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女人,活得最幸福?
是子女孝順,丈夫不出軌,有一群陪你跳廣場舞的老友嗎?
或者是擁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被載入史冊嗎?
還是事業有成,人人都喜歡你、尊重你?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一樣,但我們都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01 一個只買特價菜的女人
在街口的果蔬超市里,每逢晚上9點以后,生菜、菠菜、西蘭花等等都被貼上折扣標簽,有時是8折,有時是5折。
在一堆婦女搶購特價菜里,總有一個微駝背的身影,一邊大聲和旁邊的阿姨說話,一邊擇菜,那是我的媽媽。
56歲的她,雖然白發越來越多,可濃密的發量讓90后羨慕不已,堅持每天晚上散步1小時,然后去搶購特價菜。
有一次,她去結賬的時候,看到工作人員把一樣菜的價格從2元/斤,改為1.5元/斤,媽媽立馬放下手中的菜,重新去稱重:“你們改了價格,給我也改一下”。也許在旁人眼中,這5毛錢都不是錢,但對于媽媽來說,卻是積小成多,能省就省。
媽媽是全職太太,在我很小的時候,她曾經開過米鋪,但后來為了照顧我和妹妹,就一直呆在家里,洗衣做飯。
可天性活潑開朗的她,怎么能忍受得住一直呆在家里?
她愛唱歌跳舞,喜歡和人說話聊天,每天的樂事就是早上出門和朋友運動,晚上和鄰居一起散步。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廉價的娛樂方式。
如果遇上一周暴雨天氣,那么無法外出的她,就如同被困在籠子里的鳥兒,心情陰沉沉的。
她有時會翻看年輕時候的照片,毫不夸張地說,和那時候當紅的香港女明星不相上下,非常漂亮,引人注目。她會指著自己拍過的幾張藝術照,說:“你覺得好看不?”我點了點頭:“好看。”
如今她眼窩開始凹陷,拍照時總有一種雙目無神的感覺,皮膚有很多干紋,摸上去松松垮垮,舍不得擦我給她買的護膚品,更舍不得敷10塊錢一張的面膜。
為了柴米油鹽,媽媽放棄了一切和美有關的東西,因為那些美好的東西,都要花錢。
可在我和妹妹的眼中,一個女生從年輕小姑娘變成黃臉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生活完全圍繞家庭的雞毛蒜皮、和永遠做不完的家務活兒。
我沒敢問媽媽:這些年來,你幸福嗎,值得嗎?
但媽媽卻反復嘮叨,希望我按照她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按部就班結婚生子,相夫教子,洗衣做飯,然后再讓我的孩子,重復這樣的生活。
在外人眼里,媽媽是幸福的,老公沒出軌,兩個女兒成功大學畢業,找到還不錯的工作,現在就等著抱外孫。
可在我的眼里,媽媽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都融進了一座小城市里,都花在了尿布、廚房、洗手間上。
如今年輕一代的90后00后,對于價值觀、人生觀、婚姻愛情觀,都和媽媽這代人迥然不同。如果讓媽媽看到papi醬對「自己,伴侶,父母,孩子」的人生排序,估計要說“這姑娘太自我了,你別跟著學壞了”。
新一代年輕人更在乎“自己喜不喜歡”,擁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己決定人生方向的愿望。
我們這一代,注定會和只買特價菜的老一輩,過上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找到自己特有的幸福。
02?一個頻頻在感情里受傷的女人
我第一次聽說張愛玲,是因為陳奕迅的《紅玫瑰》和《白玫瑰》,那時候我就好奇,歌曲里唱的究竟是何種愛情。
直到近些年,我開始讀張愛玲的作品,才了解一代傳奇才女,用半生時間寫盡愛情故事,自己的人生卻是悲涼的底色。
令張愛玲出名的,不只是她的天才作品,還有她和胡蘭成的愛情,就像陳奕迅歌里唱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張愛玲
1943年,胡蘭成在一本雜志上讀到張愛玲的小說《封鎖》,立刻為她著迷,在不知道張愛玲是何人時,就說:
即使你是個男人,也要把能發生的關系都發生了。
很多張愛玲的忠實讀者都很恨胡蘭成,覺得他毀了張愛玲。
張愛玲很快被胡蘭成的熱情攻破了心理防線,墜入了情網,不管他是個漢奸,也不管他是情場浪子,愛得轟轟烈烈,無法自拔。
