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館,生命旅途中的最美遇見——榮譽只為見證,成長才是本質:2020,啟航開掛人生個人年度生命敘事(二)暨喜接新年禮物微課“省級一等獎”有感
昨天,是圣誕之日,是西方的盛大節日,但于我們是不時興的。但為了攢一些談資,讓“話聊”更有趣些,也只是有趣些,于是我們有時也就借著“圣誕”之名嘮嘮嗑。
晚上,省館黃主任主持的微課群主群里,發布了黃主任的重磅消息:今天圣誕,過幾天元旦,給各位辛苦的老師們如期發放節日禮物——下半年的公開課證書和全年的贛教云微課征集活動證書如期發給各位老師,謝謝大家一年來的積極參與。明年再戰。
群里熱鬧起來了,自己的證書,自己市縣的證書,自己學校老師的證書,自己組里的證書,自己指導的老師的證書,一年來的證書……各種顯擺,總之就是無比幸福的那種。
昨天晚上我恰好在外面用餐,順帶聊天談事,手機沒電了。回家已近十一點,手機插上電,開機后,信息爆棚,用應接不暇來形容,毫不為過。似乎錯過了什么。那趕緊看吧!
首先看見的便是九江黃超老師的報喜,恭喜一等獎。還有山東泰安張艷紅老師的祝賀。我不知所云。等我進到群主群里后,如此多的信息,想必有大事了。畢竟這不是頭一遭。之前,群里但凡幾百條信息的話,定是好事來了。
于是我不停地往前翻。說實在的,很是激動。越是激動,越覺得這“爬樓”的速度著實有些慢。也的確是慢,50G的手機內存早已裝滿,清理過多次,有些東西總也舍不得刪。于是一邊“爬樓”,一邊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看到表格與公布鏈接就一股腦兒轉發至自己的群里。
終于把群里的新信息瀏覽了個遍,這時才點開電腦微信,打開相關表格。說也奇怪,之前每次這種情形總要想象自己會是幾等獎,這次居然沒想。不知是因為來不及想,還是有人報喜了一等獎的緣故,抑或是老早就自行給自己定好了獎項覺得無需擔心,從而削弱了期待。總之是沒有想的,只有這一次。
接下來便是查證了。于是從微信里把表格復制粘貼在電腦桌面上,利用查找功能查詢起來。不錯,果然有一個一等獎,然后又查錄用證書。發現表格轉發了很多,其實很多是重復的。這時我才定下神來想了想,其實只有兩種證書。分別是第一屆“贛教云”微課征集活動獲獎證書和2020年秋季“智慧作業”微課征集活動公開課錄用證書。
下好了自己的證書,瞧著一張一等獎,一張三節課的公開課錄用證書,還不夠過癮,想必大家都很興奮,于是我又接著把在我影響下參與了微課錄制以及用了我的智慧筆批改作業從而獲得等級獎的老師的證書給一起下了,并且發到了相關的群里。幸福的是這一刻,努力的卻是幾十個小時,甚至一兩百個小時,這是每一個參與者的真實寫照。不但是錄制微課有難度,就是搶題也足夠難了。“太難了”是搶題老師的心聲。
當這些都做好后,我也完全定下神來,當然也做好了學習強國,這是每天必須的。這時已經到了凌晨。在評審專家復核組群里,大家都表示對黃主任的感謝。我也真誠地向黃主任回復到:這個禮物很大!感謝領導厚愛!2021,繼續努力![拳頭][拳頭][拳頭]。
這次禮物的確很大,雖然前面已經收獲了眾多證書,但省級一等獎還是空缺。這下好了,終于整了一個一等獎,可以說填補了2020年的最大空白。當然,這也進一步說明,為了推廣智慧作業,倡導一線教師使用智能筆批作業上傳數據,省館在使著大力氣。
在這智慧作業推廣的當下,智慧筆批改作業上傳的確是一個評等級獎的先決條件。小學初中老師要有3次以上采集班上數據的記錄,高中老師要整理好本班學生賬號。這是基本要求。也正是如此,我校胡珊珊老師與十一小鄒毅軍老師借用了我的智慧筆批改作業,這不,分別獲得了二等獎和三等獎。
