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怎么回答呢?
不是答不上來,而是太過簡單。有些人看了答案又會要說這也出來寫回答?
不過既然問了,就回答。覺得太簡單的就不要看了,直接關掉。
中國詩歌分為古代詩和現代詩。
古代詩又以唐朝的平仄格律為區分標準,分為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體詩和遵守平仄格律的近體詩,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古風和格律詩。
所以,題主的問題就限定在近體格律詩里面了,長短不齊的古風我們就不管了。
近體格律詩又分為三種:絕句、律詩、排律。這三種格式都是遵守平仄格律的,都可以稱之為格律詩。這三者的區別就在于句子的多少。
四句的格律詩稱為“絕句”,八句的格律詩稱為“律詩”,十句以上的格律詩稱為“排律”。
所以,答案就很逼近了,四句的格律詩稱為絕句。
但是絕句的概念是指四句相同長短的詩,同樣包括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體詩和近體格律詩。
那么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四句詩,同樣是絕句,我們稱之為“古絕”,即古風絕句。
而遵守平仄格律的四句詩,我們稱之為“律絕”,即格律絕句。
同時由于每個句子的長短不同,有五個字的,我們稱五個字的律絕為“五絕”,即五言絕句,七個字的為“七絕”,即七言絕句。
這樣捋一捋,是不是就搞清楚了呢?
題主問的四句的格律體,就是我們平時稱的“五絕”、“七絕”。
其實一句話就可以回答,不過詳細講清楚對大家以后學習古詩絕對有幫助,至少不會亂標、亂叫,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