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女兒兩則小故事及感想
1.今天早餐做了黃瓜奶昔與蛋炒飯,希望女兒吃下蛋炒飯后能夠喝下奶昔,黃瓜有通便的作用,女兒總是有點便秘。
女兒將炒飯中伴了些老干媽(豆豉辣椒),本想阻止,但想只要她喝奶昔也沒關系。女兒突然問,這是什么奶昔,說這話的時候,她聞著味了,馬上說:“這是黃瓜”,我有些擔心,忙笑著說:“你猜對了,很好喝吧,這個奶昔喝了即通便,皮膚又會好“,她則發道:“這是菜怎么能做成這樣,不喝,蘋果與梨子奶昔就可以了,這個我不喝”!。
看著她這樣說我也急躁起來,大聲說道:“那你還吃老干媽,到時候長得跟老干媽一樣,你看你現在臉上都長豆了,不好看。
迫切想讓女兒喝下那杯奶昔,女兒卻只喝了一口,后來心里也沒那么急了,隨她吧,以后遇她不喜歡吃的東西,也沒有必要去勉強她,盡量做些適合她口位的早餐吧。
2.女兒奧數老師跟她們進行了一次其中考試,目的是想跟她們復習一下,沒想到女兒居然只打了68分,老師對我說,女兒的課堂知識有些概念還是模糊,聽后我的焦慮感又來了,壓著心中的焦慮,我檢查了女兒的數學作業,她告訴我數學是一張試卷,她還有三道題沒有做,我看了一下題目,居然開始學容積了,暈,都忘記體積與容積的關系了;另兩道是關于體積與表面積,仔細看了女兒的數學書后,跟她解答了題目。
今天中午女兒拿回數學模擬期中試卷回來,89分,還不錯,加上這兩天在家跟女兒另出的習題上來看,覺得她掌握也還行。她說現在就是面積與質數合數這塊有些不是很懂。我指出平時她習題做得少,計算這塊還有些慢,這兩天我們準備復習質數合數這塊內容。
女兒上5年級下期了,平時沒有太多時間管她的學習,每次是考前跟她復習幾天,她會知道自己需要補習哪個方面,寫到這里還是覺得女兒挺不錯的。
二、閱讀方面
這幾天主要是看《好好學習》《撒哈拉故事》。
主要寫下《好好學習》帶給我的感觸:作者總結反思日記這個方面,深刻至極,他在幾年的反思日記中變化是巨大的。
喜歡看別人談論寫日記的心得體會。記得父親讓我寫的第一篇日記,可能是讀一年級的時候,當時我記下周日跟媽媽上街的一件事情,說真的,現在想起來當時很沉浸在寫日記當中,記得寫了滿滿一面,可能有400字以上。記得父親下班后,在桌旁跟我批改日記,糾正錯別字,當時我寫了:媽媽跟我買了一包霉子,父親告訴我這是發霉的霉,梅子是這樣寫的,當時的一幕將伴隨我永遠......
記日記的習慣由那次起一直伴隨著現在,幾十年了,雖沒有天天都記,但有時總會寫寫,可以說是記流水帳吧。成甲的《好好學習》這本書里面談到有關日記方面的內容,真要好好思考一下以后如何寫日記,提升日記的質量從而提高自己的認識。
三、工作方面
心里一直對領導沒有聽我的建議“老編碼直接改新編碼”,她堅決一定重新導入新編碼,造成系統一物多碼情況特別嚴重,心中對此事存有怨氣。
現在想來一直存在的怨氣,是覺得她沒有聽我意見。
我當時應該要跟她擺明為什么要直接改,如不直接改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她為什么一定堅持要重新導新編碼,她的擔心具體是體現在哪幾個方面。這件事我們沒有很好的溝通。
通過這次事情,明白后續如有類似情況,一定要將事情前因后果寫好文字,具體分析利與弊,考慮清楚后,達成相一致的想法。
四、書法方面
這幾個晚上練習書法時,左右不定,又想寫“厚德載物”又想寫“天道酬勤”,看到別人寫了“上善若水”,自己又想寫,真的一提筆,又覺得什么字都寫不好,找了幾本字貼,也沒有拼上一個成語,可以用來臨摹。
這是自己最大的一個特點,總沒些規劃。跟自己訂一周寫一個成語的計劃。每天練習一個字,先將一個個字寫準了,周末的時候再一起寫。
寫得再差也上傳:
這是這兩天的生活,學習,工作反思。
建立反思日記專題,堅持下去!
歡迎共鳴著一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