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你好;
很多一直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陳說人生)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會推送一篇文章給你 ;沒錯,這篇文章其實就是你的朋友——我,寫給你的一封信。我通過這樣的一個既傳統又新潮方式,將與你一起度過2017年。在你我彼此的人生當中,留下一種與眾不同的回憶。當然,如果你感受到我的信號了,你也可以通過在文章最底部寫留言的方式,回信給我。咱們做個筆友。
01
在上周和上上周的信件當中,我們一直在說小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問題。我把從出生到小學畢業期間,孩子最容易出現的的敏感問題和應對方案,通過2周的時間,為你做了一個梳理。(在本文的最底部,我會放置這些文章的鏈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進去看。)
可是,當我回看這些文章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了一個不得不用,但是卻又今后必須慎重使用的關鍵詞:
心理健康
之所以說這個詞不得不用,是因為這個詞所代表的詞意是眾所周知的,并且是可以與目前教學系統并軌的。我們都知道現在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心理健康課和心理健康老師,甚至還有設施比較齊全的心理健康活動室。
之所以說今后必須慎重使用,則是因為這個詞帶有比較明顯的暗示性。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習心理健康課程,那么可能會引發一些不必要的心理暗示。
在很多人的認知當中,心理健康有問題=心理不健康。之所以有這樣錯誤的理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還有一種亞健康的狀態的存在。而對心理健康有誤解的人群甚至占絕大多數。
在現實生活中,我就知道一個因為被心理健康老師叫去單獨輔導的孩子的事例;這個孩子接受完心理輔導回來之后,本來什么事情都沒有,結果被全班同學以及所有任課老師一起貼上心理有問題的這個標簽,進而把這個孩子的所有行為進行過度的解讀,從而導致孩子的心理狀態真正的走向惡化。
而事實上,那些絕大多數被標簽為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其實他們只是處在心理亞健康的狀態。他們并不是心理不健康。他們僅僅是——
沒有學會如何正確的與他人相處!
因為沒有學會與他人相處,所以會情緒失控;因為沒有學會與他人相處,所以選擇自我封閉;因為沒有學會與他人相處,所以選擇沉浸于網絡;因為沒有學會與他人相處,所以婚姻堪憂………所有問題的原因,都是這個。
02
在很早很早之前,我就通過學習發現我們生存以及發展實踐當中,我們最應該掌握的一門學問,其實就是——與人打交道的學問。說的再直接一些就是為人處事的學問。這是自古以來,世界各地,所有成功和有所成就的人都精通的一門學問。這門學問將教會你如何和人打交道,如何知人心,懂人性。
它不僅僅是心理學的內容,它還包含了哲學、人類學、文明學、教育學、社會學……所有與人相處互動中,應該掌握的技能和知識。商學、經濟學其實也都是針對于人心人性的實際應用而已。所以,當初的我甚至還專門給這門學問杜撰了一個很大的名字:
人學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其他的著作或者學者曾經用過這個名字,或者有過這個提法;我只知道我從大學以來就一直是這樣想的,在我這里,這是我的原創。我篤信社會是由人構成的,所以這就是我的治學觀,終生圍繞著人展開研究,以人為本。
在我構想的人學的知識體系當中,人學的研究對象分為本人、近人和遠人。本人就是我們自己,近人就是我們周圍熟悉的人,包括我們的親人和朋友同學同事,而遠人則指的是我們不熟悉,只能通過普遍規律去處理的人際關系。這三者之間,所使用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正念冥想催眠等是針對于本人的技巧或能力,親子關系或親密關系的技巧是適應于近人的技巧,而商業能力等則是針對于遠人而設計和發展出來的能力。
關于人學相關的內容,其實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認知系統集合,我持續近二十年的探索,方才有了一些小小的收獲。在陳說人生這個微信公眾號,我會堅持每天更新一些,每天分享一些。
03
講到這里。咱們再來看看上周以“心理健康”為名所講的內容,其實根本上就是我所說的“人學”中一個非常細小的一個分支,即本人自我成長和與近人相處之道的基礎入門。
我相信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就算大學畢業之后也終將走向社會,找工作,組織家庭……到那個時候,牛頓和歐幾里得的定律對他的幫助真的微乎其微(除非他的工作就是這個專業領域)。真正決定他是否成功和幸福的,一定是我和你說的這個,自我成長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你可以仔細想想,再觀察一下你的周圍,看看是不是這么回事。
如果你意識到了,那么你就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注意,要開始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千萬別等到孩子大了,問題顯形了,你再去解決。我做為一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在處理一個社交恐懼癥的個案的收費有時候能達到十幾萬。而同樣的病癥去國外處理,可能需要五十萬元左右。所以,千萬勿謂言之不預。
04
從下周開始,咱們要繼續分享初中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孩子們應該如何自我成長和與他人相處。從初中開始,孩子們開始步入了人生最關鍵的青春期;這個時候,要注意的問題還真不少。
敬請大家關注,繼續支持。
另外,很有可能你是通過朋友的朋友圈,或者一些友情公眾號的轉載而閱讀到的這篇文章。為了保證以后,你能接收到我寫給你的,有關于教育成長方面的信件,請你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陳說人生
最后,祝大家周末愉快!
此致敬禮
你最真誠的朋友 ? ?陳楚
2017年7月23日
推薦閱讀
一年級的孩子如何培養他的心理健康?| 一年的時間內你要做好的三件事
二年級的小朋友如何培養他的心理健康?| 這6件事,80%的家長做了不到一半!
三年級的小朋友如何培養他的心理健康?| 救火不如防火的道理你懂嗎?
四年級小朋友如何培養他的心理健康? | 家長要言傳身教為孩子做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