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門源娃們,我另一半是無意的北京行也正式開始了,因為有些地方已經去過,因為很多地方連在一起,因為路上遇見了小美女,我事先規劃的路線一改再改,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寫在前面
1月19日——暴走北京城第五天
今天芝芝姐要回家了,我也得開始繼續一個人的旅行了。為了節省開支,也為了體驗生活,后半程我選擇了住青旅。
和芝芝姐分別后,我就奔向了和園,這是一個四合院改成的青旅,很文藝,住在這里的大多是從各地來上各種培訓班的大學生,混跡在他們中間,我感覺自己也年輕了,看著他們為夢想而努力的樣子,我也想到了年輕的自己。
從青旅放完行李,我就開始了打卡網紅景點的路。
第一站就是國子監和孔廟,兩處就在雍和宮的對面,可以和雍和宮一起逛,而且是聯票。不過,相較于山東的孔廟,這里實在是太小了,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就逛完了。然后就可以走到國子監,國子監向我們展示了古代封建社會選拔人才的方式,對于了解歷史有所幫助。
從國子監出來,沿著國子監街一直走就是一條胡同,有很多文藝小店,我在一家店前遇見了一個木馬,滿滿的兒時歡樂,還遇見了網紅店“失物招領”,很有格調。
走到國子監盡頭,沿著左手邊的街道繼續走,就可以走到五道營胡同了。五道營胡同已經失去了胡同原來的樣子,被很多文藝小店淹沒了,不過沒有南鑼鼓巷的人多,還是可以逛一逛。
逛完五道營胡同,我又溜達到了雍和宮大街邊上的簋街,其實簋街就是一條美食街,基本是以火鍋,串串和川菜為主。因為一個人,我去了芝芝姐推薦的聚點串吧,吃了許多串串,不過對于去過新疆的我,對外面的羊肉串和羊排都持了否定態度。不過一家人來旅游,還是可以來吃網紅店的。
簋街吃完午飯,我又溜達去了煙袋斜街,其實煙袋斜街和五道營胡同離得比較近,和簋街離得遠。煙袋斜街也是一條和山塘街差不多的路,也是琳瑯滿目的文藝小店。
在煙袋斜街有一條岔路是去往什剎海的,我人還沒到什剎海,就已經被那里的笑聲吸引了,原來是來往的人在什剎海上滑冰。我也去湊了回熱鬧,80塊可以玩一天,但能找到什么樣的玩具,各憑本事。我在什剎海玩了一下午,個人認為也不便宜,適合結對去玩,確實還挺好玩的。當西下的夕陽照耀著什剎海,歲月靜好,無比溫馨。
什剎海冰場里還有冰滑梯,是免費贈送的,還是挺好玩的。從什剎海冰場出來,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我又把煙袋斜街剩下的一段路逛完,看了一眼都是酒吧的后海。
逛完煙袋斜街,我又去南鑼鼓巷打了卡。南鑼鼓巷的人真的多,就是放大又放大版的平江路,有很多小吃和小玩意,有喜歡的可以帶回
1月20日——暴走北京城第六天
今天依然是在市內逛,要去頤和園和圓明園打卡,還預約了清華參觀。
頤和園和圓明園真的很大,北京的天也很藍。頤和園里有很多樹,走在樹蔭下還是很陰冷的,在陽光的映照下,結冰的河水也顯得特別藍,很漂亮。頤和園實行小景點收門票制,我就是在外圍逛了逛,來自蘇州的我也沒有去逛逛那最有名的蘇州街,畢竟咱蘇州不是一條街可以微縮的。佛光閣也很漂亮,我實在是沒有力氣爬上去,只看了遠景。
頤和園出來,就直接可以去圓明園了,去看一看歷史重創下的遺跡,將曾經的屈辱都牢牢記在心里面。圓明園也特別大,但是大多數都被銷毀在戰火里了,特別是那滿目瘡痍的大水法,還有不知在何處的十二生肖獸頭,我們得牢記歷史,不忘使命,勇敢前行。
從圓明園出來就可以步行去清華了,參觀清華需要在微信小程序上提前預約,還要帶上證件原件。
在清華門口遇見了蟲子和展昭兩位來自廣西的小美女,也是我北京行最后兩天的陪伴者。我們一起在清華里閑逛,一起聊人生,聊理想,清華雖大,卻沒有想象中的美,不過清華的食堂還是很便宜的,15塊錢,吃了四個葷菜,三個素菜。