張愛玲有多愛胡蘭成?她曾在散文《愛》里寫過: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她堅信,胡蘭成是命中注定的人,他倆也有過幸福甜蜜的時刻。
可胡蘭成愿意為了她離婚,也愿意為了另一個女人離開張愛玲,朱砂痣終究變成了蚊子血。
1947年,心灰意冷的張愛玲決定分手,寫了一封信: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了。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也是不看的了。
隨信寄去的,還有30萬分手費,是她辛苦賺來的稿酬。
胡蘭成著急了,想挽回這段感情,可張愛玲輕輕地回了一句: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張愛玲有傾世之才,卻換不來半世溫暖,無論是親情或愛情,她都是遍體鱗傷。
我們這代人在讀書的時候,都幻想過自己要談一段戀愛,或單純美好,或驚天動地,或攜手一生,可直到我們長大了,才知道那些人性、那些悲涼,早已被張愛玲寫進書里,難怪評論家夏志清說:
凡是中國人,都應該讀張愛玲。
她的書里,不僅有愛情,還有對人性的洞察和時代的批判,在男權文化和戰爭下,關注女性。
如果你讓我選枕邊書,除了一本《紅樓夢》,我還要放上兩三本張愛玲的書。但如果你讓我選理想的愛情,我是絕不會像張愛玲一樣做選擇。
我不能想象在忍受眾多虱子的同時,還能披上一襲華麗的袍。
愿我們,不必嘗歷世間萬苦,才能懂得紅塵之苦。
03 一個很會自嘲的女人
很多女生都害怕自己變胖,稍微吃胖個五六斤,就嚷嚷著要吃沙拉減肥。
可中國就有一個不減肥的女明星,被沈騰夸贊“最大的優勢是男人喜歡她,女人不嫉妒她”。
37歲的賈玲,在近期豆瓣鵝組評選出的“最喜愛女明星TOP20”榜單里,排名第一位,超過了孫燕姿、鞏俐、袁泉和劉雯。
當她和言承旭搭檔演《流星花園》時,就像一個超級迷妹一樣,從擁抱到害羞地跑回座位上,戳中了無數觀眾的淚點和笑點,很多網友留言說“賈玲和男神配一臉”;
當她和陳偉霆跳貼身熱舞時,自嘲被勾引,充分體現了專業喜劇人的身份,讓觀眾反增好感度;
當她和宋仲基重現《太陽》經典橋段時,讓人會心一笑,沒有網友成檸檬精。
如今,賈玲的事業可以說得上風生水起,可當年她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北漂,住在沒有暖氣的地下室,靠面條和咸菜勉強過一周時,生活里只有挫折,但從不輕言放棄。
她為了喜劇效果,扮傻、扮丑,三秒吃完一塊西瓜,一口氣干了一瓶啤酒,生吞兩根紅辣椒。
歡笑之余,誰懂賈玲背后的悲傷。
有一次,主持人問她,如果愛情和喜劇不能兼得,選擇哪個?
賈玲重復了剛在舞臺上表演的小品的那句話:
我真的喜歡。
為了心中的那份熱愛,為了對職業的匠心追求,她從始至終一直堅持著。
無論是在作品里還是生活中,當大家看到像我這樣又胖又丑的女孩,在面對種種悲慘遭遇之時卻依舊還能微笑地積極面對生活,相信也可以為大家增加一點樂觀面對生活的勇氣吧!
我們喜歡賈玲,是因為她的真誠,她的專業,也是因為從她身上,看到一個普通女孩如何一步步努力和堅持,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即使如今沒成家,又如何?
在看臉的時代里,好看的皮囊終究抵不過有趣的靈魂。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你討厭現在的生活嗎?
有一個高贊回答:
討厭的不是現在的生活,是現在以這個樣子生活的自己。
多少人不滿意現在的自己,他們大多是迷茫猶豫,隨波逐流,按照父母的意愿重復過一生,或渴望像偶像劇一樣的愛情,或為了名利瘋狂加班賺錢。
很多人都希望找到「平衡點」,能平衡好家庭、事業、健康等等,可實際上卻背負著這幾座大山的壓力,隨時要垮掉。
《霸王別姬》里有句臺詞很打動我:
做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我們的人生,得由自己做主,我們會擁有丈夫/妻子、兒子/女兒、上班族等各種身份標簽,但這都不是我們通往幸福的方法。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實現想要的生活,才是我們這輩子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