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光顧【設計練習室】,今天睡前陪伴大家的內容是有關于字體的知識。由于內容較多,你可能需要拿出10-15分鐘的時間深度閱讀,完成閱讀后可以在明早起床后在不看本文的情況下對要點內容進行回憶。
這個記憶提取的習慣可以檢驗你是否真的明白了文章當中所講述的內容。當然如果你回顧比較困難,你可以再次閱讀本文并在8小時之后進行回憶工作,如果依然不行,請重復操作直到能夠快速回顧要點為止。以上訓練方法是基于認知學原理構建的元認知學習法,希望大家能夠廣泛的運用到學習活動當中。
正式進入到【設計練習室】之前,你可以通過以下內容提要對已經明白的內容進行跳讀或者略讀,對于似懂非懂的內容你則需要詳細閱讀。
1.中西印刷字體發展過程
2.字體的功能
3.字體的基本概念:字形(Glyph)、字型(Font)、字系(Font family)
4.規范(印刷)字體的種類與重點字體解析
一、中西印刷字體發展過程
文字作為信息承載的主要方式,經過了長時間的演化。了解其演化過程,可以更好的理解字體的性格。
在遠古時期,大家是通過聲音進行信息傳遞的,這樣的信息傳遞方式注定了只能進行同步溝通,且不具有持續性。為了解決異步溝通的問題并將人類的思想活動保存,便出現了文字。而早期的文字其實是將事物通過繪圖的方式保留下來,所以早期的文字其實是遠古時期的簡筆畫。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這些簡筆畫逐漸抽象成為象形符號,但是這個時候人們只是明白這個符號的意思,并用著各自不同的“音”去讀這個符號,直到大家針對一個符號有一個差不多的“音”的時候,才初步形成了形聲字。由于圖畫是與語言不相干的表意系統,在發展過程中圖畫與語音不斷形成對應關系且相互影響才形成了文字。
而在另外一個發展分支上,人類嘗試通過將語音視覺化來解決異步溝通問題,即通過拼讀轉化成語音再轉化成信息。比如臺灣地區仍在沿用的注音系統,韓文,還有國內使用的拼音系統其實都是這一類分支的成果。
沿著兩個解決問題的邏輯,我們可以推演出,象形符號由于每個人畫的都不一致,就急需簡化并形成更加標準的書寫系統,于是以視覺特征為主的方塊字開始不斷發展,現在的漢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印度的梵文都是方塊字。
而以聽覺為主的拼寫字符,在發展過程開始嘗試解決基礎讀音和讀音統一的問題,并慢慢形成了拼寫系統。 當然無論是以視覺為主的字符還是以聽覺為主的拼音字符,它們都是同時包含視覺和聽覺兩個部分才能形成文字。比如說英文是由字母和音標兩個部分組成的。
回到字體發展上來,方塊字既然是在視覺信息方向上進行演化的,勢必是要走向美的。因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只有漢字走向了書法藝術的發展階段,而其他的方塊字由于文明的消亡而中斷了發展進程。在書法藝術時期不僅出現了草書、楷書、行書,還出現了很多書法大家通過書寫漢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特點。
但是書法藝術更多是滿足審美需求的,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新的分支,那就是印刷字體。印刷術的出現極大程度上推進了信息的廣泛傳播,而為了滿足印刷的需求便出現了印刷字體,其中中文字體中最具代表性的印刷字體是宋體。
而在拼音字符這條道路上,拉丁字母因為古羅馬帝國的強大和其本身的簡易性在全世界廣泛傳播。在字體發展上,和前面的漢字發展情況是一樣的,先出現更有藝術特征的字體,然后因為印刷術的傳播開始出現印刷體。
而在印刷字體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早期宋體字的影響,所以首先出現的是襯線體。之后英國公司推出了第一款無襯線體Sans serif,而在眾多無襯線體中最具代表性的字體是Helvetica。由于無襯線字體的推出,中文字體也出現了第一款無襯線字體——黑體。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adobe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數字字體,之后數字字體便登上歷史舞臺一直至今。
其實在字體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無論是視覺字符,還是拼音字符,他們都是相互借鑒不斷發展的。而現代字體的設計也離不開歷史與時間的積累。
二、字體的功能
人們常說:“一圖勝千言。”
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使用圖像去表達遠勝于使用文字去表達呢?是不是我們可以不再使用文字呢?
