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愛情故事,開始于驪山。
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病重,明皇決定去驪山過冬。第一次相遇,玉環給皇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有令人著迷的青春活力,聰明但不銳利,讓人很放松。
對中年已過的皇帝而言,是潛在的刺激。這種需要在武惠妃死后益發明顯。
五十六歲的老皇帝偷偷地愛戀起自己的兒媳。這是“不倫”的事,然而他終究還是做了。因為玉環是當世最美的女子,又和他一樣精通音律。何況愛情的魅力還遠遠不止于此。
李隆基是沉溺了,他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了。兩個人都喜好音律,他做羯鼓,她作舞,志趣相投;再者,她美,美得“天生麗質難自棄”,她媚,媚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她單純,她朗直,她聽話,但她也有自己的小脾氣,同時不乏蘭心慧質。
在她面前,他不再是君臨天下的萬乘之尊,更像個意綿綿、情切切的少年郎,多喜而多愁的有情人。他們的愛多數時候是平等的,她嬌呼他為三郎,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楊玉環的萬千寵愛讓她的姐妹兄弟族人個個沾恩,讓天下人生出從此“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感慨。
家子頃刻雞犬升天,自然有奸佞小人攀附過來,權傾朝野,富可敵國不是希奇事。若想富貴的久長可要費點腦筋,不為朋黨,豈有勢力?幾千年來的先賢不都是這么示范的嗎?這些,是因為她的關系,卻不是她的過錯。
所謂的紅顏禍水,往往是無辜的。像幽王裂帛,千金買笑,烽火戲諸侯,都不是褒姒要求的。她不笑時,這男人已經發了癡,她輕啟朱唇,似有若無的那么一笑,,這男人早已瘋過數百回了。
玉環也一樣,她不為家里人討官,自然有那皇帝忙不迭地封賞個遍。
她是一個不涉時政的嬌憨女人,最終變了風云,全在意料之外。身在福中不知禍,更不知自身干系天下蒼生,王朝國運,這是所有“紅顏禍水”的悲哀。
需要一個死,才能戛然而止。這種決裂是上天的旨意,不允許人彌補。這才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悲劇的開始往往毫無征兆。若,人生若只如初見,他仍是他的曠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相侵。
沒有開始,就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