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們都希望成為別人眼中的聰明人,這無可厚非,因為我們人類是群居動物,誰不希望自己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呢。俗話說“鳥考翅膀獸靠腿,人靠智慧魚靠尾,”智慧對于人的重要性就像魚尾對魚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知道一個是不是具有智慧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 ? ? 一,做人不計較,做事慎始善終。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快樂不是得到的太多,而是計較的太少。”我們活著有欲望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我們要學會節制自己的欲望,要知道適可而止。俗話說知足常樂,只有知道滿足才不會有不必要的煩惱。生活中的得失我們要習以為常,有得必有失,只是時空不同而已,不計較得失方能淡然處之。那么生活中也會有種種不如我們所預料的事情,比如你幫助你朋友一個忙,但是他卻認為是理所當然不懂得感恩,如果是你說不定會大發雷霆,但是聽我說一句朋友,你并沒有失去什么,你失去的是一個不懂得感恩的朋友,得到的是后面的清靜。所以我們不必要去計較生活中對我們不很友好的事情,你不計較是一種饋贈,計較可能還會影響你的心情,何必呢。
如果說做人最重要的是心胸開闊,那么做事最重要的就是慎始善終。有一本書的書名叫:“習慣改變命運”,如果說性格可能決定命運,那么能改變命運的就是習慣,當我們開始要去做一件事請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大家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很多人卻再也改變不了不吸煙的習慣,就是因為一個不經意的開始。在慎重開始做一件事情之后,就要用合理的方法來結束這件事情,盡量做到沒有后遺癥,其實啊我們的環境污染就是工業化的后遺癥。我讀過一本書“閉環思維”,其實就是叫我們做事要有始有終,畫一個圓滿的圈。
所以聰明的人是不會讓自己被小事所困擾,被情緒所束縛,做事不會半途而廢,懂得持之以恒。
? ? ? ? 二,待人要寬容,待己要嚴厲;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很多時候會因為一時的脾氣而把事情鬧的不可開交,但事后又很后悔,就是因為我們當時沒有想到這一句話,如果退一步想一想,以寬恕的心原諒對方,或許能幫自己省掉不少麻煩。但是我們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能一再放縱對方,凡事都有事不過三之理。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可見古人早就把寬容看的是非常重要品格。帶人寬容是修養,但是對待自己就要嚴厲一點。曾國藩有一句名言:“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只有自律的人才能讓別人心服,我們常講連自己都管不好的人怎么管別人,可見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管理好自己。我們可以管理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可以管理身材,堅持健身;可以管理欲望,知足常樂。
所以聰明的人不會因為別人的過失而懲罰自己,更不會讓自己成為別人寬恕的對象。
? ? ? ? 三, 喜不形于色,努不行于言
《孫子兵法》中有:“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縱觀古今成大事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心平氣和,喜怒不形于色,別人難以從他們的言行,窺視到他們內心。喜不形于色,努不行于言是一種修養。我們想象這樣一個場景,一位領導給集體員工開會,一位員工得到了領導的獎勵然后就大喜結果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得意洋洋的神態讓給位同事盡收眼底,這個時候各位同事不但感覺受到了不尊重,而且心里可能還會想,這個人是不是私底下和領導有什么交結。結果是這個喜形于色的人在別人眼中從此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往往會失去理智,說出事后連自己都覺得難聽的話。當我們受到別人的欺騙或侮辱,不要馬上就怒形于色、破口大罵,淡定點!學會了這種功夫,會有無窮好處。婁師德是唐朝武則天時期的一位很有特點的中央干部,他以謹慎和忍讓而著名。關于他的忍讓,還流傳著一個成語“唾面自干”。
所以聰明的人不僅會隱藏自己,該表達的時候才表達。聰明的人更會忍讓,不做情緒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