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在9.22日的時候,怒馬就預測小程序的功能大概會是什么樣子,先在這里引用一下。
小程序其實相當于打開速度更流暢的服務號,為了解決一些高頻簡單的應用的體驗不順暢的問題。
服務號是基于H5做的,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以及頁面刷新體驗上都不太好。
而小程序以原生的系統構成出現,打開體驗會更流暢。
他可能的入口是這個樣子。
或者是這個樣子?
至此,微信的三大霸王槍的的功能及優勢大致如下
訂閱號:主要發布消息、產生內容,優勢頻率高
服務號:提供簡單的服務,流量入口明顯
應用號:提供更深度的服務,優勢是更流暢體驗。
借著虎嗅的腦洞節,怒馬也想開一個大膽的腦洞預測,哪些小程序會最先搶占到小程序的紅利。(本文僅是腦洞猜測,不對任何預測負法律責任。)
怒馬預測一、 一波非阿里系的電商要火
騰訊在國內哪一項目流量是位居第二的?非電商莫屬。
我們預測微信一定會在小程序上加大電商搜索的權重。比如可能會有個專屬京東的小程序叫“京東快購”,輸入關鍵字,就可以直接鏈接到商品,并付款購買。相似的餓了么,大眾點評,萬達電商,58同城這類騰訊系產品也會跟上這波流量快車。
怒馬預測二、出行工具查詢信息會更方便
地鐵、滴滴打車、火車票、機票,是不是用一個入口都可以搞定呢?之前提到純工具類的應用特別適合小程序,尤其是像查航班,買票,看看地圖的簡單交互功能。我們大膽的預測這里會有一個統一的入口,該搜索會直接鏈接到多個第三方小程序。
怒馬預測三、工作效率提升類的軟件春天到了
工具類軟件最大的痛就是,使用頻次不夠高,用APP獲客的成本太高。小程序的流量將給這些軟件帶來極大的便利。
以科大訊飛為例,科大訊飛是一個極其高效的輸入類工具,但很少有人單獨去下載這個APP。近年來科大訊飛把技術嵌入到搜過,有道云等應用里,這次也許會在小程序上搶占一個重要的位置。說不定會像錘子系統一樣,來個微信定制版。
同類型的估計還有:番茄鬧鐘、各類醫療數據監測類軟件,智能硬件APP、企業微信等團隊協作。
怒馬預測四、會出現一個超級聚合的信息提醒類的小程序
生活中有個常見的痛點,就是有什么好看的電影得去豆瓣,音樂得去網易云、QQ音樂、球賽又得去體育APP、查快遞還是一個功能。這么多信息提醒難道不能聚合在一個程序上嗎?事實上即刻應經在做了,但是如果能在微信里直接通知,豈不是更好?
那么會不會出現一個類似朝夕日歷這樣的信息通知類程序,出現在服務號的位置,起到各種提醒功能呢?甚至還可以把訂閱的各類知乎專欄也推送過來。
這么多小程序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方便,可問題來了,用完即走,無需安裝。那我們靠什么收費呢?難道靠開發分成?
看來微信小程序運營將會成為一個新品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