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的發明者發明這一工具以來,想必已經是很多年了,不說多的,就從兩個方面他也將成為這個社會的最偉大的貢獻者之一。
一方面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勞動效率,顯而易見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進程。
一方面是為這個社會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我向來就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人,始終不遺余力的提高我的生活品質。
然而,在購買掃地機的問題上,我和兒子有了很大的分歧。兒子覺得省時省力又省事堅持買,而我認為失去了勞動的意義,不買。
在兒子的心目中,我一直是一位前衛積極樂觀的媽媽。隨著時代的變遷,不甘落后的我,無論輸贏,每次都嘗試做時代的倡導者。一個快知天命的人還跟著年輕人學做網紅刷抖音。
但是就一臺掃地機,我卻成了兒子心目中傳統守舊的小氣鬼。
記得小時候,打我懂事起,奶奶就教育我要做一個勤勞的人,首先就要從學會打掃衛生開始。至于為什么要學會打掃,怎么掃就沒有任何交待。
既然不知道掃地這件事到底有什么深遠的意義,心想打掃衛生誰不會啊!掄起掃把三下五除二,囫圇的在地上畫幾下,草草把掃到的垃圾扒到撮箕里就算完事,放眼望去,零星的垃圾還散落在地面,更不用說藏在桌子、床和櫥柜下的垃圾一次次的躲過被清除的劫難。
地是掃了,奶奶的批評聲一次次在心底蒙上了一層層的灰。
長大以后,通過一次次的掃地的總結才對掃地這件事有了認識,才把蒙在心底的那一層層灰清掃,直到自己走上創業之路的時候,才明白一個道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以事小而忽略,不以事大而輕浮!
現在,教育的接力棒又交到我手里,同樣的問題,自然要汲取曾經的教訓,讓兒子盡早領悟這個道理。
可時代在變,掃帚已經升級換代為掃地機,在智能社會,一部手機除了吃飯睡覺要親自動手以外,其他的事情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掃地這件事就更不用說,插上電,整個家無死角連掃帶拖,輕松又省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時間使用率不說,節約的時間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歡或者更有價值的事情。
看似這是一套絲毫沒有瑕疵的邏輯的革命,于情符合現下人們生活的需求,于理確實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推進著這個社會的進步,我有什么理由去駁斥!
可是,在我心頭為什么總像扎著一根刺一樣,時時讓我隱隱作痛。
每次點快餐,購買衣物的時候,我總有一種負罪感,在禮儀之邦,最有儀式感的一個國家,我卻用快捷二字在破壞這份人類賴以生存的崇高的儀式。
以前,那怕在菜園子里拔一棵自己種的小白菜,煮出來大家你一勺我一筷就能感受到彼此間的溫暖和快樂,幸福近在咫尺,久久掛在心尖。
而今,打開手機打幾個字,那怕在大西洋彼岸的山珍海味,很快就成為盤中餐,視覺味覺空前絕后,吃完除了飽腹感和一片狼藉,快的節奏都忘了整個美食的由來,說不出美在何處,更談不上幸福感縈繞唇齒之間,那怕片刻。
這樣的革命是我們真想要的嗎?未來會走向何方?
同樣的時間,因為加快了速度,人與人之間少了一種溫度。
同樣的空間,因為社會變得紛繁復雜,人人都多了一份面具。
看似高效快捷的世界,你在奮力奔跑的時候,還記得花果的芬芳和甜美嗎?
看似高效快捷的世界,你還記得親人在門口目送你時的微笑嗎?
看似高效快捷的世界,你的耳畔還會回想起媽媽給你唱過的生日祝福歌嗎?
想想我們持續不斷努力的向前奔跑,只為了過上有溫度,有尊嚴的生活。
可到頭來我們卻忘了幸福是什么樣的味道。
就連一個小小的掃地機,也能剝奪我痛并快樂的感受。
所以到了今天,我仍然堅持手工打掃衛生。拿著一次性抹布,趴在地上一個角落一個角落的清掃,一遍一遍的把地板擦得锃亮,就像把心也擦了一遍。
無論你遇到多大的困難,在清掃的過程中,你會收獲整個環境變美的成就感,你會去總結除掃地之外方方面面的得失。
人生世事無常,豈能是一部機器所能替代。
在這個時代,即不能成為時代的探腳石,也不能違背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本性,被物欲虛榮金錢所捆綁,成為一個沒有溫度的物欲者,被所謂的高科技產物革了命。
未來永遠無法預知,欣喜的是很多人已經徹悟,打開抖音我們看到很多陌生人,在相互不認識的情況下,點對點的為大家傳播中國文化。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看,可我相信,這樣有歷史厚重感的文化,一旦插上高科技的翅膀,長期堅持傳播,越來越多的人便會慢下腳步,去領略去欣賞這一路的風景,回歸人的本性,以誠相待,相互促進,不唯利是圖,才能真正實現未來社會的和諧和美好。
這樣的革命才是真革命,希望它來得更猛烈一些,不要讓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成為人生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