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只想寫一篇讀書筆記,于是重新拾起幾本書讀。可是讀著讀著,反而不知該怎么寫了。有些書本身引人入勝,讀罷卻沒有想寫的欲望;有些書看得時候心里雜陳五味,過上一段時間,書里講了什么樣的故事、書中人度過了什么樣的人生,已經只有模模糊糊的記憶而已。
于是,不如寫一篇沉淀了很久的讀書筆記。書是在我高中時代讀的,是一位好友送的生日禮物。這位好友是個怪人:當時的班主任稱他“睡神”,每天上課桌上一趴,就開始睡大覺,但是成績卻仍舊名列前茅。他不大喜歡與人交流,但偶爾也能語出驚人,他寫的文章大多晦澀難懂,卻在字里行間看得出異于同齡人的才思與積累。他送我書的時候,只短短地說了兩句話:“雖然不值幾個錢,但是我很喜歡的書,希望你好好看看它”。薄薄的一本書,握在手里完全沒有紙張的厚重感,因而當時我并沒有在意。
運動會閑來無事,碰巧就拿了這本,在當時看來不占地方又能打發時間的書。如我所想,這本書平淡得沒有太多起伏,但出乎意料,這本書并不像大多數平淡的書一樣,它并不寡淡,并不無趣。它讓我聯想到法國的兒童故事《小王子》,童真的語句,不掩字字珠璣;童趣的經歷,概覽人生百態。我想,能夠靜心讀下這一本書的人,一定不失單純,善良,執著,與希望。看到圣地亞哥(書中的主人公)時,我知道我找到了一個少年,一個同我一樣,相信一切美好,愿做一切嘗試,找到寶藏,找到人生意義的少年。“看不出他也是這樣的人呢”我邊讀,邊改善著對我這位怪人好友的印象:也許怪誕外衣下的他,也是這樣淳厚而努力的少年?也許那時的我們,心里都住著一個小小的圣地亞哥。
圣地亞哥的父母認為,圣地亞哥有屬于他的安穩與榮耀——成為一名神父。他本可以如父母所愿,幸福地在鎮子里,過好一名令人尊敬的神父的一生,直到他做了那個夢。他本可以繼續忽視這突如其來的烏托邦神話,繼續這樣重復卻實在安定的人生,直到他夢見了第二次,屬于他的烏托邦,屬于他的寶藏。他沒有辦法忽視它,他想踏上尋寶的歷程,而所有的開始,代價好像只是賣掉一只羊。
代價真的只是賣掉一只羊嗎?圣地亞哥如若有一絲的不堅定,如若有一絲的不熱切,如若有一絲的不勇敢,代價都不會只是一只羊。他只是不去考慮即將花費的時間、只是不去考慮即將投入的精力,只是不去考慮父母的阻撓及旁人的眼光。而投入全情的一開始,代價不過只是一只羊。太多的人們,被這只羊嚇怕了,猶豫了,退縮了,然后?就沒有任何然后了。這看似簡單的第一步,能夠有真正邁出的勇氣,實則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而大部分的人們,都理所當然地說服自己去當神父了。
圣地亞哥游歷小鎮、穿越沙漠、到達綠洲。在旅途中,他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
撒冷之王,看起來只是一個身形佝僂的老翁。圣地亞哥眼中普通的老翁,教會了圣地亞哥何為“天命”。撒冷之王說,天命就是你一直希望去做的事情。老翁還告訴少年,所有的人在剛步入青年時代時,都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
其實我并不太認同這句話,撒冷之王可能沒有到過中國,中國大多數的年輕人,在青年時代的開始,光是維持活著的狀態,就已經如此費力了。我見過太多拼命的人,而他們拼命的緣由,大多不是因為所謂的“天命”,他們只想先活著,好好活著。好好活著這個概念,甚至其中都沒有“天命”的組成部分,對膨脹物欲的滿足、對奢侈生活的享受,組成了“好好活著”的絕大部分內容。有時候覺得,在娛樂至死的氛圍里,很多人都沒有認真思考生活,仿佛思考人生是一件多么學究、多么不齒的事情一樣,一天的大半閑余時間,都只是嬉笑而過。而如今有些風氣,把浮躁當享受,把投機當精明,在這樣的環境里,大抵再也生不出“天命”來,是否,有些悲哀?
“在生命的那一時刻,一切都清清楚楚,一切都是可能的,人們敢于夢想,敢于渴望他們喜歡見到的一切發生在自己的生活之中。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一種神秘的力量開始試圖證明,實現天命是不可能的。這種力量看似有害,其實它正教導你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天命。它能鍛煉你的精神和砥礪你的意志,以為在這個星球上存在著一種偉大的真理,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想做什么事,當你真心想得到某種東西時,那是因為這種愿望產生于宇宙的靈魂。這就是你來到世間的使命。”
只有極少數人秉承著這一理念堅持數載,不論他們有沒有找到寶藏,我相信,他們都遲早會找到寶藏的。而眾生蕓蕓,大概是被那種“神秘的力量”打敗了,他們真的就認為:“哦,那就不可能了”。
還好圣地亞哥決定去旅行,才能遇見撒冷之王,才能透徹自己的“天命”。
煉金術士告訴少年,傾聽你的心靈,它知道所有的事物,因為它來自世界靈魂,而且總有一天還會回到那里去。
我認為這是一個奇妙的伏筆:圣地亞哥了解了所有的事物,最終知道了寶藏的所在,寶藏就在家鄉的小鎮。他從這里來,仍舊回到了那里去。
有人說,既然最后還要回去,那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出來。這一趟旅途根本就毫無意義。也許是沒有意義吧,對于現實的生活,它不會多增加一枚金幣。但是誰說就一定“不如”呢?路上的風景有多美,只有走過的人才能了解;路上有過什么樣的際遇,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而我們走過的路,遇見的人,最終都會成為我們人生“寶藏”的一部分。“旅行”讓人生變得更加立體,而立體的人生才給了我們足夠的積淀,讓我們成為“大寫的人”。
只是無心地一覽,擷取了一本好書的滋味。只是輕松地一讀,綿延了幾年不變的情懷。故事內外的人,如今都已長大成人,再次翻閱,再次體會,仍能憶起當年那個有些古怪的少年,而少年與我,一直一直未變的,是最初那份無畏的純真。
我很慶幸,現在的自己,如歸去小鎮的圣地亞哥一般,依舊抱有執著,依舊、懷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