閑下來了,于是我不得不想起這一年是如何走過來的。雖然四月份走得有些艱辛,但也奠定了這一年來的所有幸運與精彩。當時預約了五道題,要求七十二小時內完成,作為新手,實在是不一般的挑戰。憑著必須“拿下”的決心,經過四天五夜的努力,終于得以順利完成。值得一說的是,我是幸運的。因為當初這五題全部被退稿,國慶期間,被我意外發現了,否則將是一場白費心思。
第二批預約題的時候,我沒有預約上小學數學題,或許是被第一批五題全過喜悅的激勵著,于是我預約了五道初中題。這一次順利多了,五題一次性過了三題。兩題是二稿才過得。第三批預約只能預約三題了。還好預約上了三題。經過前兩批的實戰,可成為“老司機”了,三題一次性通過。隨著活動地逐步深入,搶題的老師越來越多,第四批,勉強搶到了一道初中題。
經過一上半年的努力,雖然花了不少精力,但看著通過的幾十節微課,一切辛苦都化為烏有。或許是由于微課的成功,給我注入的生命的力量,又或許是給了我極大的自信。雖然從未做過,但只要經過努力是可以成功的。努力,不單是行動,更要自信,還要學會思考,當然還要學會學習。
因此疫情宅家期間除了參與了智慧作業微課錄制,我還準備參加第二十六屆江西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優秀教學資源展示活動。于是認真研讀文件,明白了該項活動包括兩大系列,常規作品與系列學科課程資源。常規作品包括:課件、微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例、融合創新應用教學案例、電教論文。系列學科課程資源包括:教案、課件、試卷。
經過仔細思考,我嘗試邀請學校幾位同事參與試卷的命制。復學后,六月份應學校要求上了一節“珍愛生命”的微隊課。加上疫情期間寫過關于互聯網+的相關課題論文,于是我又進一步鎖定了融合創新應用教學案例與電教論文的項目。在網上提交,打印推薦作品登記表的時候,我不停地想,雖然是第一次參加,一定爭取弄一個獎回來。腦海中蹦出這樣的想法:想辦法多上報些項目,東門不亮西門亮。于是反復研讀文件,讀著讀著有想法了。
三四月份宅家期間響應學校號召不是做了三期線上課程嗎?嗯。可以整合一下上報一個微課項目。還有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例,也可以嘗試。把去年的優質課視頻實錄做些處理也是可以報的。這樣一來,試卷、案例、論文、微課、課例,五管齊下,全面出擊。我想,運氣不會這么背吧。
由于是第一次參與微課錄制,因此投入了真心,也收獲了不少。同時又因為每天有寫作的習慣,因此在個人公眾號上發表了自認為記錄著自我成長的心歷路程的兩篇文章:《閃光總在努力后——“智慧作業微課”評審通過有感》與《努力見證成長——第二批“智慧作業微課”通過評審隨記》。
失敗不一定壞事,于我來說是千真萬確的。由于退稿的原因,我加入了智慧作業視頻審核QQ群。這樣便有了有組織的感覺。7月7日傍晚,QQ群里審核員謝老師發來一個重磅通知,面向全省公開遴選智慧作業微課評審專家。對于我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于是立馬報名。7月8日又有重磅消息,組建智慧作業微課“群主群”。為了進入群主群,當天我便組建了一個100多號人的群。
進了“微課群主群”,組織感更強了。其實,我的2020年春天從這刻開始了。省館,是生命旅途中的最美遇見,成為了我生命中一道神光。唐館長與黃主任則是秉持著那道神光的人。群主群里,唐館長親民,黃主任和藹可親,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溫暖,更充滿了努力向上的力量。于是我試著在群里發言,也壯著膽兒把自己有些稚嫩卻充滿真情的文字分享在群里。在唐館長與黃主任以及各位老師的鼓勵下,我更加充滿了自信,也生發出了巨大的力量。于是,改變與美好撲面而來。