顯然,如果真的可以不用文字,那我碼這篇文要它有何用???其實,對于任何信息設計作品來說,文字才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圖片雖然比文字更能傳遞信息,但是在沒有文字系統去固定含義的情況下,圖像化的表達實際上是含蓄而委婉的,比如說下面的廣告圖片,我們很難具體的明白這到底是榨汁機的廣告還是果汁的廣告。當然這也不是說圖像的表達不可以是直白的,我們所講的都是一般情況下的對比。
文字作為信息設計作品中最重要的存在,值得慶幸的是,文明的發展與流傳使得文字并沒有固化為同一個字型。在燦爛的歷史進程中,字體賦予文字易閱讀、易識別、有趣等等特征,使得文字在承載信息的同時也表現出美學特性。
在進行信息設計時,無論是在何種介質上去呈現信息,字體的使用都應該達到以下一些目的:
閱讀功能。這是文字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在主要的信息內容的設計中,不以閱讀為目的的字體設計就是耍流氓。
準確傳達。在形成設計畫面之時,字體的使用可以更加準確的傳達其畫面內容和精神實質。
形成層級。一個完善的字系可以保證在做信息編排的時候,形成有效的信息層級以保證編排內容的層次以及友好的閱讀性。
美學特性。有些字體的使用主要是想通過其字形來傳達情感,亦或者形成良好的美學畫面。
優秀的信息設計不會因為設計中的任何一個元素造成讀者在閱讀時產生困惑或質疑它們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
三、字體的基礎概念
1.字體(Typeface)
字體是指各種文字、字母、數字、符號、標點及記號的樣式、風格和特點。
通常,一種字體是指具有相同的造型和統一風格與特點的文字或字母以及數字、符號、標點、記號等的集合。在現代數字技術下,這樣的集合都被封裝在同一個文件當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字體文件。不同的字體文件就是不同的字體組合,字體開發公司一般會用不同的名字去命名這些字體文件,比如方正正黑體、華康儷金黑...
值得注意的是,漢字中的隸書、楷書、草書、宋體、仿宋體、黑體等分別是某類相似風格的許多字體的集合,而不是一種字體。所以我們在需要搜索某個字體的時候,一定要有完整的名字才能找到我們需要的字體。
2.字形(Glyph)
字形是指一個具體的字符的筆畫組合而成的文字形狀、字幅、比例結構、筆畫造型、線幅、正斜等。
如果用更加接地氣的話去說,字形就是單個字符所表現的外觀形象。比如說我們的文字型Logo設計,就是通過設計品牌名稱的字形來表達品牌的內涵的。接下來的幾個概念,對于不打算從事文字設計的人來說可以跳過。
?字幅:文字的寬窄。在漢字中字幅只有標準體、窄體(長體)、寬體(扁體)三種。當然不是說每個字體都是有著三種字幅的,其中比較有趣的是,造字工房朗宋體是以窄體字幅為基礎進行設計的、站酷高端黑則是以寬體字幅為基礎進行設計的,由于漢字是方塊字,所以一般還是標準字幅用的最多。
線幅:文字筆畫的粗細級別,也稱字體的分量。如果在字符高度相同的前提下進行對比,線幅細的表現出更加輕盈的特性,線幅粗則表現出厚重的感覺。同時利用線幅的不同在字體編排的時候可以創造不同的視覺層級,粗線幅的字體一般都是作為標題去使用的。
3.字型(Font)
這個概念主要是用在活字印刷時代的,現在你不需要知道這是個什么鬼東西,如果你確實想知道,它就是活字印刷的那個方塊或者老式打字機的那個鐵柱諸如此類的。
現在字型這個概念基本上已經等同于字體這個概念了。
4.字系(Font family)
是基于同一字體上的一系列字形的分類。字系的字形特征包含有多種變形,但仍然保持明顯的視覺特征。一般情況下字系的字體只有線幅或者斜體的特征變化。就漢字而言,一般只有線幅的變化。
使用同一個字系內的字體,不僅可以保持文字編排的統一性,還能構建清晰的視覺層次。
