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一名女游客,在猛獸區私自下車被老虎襲擊,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17年1月29日又有寧波野生動物園游客因私自越過隔離欄,逃票跳進虎山被老虎咬死,人死虎亡的結局在春節團圓的佳節里尤為令人唏噓。
和從小練散打的朋友聊起這事,他提起一件事:有次我到車站買票,就快到我的時候,一位光頭的男的就插隊到我前邊,徑直去買票,那時我看著他好久。
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嗎?我是先打鼻梁呢還是先踹他一腿呢……那時心里真的有一只老虎就要撲出來了。還好,每當我遇到公共場所吐痰的、隨意打遠光燈的、隨意變道的,心里有只老虎要出來叫他們做人的時候,感謝我師傅還教了“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文縐縐的話,最后我忍住了。
然后,寧波的這只虎真的撲出來了,因為它真的是一只老虎。
這也不難解釋為什么那么多人認為除了是規則必然,更是天道使然。在每次看到規則之外的人破壞秩序卻理智以文明的方式來對待,掌控內心的猛虎。聽聞一個破壞規則的人受到了自然界的弱肉強食規則“懲罰,甚至某種程度滿足了人們懲罰規則破壞者的心理。
據說十年前,四名逃票者也來到這里,跳入到獅園里,幸而被飼養員丟活雞救下。人類遠離茹毛飲血時代太久,偶爾去動物園看看那些被我們馴服在籠子的動物感受自然。在規則面前,獸沒有控制住獸性,但人也同樣沒有控制住自己的腿。我們花了數萬年的時間終于站在了柵欄之外,而他花了數分鐘就翻越了。
社會中很常見不管有無責反正就要索賠,就如八達嶺事件。家中孤兒寡母以后怎么活,無論找什么理由也要索要損失費,而第三方不管出于責任還是人道主義都認賠。耗光了社會對于犯錯者的寬容。我聽到拍老虎的視頻背景音里有孩子在喊“那是我爸爸!我爸爸”難以想象親眼目睹自己父親被咬死的孩子的心理陰影。但是帶著孩子的情況下以逃票的方式入園,無論那只老虎有沒撲出來,對秩序破壞的親身示范實在不是一個稱職父母應有的行為。
誠然,網上對規則與同情一遍又一遍的爭論。但我仍為那只老虎遺憾——弱肉強食本就是它的天性。我認為那個翻越柵欄的人感到遺憾——他是違背了規則,可是他以用生命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輿論還在撕扯,但愿血的教訓,能夠換來人們對生命的尊重和秩序的認同。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