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名著——記經典著作《水滸傳》主題作品音樂會

作為我國古典章回體小說“四大經典名著”之一,《水滸傳》記述了北宋末年一群綠林好漢義聚梁山泊的故事。該書從英雄人物的個體性格到群體形象,從起義發生、發展到失敗全過程的生動描寫,不僅深刻反映出當時廣泛存在的矛盾,還傳達出傳統社會對英雄精神的崇尚。古往今來,圍繞“水滸”展開的各種戲劇、文學創作不勝枚舉,但在音樂領域進行集體創作的還較為鮮見。而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則大膽選擇以《水滸傳》作為集體創作的主題,試圖從創作中踐行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探索多樣化交響樂隊語言的使命與宣言。

2021年11月4日,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成功上演了一場“經典名著《水滸傳》主題音樂會”。該場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任出品人,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高纓和卲恩共同策劃。演出中所有作品皆為首演,均是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團隊創作,卲恩指揮,中國樂派交響樂團演奏。此次音樂會共帶來7部原創力作,體裁涉及交響曲、協奏曲,以及為人聲和交響樂隊而做的管弦樂。內容既有對梁山好漢個人形象的塑造,也有對英雄群體精神的贊揚,還有以地點為意向勾連豪杰事跡的回溯。作品上演后,在場所有聽眾的掌聲與歡呼聲不絕如耳。作為現場聽眾之一,筆者腦海中數日縈繞著音樂會中那些突出的主題旋律,久久不能忘懷。故本文試圖從作曲家描繪的具體對象入手,分析他們通過怎樣的方式達成對英雄形象的詮釋,又是怎樣開展音樂語匯的發展與變化。


(一)英雄的地點化——特定場景的描繪

地點(site)是人物聚集和事件發生之地,它能夠把某一特定事件、人物甚至歷史固定在某個地方,暗含著“A即是B”或“A即是C”的隱喻色彩。在大多文學名著中,地點隱含著人生的悲歡離合。正如《紅樓夢》之賈家大院、《西游記》之花果山、《三國演義》之赤壁……特定的場景和地點,因與人物、事件結合而富有戲劇性和傳奇性色彩。作曲家對水滸英雄的解讀,也圍繞著地點展開。

王非教授創作的《滸寨之歌》在輕快的弦樂聲中拉開了音樂會的序幕?!皾G寨”,是作曲家意向中的梁山世界,也是各路好漢聚義之地。作為一個特殊的地點和場域,它經歷了興盛崛起、興旺發達,再到衰落消失的過程,恰好似英雄一生的真實寫照。音樂中,王非用具有多重意義的“歌”隱喻梁山的歷史、人文、情感等不同側面。歷經“軍歌—山歌—情歌”之后,以帶有悲劇性色彩的“挽歌”結尾,象征著“水滸”慘敗收場的結局,同時也借此抒發對那些敢于斗爭的英雄的緬懷和悼念。作曲家用音樂刻畫場景和模擬人物心情時,有其獨到之處。如表現“滸寨”蓬勃發展之時,弦樂組在中音區做飛速運弓鋪墊急促情緒,而后轉為輕快悠閑的主題旋律,響板模擬“得兒得兒”的馬蹄聲作附點節奏應和,一幅英雄春風得意的馬上之景便悄然浮現于聽者眼前。再如“挽歌”前的轉折部分,管樂組作持續低音的輪奏,小提琴頓弓進行中速配合,隨后逐漸加入定音鼓和碰鈴的聲音,為即將到來的如歌旋律做好了情緒的鋪陳和預示。

不同于前一位作曲家對場景的生動描繪,胡廷江副教授的中音板胡協奏曲《獅子樓》結合地點與人物,將山東民間音樂的旋律進行了樂隊化處理。他更是把自己嫉惡如仇、正義豪爽的性格特點代入了主人公之中,瞬間化身為梁山三十六位天罡星之一的“行者”武松。因而音樂在表達武松的主題形象時,弦樂在高音區演奏果決、協和而干脆的旋律,與低音區的管樂形成對比。小說中,獅子樓是武松為兄復仇、斗殺西門慶之地,也是他從“打虎英雄”向“殺人罪犯”的轉變之地。其后他經歷的“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落草二龍山、包道乙斷臂直至病逝六和寺”種種,實際上都根源于此。因此,作曲家在創作時將“獅子樓”的內涵予以擴大和加深,視其為武松整個人生的縮影。正如節目單所寫:“作品包含幾個明確的場景:1.北宋街景2.兄弟情義3.噩兆4.復仇5.斗殺6.歸于平靜7.昂然新生”。演出中,板胡由國樂系教授、知名演奏家沈城演奏,他對作品情感和技巧的拿捏可謂游刃有余,感染力極強。描寫“兄弟情義”時,樂隊輕快、自信、昂揚,響板打著勻稱的四分節奏與板胡悠長的旋律形成“緊打慢拉”的音色效果,好似心情都跟著一起愉悅起來。此外,作品在第一部分轉向第二部分時,兩組音色對比極佳。銅管組連續低音造成的緊張感和板胡的頓弓斷音、打擊組中速的進行曲與板胡的長弓長音,在氣息的一摒一呼之間形成節奏和音色的鮮明對比,隱含著噩耗的來臨與亟待噴薄的怒意。作為擬人化最為突出的拉弦樂器,板胡對人物情緒和矛盾沖突的表達發揮得淋漓盡致。

