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了就喜歡把舊事翻翻,除了那些人和那些特別的照片,發現我最大的樂趣就是翻翻以前的文字,在日記本的,QQ空間的,開心網的,不同年代用不同工具,但都用文字真切記錄了那個時間的我是誰。
但人大了也會變懶,自從畢業后,隨著微博和微信的流行,我似乎就已經很少用文字記錄自己了。簡單的心情描述和恰當好處的圖片的表現雖也不失趣味,但總覺不到位。就像超級瑪麗不能一次通關;就像雪糕只能吃一半,就像舒服的熱水澡只能沖洗干凈而身體卻變熱,翻閱時總讓人覺得不夠盡興。所以,我的2017第一個小計劃,就是開始再用文字記錄人生。
不為別的,只為在若干年后,當我與你聊起那年,我還能記起當年的自己,曾經有過的堅持。
記得高中有位很愛寫作的朋友,幾乎每天雷打不動的一篇日記,堅持長達1000天之久,近日聊起她的這個愛好,答曰:感覺我的生命如同停滯在了那年畢業,為了生活奔波而漸漸舍棄了寫作,最近兩年生活開始輕松起來,卻又因為每日重復枯燥而失去動力。
我們為了更好地生活而記錄還是因為有了記錄而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好?到底孰因孰果,我不敢妄評,只是于我,不安份于生活的朝九晚五和柴米油鹽罷了。
最近發現,朋友圈的內容只要有自己的照片,點贊數就會很高,這樣竟也能收獲一絲絲滿足感,但愿從此文開始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