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以“學校生活”為人文主題,編排了精讀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花的學校》,略讀課文《不懂就要問》,《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習作:猜猜他是誰》及語文園地。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共有兩個。指向閱讀的語文要素——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旨在引導學生關注課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興趣的詞句,能主動理解這些詞句,交流閱讀感受并主動積累。指向表達的語文要素——體會習作的樂趣。是在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寫話“我的好朋友”基礎上的更進一步練習。
《大青樹下的小學》教學設計
一、導入,認識“新鮮”的詞語。
1、齊讀課題。
2、這篇課文中有一些我們很陌生的詞語。板書出示:“傣( dǎi)族 景頗( pō)族 阿昌族 德昂( ánɡ)族”
3、帶拼音指名讀,去掉拼音指名讀,小老師帶讀。
4、認識四個民族,出示圖片,師簡單介紹。
①出示四個民族圖片及名稱,師引讀四個民族名稱。
傣族:女子穿長筒裙子,過潑水節。這個民族叫?生答名族。
景頗族:頭戴高帽子,女子胸前掛銀色項鏈,掛墜,男子佩戴長刀。生答民族。
阿昌族:頭戴圓帽子,擅長做長刀。學生回答是哪個民族。
德昂族:男子出門掛長腰刀,女子戴腰帶,腰帶越多,說明這個人越聰明。他們擅長跳象腳舞。學生回答民族。
②齊讀:“傣族 景頗族 阿昌族 德昂族”
③不同的民族,他們——出示“穿戴不同 打扮不同 服裝鮮艷 絢麗多彩” 生讀。
5、讀到新鮮的詞語,我們發現背后有陌生的事物。出示“新鮮的詞語? 陌生的事物”,生讀。
二、尋找“新鮮”的詞語。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課文,邊畫出新鮮的詞語。提醒孩子,新鮮指沒見過的詞。
2、交流:
①、根據學生回答并且板書:銅鐘 鳳尾竹 絨球花 太陽花 松鼠? 坪壩? 邊疆 摔跤? 跳孔雀舞
②、理解詞語:
看課文插圖了解“絨球花”、“鳳凰花”
指導“邊疆”:“疆”弓里面是土,表示用弓丈量土地,兩個田中間用線分開。“邊疆”的意思就是把一塊一塊的田丈量好分開來,最邊邊上的叫界限,就像我們教室最邊邊上的叫“疆”,疆就是邊,邊就是疆,邊疆指的是我們這個國家最邊上的地方。
③、這些都是在大青樹下小學看到的事物,齊讀詞語。
④、根據詞語揭示“不一樣”的類型。
課文中有那么多新鮮的詞都是在大青樹下的小學看到的事物,和我們學校看到的事物不一樣。
在他們學校可以看到?學生讀“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在我們學校看到什么族?大青樹下的小學,什么和我們不一樣?
板書:同學不一樣,生齊讀板書。
齊讀左邊板書的詞:銅鐘 鳳尾竹 絨球花? 松鼠 坪壩 邊疆
思考,什么不一樣?板書:環境不一樣。他們在哪里?邊疆。他們在哪里?坪壩。
這群小學的學生下課玩(跳孔雀舞,摔跤),活動和我們不一樣。板書:活動不一樣
3、總結:今天我們通過這些新鮮的詞語,認識了一所學校,生讀課題。有三個不一樣,所以今后我們讀課文的時候要關注新鮮的詞語,因為新鮮的詞語背后寫的是我們不熟悉的事物。
三、尋找“新鮮”的句子。
過渡:這篇課文不但詞語很新鮮,而且他寫的句子也很新鮮。
出示新鮮的句子1: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生自由朗讀。師介紹句子,句子很整齊,里面藏著隊伍,每支隊伍都有一個帶頭人。
2、發現新鮮奧秘。
①這支隊伍有一個領頭人?哪個字?“從”,這個句子新鮮,它就像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前進,告訴我們大青樹下的小學生,有的住在“山坡上”,有的住在“坪壩里”,有的住在“小路的邊上”。
②仔細看,這里面還藏著另一支隊伍,它們也有一個帶頭人。指名讀。帶頭人是?“有”
3、這樣的句子新鮮,因為藏著整齊的隊伍,生齊讀。
過渡:這篇課文中還藏著整齊的隊伍,請小朋友找一找,用筆畫下來,把領頭的字圈出來。
出示新鮮的句子2: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1、哪一個是帶頭的?“向”,齊讀這個整齊的句子。
2、再讀這個句子,還新鮮在哪里?標黃“打招呼、問好、敬禮”
①同學們向歡唱的小鳥打招呼,說明什么?和小鳥打招呼,想表達什么呢?向歡唱的小鳥打招呼,說明我們和小鳥一樣地快樂,一樣地高興,齊讀這個句子。
②這個“問好”說明什么?對老師的尊重。
③那“敬禮”說明什么,熱愛祖國,不管是哪一個民族,都要熱愛我們的祖國,所以都要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3、總結:小朋友們,這個句子很新鮮,它用不同的方式說明小朋友和小鳥打招呼,和老師打招呼,和國旗打招呼,一起讀。
出示新鮮句3: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
1、這段話主要講上課了,同學們在教室里朗讀課文,但是這段話里面卻寫了?生齊讀: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不飛了……你明明寫的是同學們朗讀課文,你干嘛寫他們呢?這個句子很新鮮哦。
2、交流:外面的環境很安靜。同學們讀書好聽,讀。
出示新鮮句4: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也趕來看熱鬧。
讀,出示“新鮮的句子 可愛的學校”
讀小結:讀了這些新鮮的句子,我們就看到了一所可愛的小學。出示前面所有新鮮的句子,齊讀。
四、介紹自己的學校。
過渡:多美的小學,多可愛的小學,和我們的小學不一樣。
1、同學們,我們的學校和大青樹下的小學一樣嗎?什么不一樣?指名答。
2、如果我們想要向大青樹的小學的同學們介紹我們學校的不一樣,你會介紹嗎?
出示圖片和名稱。用上“校園里有……有……有……還有……”的句式介紹學校。學生回答。(指導:短詞語放前面,長詞語放后面。)
介紹青青菜園,用上句式:我們的青青菜園種著……種著……種著……還種著……
介紹下課同學們的活動,用上句式:下課了,同學們有的在安靜的教室里……有的在別致的亭子里……有的在美麗的花壇邊……還有的在彩色的操場上……
3、齊讀“新鮮的詞句? 特殊的學校”
4、總結,今天我們通過特別的詞語,新鮮的句子,認識了一所學校,生讀課題。這樣一所邊疆的小學,離我們很遠很遠,又離我們很近很近,有機會我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