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舊文,現在看來,大概越成熟才會越平和,年輕人愛激動啊?!?/b>
?如今大家似乎談導游色變,就像是前一陣城管的處境,涉及到城管這一行業的人一定能體會這其中的苦衷。傍晚路邊的幾個小攤,城管一晚上能來三趟。
?第一趟,所有人都僥幸逃脫,四散而去;可不到十幾分鐘就又聚集起來了,城管這次沒收了最靠前小攤販的東西,其余的再次作鳥獸散;沒半個小時,所有的小攤再次歸位,只是順序變了,換另一家擺在最前“犧牲”,也給大家放哨。不出所料,城管第三次來沒收了“哨崗”的東西。
?我曾是小攤中的一員,這是親身經歷。城管會不會惱羞成怒呢?中國人喜歡說事不過三,換作你是城管,又會有多少耐心呢?而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個城市的角落里都在上演,貓捉老鼠的游戲是攤販的無奈,更是執法人員的無奈。我們不排除這其中有未依法執法的人和行為存在,但斷章取義地揪住個體行為不放,來抹黑整個群體,真的是明智之舉嗎?
?反觀公眾對于導游員的看法,不也是拿個體來給群體貼標簽嗎?只要爆出導游員與游客之間的沖突,那么必聲討導游無疑。我們不否認低劣素質導游員的存在,是,他們的門檻很低,高中以上學歷,通過導游資格考試,無考試規定中存在的情形,就可以進入這一行了,這個行業的確存在魚龍混雜的情況,可反例只是少數,更多的導游員是旅游業優秀而不可或缺的支柱。你們可能會問為什么這些導游員如此偏激而直接地要求游客購物,請讓我告訴你,導游是一個高危行業,但他們并沒有如警察、消防員那樣的職業獲得人們的敬意和保障,他們沒有基本工資,少有社保,四處奔波,風吹日曬,還要照顧好游客的方方面面,協調餐廳、酒店等。
? 還不得不說,這個行業存在的“報價低于成本”的現象,大家只看,哇,飛一趟某國四日游,兩千塊錢搞定,便爭相報名。你是否考慮過,來回的機票多少,住宿、吃飯、門票多少?導游的服務費、旅行社的成本又是多少呢?算下來成本遠高于報價,那旅行社和導游都是餐風飲露來做雷鋒的么?而旅行社自始至終都沒出面,那這個差價誰來補呢?導游從消費的提成中拿。甚至還存在買團的情形,比如說導游員接這個團的時候,旅行社從導游這里每人取走五十塊“人頭費”,一車四十個人,就是兩千塊錢,就算導游“買”下這個團了。比如某景點門票是180,旅行社承諾整趟行程160,那么從一開始,導游和旅行社都是“虧本”的,這個窟窿誰來填呢?導游從游客的消費中抽取提成,整趟行程下來,運氣不好的導游還會倒貼不少。而途中任何不能預見的意外,導游員同樣承擔著風險,比如是導游的失誤誤了機,兩萬塊的損失誰來承擔呢?導游。
?新頒布的《旅游法》中,只有極少的部分是保護導游的利益,導游更像是一個單干的個體戶,處在大環境下協調各方的平衡,而本身卻是個弱勢群體,權益很難得到保障。他們同樣背負著生存的壓力,承擔著旁人不能想象的風險。如果你覺得這是一個高薪行業,那就錯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我說這些,并非是為了某一個群體。我說城管,是因為我曾是小販中的一員,我是貓捉老鼠游戲中的老鼠,但我想為貓說句公道話。我是還沒入行的導游,可作為一個準導游的所見所聞和我對這個行業的關注讓我對此深有體會,請你們用自己的方式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我是新疆人,也常常會被問到,“新疆人是不是很野蠻?你們是不是騎馬上學?”我該怎么回答呢?假如你是了解過的,體驗過的,而不是道聽途說的,那么一定不會問我這樣的問題。偏見,緣于無知。這三個詞恰好都和我產生了關聯,我泰然受之,我替每一個公正執法的城管人叫好,為自己付出努力進入導游這個行業而高興,更為生為新疆人而倍感驕傲。或許許多人和我一樣與這三個字眼產生關聯,但它們不是標簽,只是一個職業或者地名而已。當有人偏激地評價和你有關聯的這個字眼,當有人天真地問你有關它可笑的問題,你不必生氣不必辯解,告訴他回家查查這個詞,坐上火車去看看這個地方,然后才有發言權。告訴他,請用自己的嘴巴說話,別做別人的傳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