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我筆直地站在一棵春天的綠樹下,枝條拂在臉上,不遠處艾溪湖水波濤翻滾。
? 離著我不遠,幾個騎小黃車的大學(xué)生也在避雨,他們的嘻哈喧鬧使我備覺孤單。想起動物世界中一種孤伶伶站在雨中的大鳥,它閉著眼睛,低著頭,全身濕透了,雨水順著它尖而長的嘴巴流下,像一幅雨簾。
?突然,我看見樹林深處一輛摩拜自行車發(fā)出的橘黃色的光,一定是有人騎行至此被景色迷惑,改為步行,讓它留待后來人,留待下一個有緣人。
?共享單車的模式像是人與人之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需要時想到它,離開時,也欣然而歡喜。而你為之付出的一兩元錢像是友誼的潤滑劑,不多,卻是必要的。沒有人應(yīng)該認為朋友之間應(yīng)該永遠無償付出,它投入了時間,陪伴你度過一段長路。朋友,同事,愛侶,親人,莫不如此!心存感激,彼此承擔,不應(yīng)該永遠的索取與訴求。
?我騎車回家,把兩個“土包子”喊出來見世面,告訴他們共享單車的運營模式和便利性,又和他們一起把車騎出小區(qū),停在人行道上。
?我請楊海波鎖上車,再拿出手機給他看,騎行21分鐘,收費1元。
?他問我:為什么不把自行車停在苑子里,下一次騎車更方便,也不用擔心被別人騎走?
? :那就失去了共享的意義,總有比我們當時更需要單車的人。
?他又問:可是別人不就是那么做的嗎?苑子里不是也停了共享單車嗎?
?:那是缺乏自尊的人的做法,把這種不道德的行為和爸爸這種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的行為并論,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我傲嬌地說。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