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個很可愛的后備,讓我想寫一些東西送給剛剛進入職場拼搏的人。每到秋季就會有很多青澀的大學生進入到職場當中,但是這個時候,剛走出象牙塔的學生們就會發現這個社會原來是殘酷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我們都是從大學過來的,大學的時候又多少人是認真學習的,又有多少人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又有多少個在大學時經歷了社會實踐?我相信大家都清楚的。
但無論時哪一種,未來都將走進工作的環境中,只要找到工作!
可是工作中這類學生思維就開始逐步體現出來了。
一、個人情緒影響工作
我們必須認識到,你的職業和你的情緒是無關的,這個和你的學生時代會有巨大的差別。
學生時代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人失戀了或者發生了任何的家庭變故,你會受到影響,然后進而導致你周圍的人被你的情緒所影響。你原本應該上自習的舍友留在宿舍安慰你,原本要去陪女朋友的舍友大義凌然的請你喝酒陪你打游戲抒發情緒等等。
你的生活也會因為這些事情而改變,比如不去上課,不去自習。你很理所當然的認為,我感情受傷了,我就應該宣泄我的青春,什么事情都不如我的個人情緒重要。
但這些事情,絕不能發生在職場上,因為你到了職場,你就是職場人,不管你個人遇到什么問題,你都不應該被情緒所左右,你要學會駕馭你的情緒。
在這里你需要提供穩定的、專業的工作精神,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讓領導放心,讓同事放心,獲取更多的合作機會。
你要知道在這個社會找到一份工作,提供一個鍛煉的機會有多難。
所以第一個要改變的第一個思維就是:我的情緒會影響我的工作和生活。
二、從眾的心安理得
大學時期我們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人群也會因為學習和生活習慣分為這樣或那樣的小集體。往往一個集體的人的學習生活方式比較相似。
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宿舍的兄弟會一起吃喝玩樂,逃課,游戲,抽煙。而有的宿舍會出現一屋子考上名片學校研究生的原因。
這就是從眾心理,但這種心理往往趨向于不好的情況。舉個例子,如果你進入到工作崗位,周圍的同事有上班時間一直在看手機,玩游戲的,那么你往往會心安理得告訴自己,有人這樣做了,我也可以。
然后你就越來越散漫,越來越沒有責任心,逐步被職場淘汰。
三、沒有職業精神
記住,進入職場之后,你就是職場人,做事情一定要有職業精神。
在這里你不再是學生,你需要通過長時間努力,才能在別人心中留下你足夠職業的印象,在不斷學習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升個人能力,打造個人“品牌”。
你需要有更多注意力集中在鍛煉自己的職業精神上,而不是一言不合就辭職。
舉一個例子,不要看到郵件就轉發,重要的郵件一定要標注一下,不然你怎么更職業,更專業呢。
既然進入職場之后,社會的殘酷會逼著我們逐步改變自己的思維,那我們為什么不能提前適應?至少可以爭取職場的主動!忠告每一位職場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