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之如許
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 天氣晴
晚上吃飯的時候,四歲的小侄子突然說:“我要吃好多好多的飯,我要長大。”
聽到這句話我晃了下神,然后在心里懟了他句,笨侄子,長大一點都不好。
大概我小的時候也是一樣,想要快快長大,因為在小孩子的眼中,長大就是可以吃很多零食去很多地方玩,然后也不會被爸爸媽媽罵。
可是到了某個年齡段,你不會再想長大,你可能會想回到小時候玩泥巴。
【1】沒有人會愿意長大,是生活在逼著我們長大
嫂子去年十二月份的時候生了,又是一個男孩子,很招人喜歡。
嫂子嫁到我家已經五年了,生了兩個小孩,和我性格也很合的來。
我剛剛放假回家的那段時間,嫂子狀態很不好,原因大概就是我媽吧,婆媳關系不太好。
小侄子是平安夜那天出生的,所以我回家的時候小侄子生出來十天不到,還很小,抱著他都得小心翼翼的。
自小侄子出生,我媽就不怎么帶過,我一回家就讓我多幫我嫂子抱一下,可她自己卻沒有想過幫忙帶,我爸和我哥也都要做事。
她上午去田里做事,下午就去打牌,這我真的不知道我沒回家的那段時間嫂子是怎么過的,并且連月子都還沒出。
我嫂子性格和我差不多,不喜歡講話很安靜,做的比說的多,所以很多事情都壓在心里,那段時間她應該很難熬。
我媽是個很愛嘮叨的人,什么都喜歡說,說又說個不停,和我爸也經常吵架,家里總是充斥著他們的吵架聲,聽著很影響心情。
在家的這段時間,我一直有時間就會多抱一下小侄子,嫂子分擔一下,就連前幾天孩子發燒連續去醫院打了一個星期的針也都是我陪著去的。
漸漸地,嫂子也和我敞開心扉了,有什么也都會和我聊一聊。
我覺得最幸運的是,我哥總是向我嫂子的,這讓她沒有那么孤立無援。
現在我也很少和朋友出去玩了,因為我媽不想帶,如果我再不幫忙,她真的會很累,即便出去,我也會盡量早點回家。
所以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朋友聚會成為了第一個離席的人,爸媽吵架也敢開口阻止,不再只顧自己,開始為家人著想。
而嫂子,也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整日為孩子而操勞的媽媽。
我們都不想這么快長大,想要永遠做個長不大的小孩,可生活會逼著你往前走,你不得不成長。
【2】與孤獨作伴
今天是一個好朋友的十九歲生日,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昨天提前給他過了生日。
和他認識有四年了,他一直是一個特別樂觀向上的人,待人接物也都不錯。
人長的高高大大,喜歡侍弄花花草草,煮得一手好菜,活的也很精致。
光看這些你可能想不到,他其實父母雙亡,有一個哥哥,常年在外面打工,逢年過節才回家,所以他從小就是奶奶帶大的。
她奶奶卻總埋怨他是累贅,什么都怪他,這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長大了些他就一個人住了,成日與孤獨做伴。
我們聚會的時候常提到婚姻這個話題,他很抗拒,他認為一個人也可以過的很好,而孩子就是累贅。
奶奶的話給他造成了太大的影響。
有一次我們去他家吃火鍋,散場后食材還有很多,傍晚的時候他發了個視頻在群里,他把鍋搬到了樓頂,樓頂上他種了很多花花草草,布置的很好看,他一邊吃火鍋一邊欣賞日落,日子過的很是愜意。
我很欣賞他這種生活態度,即使家里只有一個人,即使只有孤獨和他作伴,他仍然會把生活過得很精致不虧待自己。
生活一直在逼著我們往前走,有的人整天惶惶不可終日,有的人在逆境中踽踽前行,而最后成長為什么樣,都取決于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
今年他十九歲,我相信對于現在的他來說,獨處會更讓他覺得舒服。
【3】成長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有一個朋友很早之前就沒有讀書了,現在在一家服裝店做銷售,一個月工資三四千,我經常去她那里玩。
有一次她跟我說她想買個煮菜的鍋放到店子里,然后我說了句:“你會做飯呀,我好像什么都不懂,到時候畢業了該怎么辦?”
她笑了笑說:“到時候生活會逼著你無所不能。”
朋友也才十八歲,但她跟我說的這句話讓我覺得她已經二十八了。
長大與年齡無關,經歷的事情多了也就會慢慢成長,成長是一段過程,而長大卻只是一瞬間的事。
慢慢長大,我很少在朋友圈和空間發泄自己的壞情緒了,因為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有情緒覺得累,大家都有。
刷朋友圈是想看一些可以放松心情的東西,可如果看到的又是誰發泄的壞情緒,只會讓人更累。
這段時間傾訴欲也淡了很多,不再因為一點不順心就和朋友說,畢竟這只會給對方徒增煩惱。
長大之后你會發現,很多事情都不能再隨心隨欲,你開始考慮很多事情,不再人前表現出自己的情緒,對一些事情越來越麻木,有時候甚至笑著笑著就哭了。
我們都不想長大,可生活總是給我們設置了一道又一道的關卡催著我們往前走,痛苦、失意也都隨之而來。
但事情往往都是有兩面性的,既然有壞的一面那就會有好的一面,付出什么我們就會收獲什么。
這一路雖然很累,但沿途也看了不少風景,認識了幾個好朋友,夢想也一直在。
等我們熬過了這些艱難的日子,一定會收獲一個更勇敢更優秀更漂亮的自己。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刻,但只要我們積極面對,我們一定會成長為一個更好的自己,這應該就是成長的意義。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