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膽子夠大。
前幾天參加一個小學生的線下朗頌分享會。
一個個拿起話筒,還沒開始朗誦,先來一句,“叔叔阿姨們,請給我點掌聲吧。”
掌聲雷動。
許是掌聲給了他們巨大的鼓舞,孩子們一個個信心爆棚,聲情并茂地朗誦起來。
完畢,鞠躬。
聽到又一句:“叔叔阿姨們,請給我點掌聲吧。”
毫無懸念,又一次,掌聲雷動。
一個小小的分享會,被孩子們帶領地高潮迭起,熱情洋溢。
小孩子上臺,特別討喜。只要開口一句“討”掌聲,招招必中。
對于成人來說,一樣的掌聲,也一樣需要“討”出來。
不過呢,這“討”可得有巧勁。
不然呢,掌聲沒討到,可能還被轟下臺。
看看討掌聲,都得要怎樣的巧勁——
1. 自嘲
唱歌走調,不忘調侃自己一句——“今天的場子氛圍太熱情,熱情地把我調都熱偏了。”
笑聲、掌聲起。
靦腆的人,不妨自我暴露一下——“我有個缺點,就是人一多就臉紅,一臉紅就緊張,一緊張就講不好,聽說掌聲可以消除緊張。”
鼓勵聲、掌聲起。
2. 自夸
有位演講人名喚高高。自我介紹她說:“我覺得自己身材高、顏值高、積極性高,所以我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高高。”
掌聲起。
這掌聲是對自信的認證。
3.激將法
“大家看著都是朝氣蓬勃,為什么我感受到的是老年人有氣無力的鼓掌呢?”
那就為朝氣蓬勃的自己來點掌聲吧。
“戲曲表演里,手的位置是和年齡直接掛鉤的。小丫頭的手,是下巴到胸上的位置;花旦的手,則要低一些;老旦的手,則更垂更低。所謂手在哪,年齡在哪。讓我再看看大家鼓掌的時候,手在哪呢?”
為了表現我的身體年齡和心理年齡有大差別,干脆舉過頭拍掌吧。
4. 夸觀眾
“參加比賽過的伙伴們在哪里,給自己點掌聲吧;參加比賽并獲得過名次的伙伴們,給自己多點歡呼聲;期待自己以后再接再厲的,給自己再多一點歡呼聲吧。我們的掌聲足以證明參加比賽是一次有價值的歷練。”
鼓掌的,是對自己努力的認可,也是對他人努力的認可。
“在我剛學演講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流的講師,只有一流的聽眾,因為只有一流的聽眾才能塑造一流的講師。各位,今天我們要聽一流演講還是三流?據說一流的聽眾都有一流的掌聲……”
一流的觀眾,一定會報上一流的掌聲。
“掌聲代表愛,因為鼓掌的人也是有愛的人,美好的掌聲必出自有愛的人。據說掌聲是愛的最佳表現,對嗎?”
“各位,此時此刻別人可能在玩、在享樂,而我們在學習,要不要為我們自己的選擇掌聲鼓勵一下。”
“感謝剛剛那位鼓掌的伙伴,雖然孤掌難鳴,但我相信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鳴,對嗎?”
使勁夸,花樣夸,就對啦!
總結一句,花式技巧“討”掌聲四步走——對自己,要夸要嘲;對觀眾,要夸也要激。
你學會了嗎?
最后還有一句重要的。討掌聲,別濫用。要讓觀眾真的有心去鼓掌,而不是動不動就來一句沒有任何理由的“我們再來一次掌聲吧”。畢竟鼓掌多了,手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