,我很怕和父母一起去醫院不論是我的原因還是他們的原因。他們不想讓我發現他們已經變老了,而我要努力成全他們這樣的想法。我一直覺得是父母需要我,他們好像老母雞一樣護崽,不愿放手。其實大部分時間是我需要他們,我需要他們給我小時候那種無所不能的安全感,我就是一個敏感脆弱又是個羞于和爸媽說愛的大慫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