首先是微課評審專家遴選榮幸入闈,并且還被安排在復核組。說實在的,看到名字那一刻,幸福極了,無以言表。突然就有了一個專家的身份,作為一線草根教師,這種幸福是刻骨的,也是無法忘卻的。這讓我更加篤定的相信:走在學習與努力的路上,一切皆有可能。
十月是收獲的季節。由于之前的付出,并且是全面出擊的那種。于是證書三五成群而來。套用一些微友的話,那就是證書收割機。第一批是省里的,兩張二等獎,一張指導教師三等獎,兩張錄用證書。第二批是市里的,一張一等獎,三張二等獎,一張指導教師二等獎,一張指導學生三等獎。
在證書與成功的激勵下,在今年努力干他一把的鼓舞下,十月我又參與了第四屆全省中小學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原本準備上報三件作品,最后臨時決定上報了一共六件作品。原來上報作品也是有癮的。努力就有收獲,付出就有回報。我相信,并且篤定。
十一月來了,專家證書也來了。“江西省第一批智慧作業微課評審專家”聘書增添了我的幸福,讓我沐浴在春天般的暖陽下,秋天般的紅楓里。我反復細細地數了數,電教口子一共十三張證書,還真不少。或許這就是生命里的巔峰,人生里的奇跡。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奇跡。
十二月,寒意襲人,作為一個努力的人,或許體味出另一種滋味。十月份上報的微視頻征集展播評選結果出來了。雖然之前經歷過省市出結果的兩次驚心動魄之感,這次查詢仍然激動不減。我原本預計能夠拿到一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遺憾的是沒有一個二等獎。不過也值得慶幸,得了五個三等獎。似乎有些等級不夠數量湊的意味了。三等就三等吧,有五張也挺不錯的。
如今,再加上昨晚上的一張一等獎證書,與一張公開課錄用證書,居然湊成了一個整數,整整20張。最重要的是,填補了省級一等獎的空白。2020,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這一切,都得感謝省電教館。省館,就是我2020年中的一道神光。唐館長與黃主任則是那秉持神光的人。我的生命將在神光中熠熠生輝。
2020,即將逝去,2021歲月列車整裝待發,馬上載著這滿世的忙碌的、悠閑的;精進不止的、停滯不前的;坐看云卷云舒的,制造翻云覆雨的各色人們勇往前行。我,作為塵世中的一粒塵埃,雖隨風飄蕩,卻也堅守與錘煉著內心,感恩一路遇見,尋覓滿世芬芳。
刀哥說,我們無法扭轉季節,卻可以營造局部的春天。刀哥還說,以自身為光,照一隅是一隅;以行動為徑,走一程是一程。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2021,我將繼續秉持刀哥的教導,踐行尼采的執念,如此奮進前行。
證書盤點:
省級專家聘書2張,省級一等獎1張,省級二等獎2張,省級錄用證書3張,省級指導教師三等獎1張,省級指導學生三等獎5張,市級一等獎1張,市級二等獎3張,市級指導教師二等獎1張,市級指導學生三等獎1張。
附:
指導老師余伍妹、潘文芳、張敏獲得系列課程資源省級三等獎。
指導老師楊曉玲、鄒毅軍、胡珊珊、黎穎超獲得智慧作業微課省級錄用證書。
指導學生方晞媛、王佳豪、汪順建、楊萬浩、夏涵慧、汪建豪、徐楷獲得微視頻征集展播省級三等獎。
指導學生汪順建電子板報獲得景德鎮市級三等獎。
指導老師胡珊珊獲得贛教云微課省級二等獎。
指導老師鄒毅軍獲得贛教云微課省級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