四、規范字體的種類與重點字體解析
文字作為信息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字體的使用不僅保證了閱讀過程的流暢性,還能夠幫助我們持續閱讀,而丑的字體則會影響信息傳達。兄弟姐妹們,字體界也是講顏值的,顏值越高你的閱讀興趣就越高啊~
中文印刷字體的種類與漢字的發展歷史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也是為什么要講一點文字的發展簡史。中文規范字體一般是分為以下幾類:
篆書體:甲骨文、金文篆書體、方正小篆體等
隸書:方正古隸簡體、漢儀小隸體、方正隸變簡體等
魏碑體:方正魏碑簡體、漢儀魏碑簡體等
草書:方正黃草簡體、金梅毛草、漢儀智草繁等
楷書:方正啟體、方正楷體、方正北魏楷書簡體等
行書:方正行楷簡體、漢儀細行楷、華文行楷等
宋體:這個部分大概有老宋、新宋體、仿宋體三大類
黑體:這個部分有黑體、等線體、圓黑三類
混合字體:方正宋黑簡體、方正美黑簡體等
現代手寫體:比如葉根友系列、華康少女體、方正靜蕾簡體等
展示字體:方正剪紙體、方正卡通簡體、方正少兒簡體等
在眾多字體中,楷書、宋體、黑體由于它們工整、規范、清晰,在視覺傳達設計和印刷品中使用最多也最為廣泛。
下面我們就一些設計師需要掌握的重要字體嘗試做一些解析。
1.魏碑:魏碑體是依據書法中的魏碑體加以規范設計而成的,魏碑體剛毅、雄渾、厚重,具有用筆任意揮灑,結體因勢賦形,不受拘束,自然天成的藝術特點。但是不足之處是魏碑體顯得陳舊,沒有現代感,筆畫過粗,僅可作為標題使用,不適合正文使用。
2.草書:草書是以經典草書書法為基礎規范設計而成,草書筆畫連綿、自由、奔放、灑脫和率性,便于直接抒發書寫者的思想情感。但由于草書結構、筆畫省簡,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相互連帶呼應,所以草書的識別性與易讀性都很低。現代草書字體在原有的風格特點上對草書加以規范,使得草書能夠更好的應用在標題、書名、標識當中。
3.楷體:楷體是中國書法史上使用最廣泛的字體,現在的楷體都是在楷書的基礎上加以規范設計而成,已完全沒有了個人風格的特征與痕跡,但卻保留了其基本的字形、結構、筆畫,使得其字形端正但又保留了幾分手寫的靈動感。楷體雖然顏值更高,卻不像宋體字那么規矩,因此應用在正文排版的時候字與字的間距需要加大,而不宜太密。
4.行書: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以辨認而產生的。行書的韻味主要在于其筆畫連帶不如草書豪放,但自由度又高于楷書,整體的感覺是張弛有度、流暢飄逸的。行書一般用于標題,能夠營造出一種充滿傳統人文氣息的感覺。
5.宋體:宋體是一種漢字印刷字體的風格類別。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即襯線)。宋體字字形方正,間架結構工整、嚴謹、勻稱,表現出雍容華貴的氣質,因此在樓盤廣告設計中經常使用宋體字來傳達其氣質。
6.黑體:黑體字源于拉丁字體的無襯線體。黑體字因其筆畫較粗,方黑一塊,因此得名,其主要特點是橫豎筆畫的粗細在視覺上表現出一致的感覺。黑體字簡潔、樸素、大方,表現出穩重有力的感覺。對于線幅較細的字體還表現出現代感與科技感。
上面的六大類型的字體蘊含了字體發展過程中的大部分內容,現代的字體設計大多都是在以上字體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掌握基本類型的字體的特點,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分辨字體所傳達的感情并且能夠更好的通過字體去傳達設計作品的情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