告別清華,我們也互相去往今天的最后一站,她們去奧體中心,我去看一眼晚上的國家大劇院,看一眼晚上的天安門廣場。
國家大劇院的設計確實很獨特,半球一半透明,一半不透明,燈光變換,漂在水面上,很美,遺憾的是沒有買到一張正好場次的話劇票,沒能看一場北京人藝的演出。夜晚的天安門燈火通明,跟白天沒有什么差別。
1月21日——暴走北京城第七天
今天是北京城的重頭戲,去爬八達嶺長城。去長城可以在德勝門坐877,也可以坐S2,坐著7塊錢的和諧號,跟著火車去長城,感覺還是很不一樣的,而且S2需要倒退開一段,真的是很不一樣的感覺。
不過長城的風真的很大,瘦子是要被刮跑的,我們三個女的在長城上凹造型,吃芒果,引來了許多圍觀者。
不過長城真的很震撼,立在蒼山上,需要一步一步去攀登,我們一口氣爬到了北十二樓,滿山的蕭條都是冬天的模樣。
長城下來,我們坐著877回到了市里,又搭著地鐵來到了天安門,在車上遇見了來自南京的姐弟倆,還是方山的最大管理者,以后去南京又有人罩著了。
在天安門廣場又看了一次降旗儀式,那種儀式感是無法言說的,必須到現場去感受一次。
看完降旗,天已經黑了,我們也很餓了,于是又兜到了前門吃了銅爐火鍋。可是地圖不靠譜呀,我們繞著國家博物館走了一大圈,其實就在天安門廣場的南面,走了很多冤枉路。
前門大街有點像老上海的建筑,都是一些古建筑,有很多商業美食店,打著北京美食的旗號,但都不正宗,而且不便宜。
我請小美女們吃了一頓簡單的銅爐火鍋,也算是品嘗了一下北京特色,還吃了北京鹵煮,豬大腸的味道太濃。
1月22日——暴走北京城第八天
今天是在北京的最后一天了,晚上八點的火車回蘇州,還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暴走北京城。
早上退完房,我就把行李寄存在北京站了,可是北京站的行李寄存很黑,我一個小行李箱要40塊,但人在他鄉,不得不任人宰割。
放好行李,我就奔向了天壇,只為了去看一眼那圓圓的祈年殿。天壇的門票有兩種,大門票10塊,聯票28,我本打算只在外面逛逛,可那祈年殿只能看到上面一段,不得已又買了門票,比聯票多花了2塊錢。
天壇公園里有很多老人在打牌,估計我老了也會去公園里找樂子吧。
從天壇西門出來,我搭著公交來到了國家博物館,只為了看一眼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展覽做的很大,紅黃的顏色很醒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時光博物館里滿是時光的記憶,穹頂影院里的《清明上河圖》真的很美很生動。
這一切,時光都會記得。
告別國博,沿著天安門城樓走,我又來到了故宮,只為了看一眼那些錯過的宮燈,真的太美了,每一件文物都很美,沒有辦法帶回家,只能都留在手機里。
還有那剛剛開放的角樓,那滿眼的宮墻紅和中國黃,都值得多次來看,值得留在記憶里。那慈禧住過的地方,乾隆上過的朝,每一個后妃的喜怒哀樂都在這里。
從故宮博物院出來,我又搭著公交和地鐵去了北京行的最后一站——北大。恰逢寒假開始,北大開始開放參觀了,但依然需要通過小程序進行網上預約,而且只能從東門進。
北大的建筑風格比清華古老,博雅塔已經經歷了歲月的磨洗,未名湖已經結了冰,好多少男少女在冰面上肆意滑行,那是他們青春的模樣。
北大的臘梅已經開了,不像新疆沒有一處沒有花。
北京行就此結束了,收獲滿滿,遇見了很多人,遇見了很多事,雖然有一些遺憾,但留點期待放在下一次,將會更美好。
北京太大,時間太短,作為一個領隊,我還有很多不合格的地方,但我會努力做得更好,和門源娃的美好相遇,和芝芝姐的美好相遇,和北京的美好相遇都在這個冬日。
北京的冬天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冷,北京的天真的很藍很藍,期待下次帶著家里的老母親來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