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卷來會游泳的總會好過不會水的,但能不能活下來還要看運氣是不是足夠好。
懂得事物的規律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
話說有位老鄉去到政府蓋章,只是想證明自己是個沒有宅基地的普通群眾,然后拿著這個證明到省城置辦一處房子。
到辦公室找到蓋章人員,蓋章人員說要讓基層審核情況后才能蓋章,但基層人員沒蓋過這樣的章,那沒蓋過就是沒有先例,沒有先例就得問上級。
上級說讓基層審核,基層人員不知道如何辦理。那蓋章的老鄉就麻煩了,為什么蓋個章你們卻這樣互相推諉不愿負責昵。
其實也不是不負責任,是沒有先例只能摸石頭過河。要摸石頭就得多拉幾個人共同擔責任。
我不知道朋友們在這件小事中能看出什么?
我看到的是不對等,這個不對等是信息不對等,老鄉不知道如何才能把章蓋掉,工作人員卻知道責任共擔才能解決蓋章的問題,所以老鄉如熱鍋上的螞蟻,工作人員知道辦事的流程,更知道什么事情都有個過程。
這讓我想到著名企業家馮侖說,如果市場經濟是一個賭場的話,那政府永遠是那個發牌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弄清楚發牌的原理,接著打好自己手里的牌。如果感覺不公平,那么你可以離席去國外。
所以明白規律很重要,可我們很多人不懂別人為什么這樣發牌,更不知道自己手里拿的是一副好牌還是一副壞牌,稀里糊涂的就被莊家通吃了。
如果寫作是一個市場,那簡書就是一個商場,商場的服務目標就是為所有創作者服務。
咋服務涅?
開設專題,內部推薦。就相當于商場內部開設的主題餐廳,為興趣愛好相同的吃貨們提供交流的平臺。
這類似于內部裂變發展。每一個專題都有可能成為一個流量巨大的IP。
當然我們首先要明白,所有的平臺都不可能讓每個顧客達到100%滿意,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成為平臺利益共同體,綁在一起的螞蚱才好乘風破浪。
簡書作為原創寫作者平臺,當然是為寫作者服務,但是平臺精力畢竟有限,只能為兩類人服務,而這兩類人也是未來平臺上能留下的兩類人。
一類是頭部IP人員,另一類是持續行動的作者。
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感覺,現在一般人員在簡書上的文章閱讀量越來越少,即使是曾經關注的一些大神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原因應該有兩個,一是作者的質量越來越低,或者作者越來越用心卻越來越缺乏新意;二是讀者越來越挑剔,看過好文章的讀者,再看那些碎碎念式的記錄文就會有免疫力。
就我個人來說,去年在簡書上寫作稍微用點心的破千還是有的,現在除了熱點文章好一點,其他的都差強人意。當然這說明我的文章不夠好,除此之外,我覺得讀者被稀釋的也不少,同類平臺在不斷的冒出,很多讀者也在鼓勵下盲目轉入寫作的行列。
這可能要拜知識付費所賜,通脹的寫作環境越來越嚴重,寫作者越來越焦慮,讀者的注意力越來越被占用。
所以,只有成為平臺的頭部選手才有可能成為簡書的優先服務對象。這可能是每個行業共同的特點,只有我們做到拔尖,甚至是世界一流的時候才有可能成為快速變現的弄潮兒。
當然,這個平臺的頭部人員也會是變動的,一旦成為焦點就會被人需要,被需要就會被占用時間,一旦這個人放松就會被后來者居上。
接著,持續創作的人就會成為留下來的第二類人。但不怕你進來的晚,就怕你在中途逃跑。持續行動才有機會追上頭牌,形成自己的影響力。
可這樣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得到app里講成功的25%,是那些在多個領域做到前25%的人。
我們不光寫作要占平臺的前25%,還要在其他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占到25%,才有可能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
所以,依我看簡書能好好留下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占平臺頭部人員,這樣平臺會為你帶來更多的資源,而你也會在平臺中找到更大的價值。當然這個是少數人,而且能排在前面的一定不僅僅是文章寫的好,同時這些人又是在多個領域有過嘗試。
另一種是持續行動的人。這里的持續行動不僅要寫的持續,還要學會運營,在寫的同時給更多的讀者來帶新的認知。不至于一道湯看到底,讓人心生厭煩。
那最無敵的就是那種做到頭牌還能持續行動的人,現在簡書平臺已經有了好多這樣的作者,他們真的很拼。
怎么辦?
我勸你還是跑吧!找個新平臺,早點成為那個新平臺的頭牌或許好一點。
我呢,就做個笨鳥,癡癡的等著那些頭牌拼不動了,扭頭一看,原來還有個傻帽小伙兒在蒙眼奔跑。
然后,大吼一聲,你牛,你跑!
文:慧眼識魚
關注個人成長,每天記錄一點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期待與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如果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一下點個贊?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