?????? 音樂會上演的第四部作品,是羅麥朔副教授為古箏和交響樂隊而作的《意向水滸》。作曲家通過對山東民間音樂元素進行核心提取和衍化,在音響上采用模擬的手段,述說自己采風之行的感悟,側寫梁山、水泊和山寨三個意向來還原當年群英聚義之景。在表達一個以男性群體為主的對象時,羅麥朔選擇了古箏這件更具女性色彩的樂器。一開始筆者還為古箏能否表現如此陽剛之氣的作品而感到疑惑,但從現場古箏演奏家王燮的表現來看,原本的擔心較為多余。她掃弦時如萬箭齊發、氣勢磅礴,在英雄形象的表達上毫不遜色。作品后半部分,也給予演奏家很大一段華彩的展示空間,這時樂隊弱奏,古箏溫情脈脈的揉弦和波浪形琶音復現。這一剛一柔的音色對比,立體地呈現出英雄的不同性格。

以上三部作品給筆者最大的聽覺印象,便是作曲家們在交響曲專業性的前提下,達到了可聽性的效果。楊燕迪將“可聽性”解讀為“(可聽性)意味著旋律——具有明確的調性歸屬感、有濃郁地方韻味的如歌旋律”[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學院派的專業創作受20世紀先鋒派作曲影響,原本對旋律美的追求被降低,無調性、不協和與音色音樂成為現代作曲家在創作中大量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而《滸寨之歌》則是一部典型的、具有如歌旋律的交響樂作品,它的可聽性在于對豫劇音樂元素的吸收與把握。其音樂主題似乎是來自豫劇唱段中的甩腔,非常簡短,以附點節奏結合“大三度+小二度”的音程關系不斷向上推進。這一旋律連續被樂隊在不同聲部輪番演奏,濃郁的河南風味和便于記憶的上揚式三和弦給聽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再如胡廷江對如歌旋律樂隊化的把握能力,從其筆下膾炙人口的聲樂作品就可一窺,《春天的芭蕾》《瑪依拉變奏曲》《看山看水看中國》等藝術歌曲早已是音樂會最常上演的曲目,所以他的交響作品《獅子樓》自然也體現了這一點。在保持旋律的可聽性、作曲技法的專業性和音樂風格的地方性中,作曲家在他們的作品中成功地兼顧了這三點。


(二)英雄的個性化——人物與精神

“水滸”中性格迥異但結局殊途同歸的好漢們,是小說著力塑造的對象。在地點之外,英雄個人特質和命運的詮釋也成為作曲家刻畫的重點。朱琳教授的《雁翎甲》取自《水滸傳》時遷盜甲的情節,她在創作上運用了雙主題變奏的手法來“還原”這一場景。作為“鼓上蚤”的地賊星,時遷出場就是一個機敏聰明的形象。他的主題是一個小二度和大七度的核心音程,在音樂發展過程中節奏稍快,凸顯出主人公機警敏捷的性格特征。碰鈴在樂隊弱奏下有韻律地輕響,就像躡手躡腳、躲在暗處伺機而動的時遷。相較而言,徐寧的第二主題便沉穩許多,它以漸變和弦為主,塑造剛直的武者形象。弦樂的撥奏和打擊樂的阻斷進行,好似事件早已預謀。兩個主題間的變奏分別提取雙主題素材進行延伸變化,從而推動音樂的戲劇發展。此外,這部作品在氣息的處理上十分講究。樂隊在打破旋律完整感的同時又能連貫流暢的接續起來,極弱音色的處理上也駕輕就熟,令人贊嘆。

在一個男性英雄云集的梁山世界,不同性格色彩的女性人物也是推動《水滸傳》劇情發展的關鍵。這些善惡交織的女性形象中,賢如林沖之妻,惡如閻婆惜、潘金蓮、王婆,勇如扈三娘、孫二娘、顧大嫂……劉青教授從女性視角出發,選擇了梁山第一女將——“一丈青”扈三娘為原型,創作了琵琶協奏曲《霧鬢云鬟嬌女將》。該作不僅抓住了女英雄英姿颯爽的一面,還看到她柔情萬千、于命運無可奈何的一面。開頭部分琵琶輪指獨奏,樂隊弱音緩進,并逐漸增強,隨后雙方展開呼應與對答,兩種不同性格的旋律糾纏在一起,預示著主人顯隱的兩種面向。由于內容表達的緣故,這部作品既要掌控好高難度的演奏技巧,又要細致表現出女主人公剛柔并濟的兩種形象,國樂系教師、青年琵琶演奏家陳甦超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她本人便自帶一身巾幗不讓須眉的俠女氣質,與樂隊競奏時完全沒有被壓一頭的頹勢,而是勢均力敵,互不相讓。恍惚中,舞臺上的演奏家已然化作剛強的扈三娘,在堅毅與柔情之間來回轉換。

本場音樂會演出順序的設計也十分巧妙。上半場匯集各路英豪,述說不同心路歷程。下半場后,第一首為人聲和樂隊而作的《燕青之愛》登場,作曲家系金平教授。作如其人,這部不喧囂爭鬧的作品與金平低調的性格重疊在了一起,一如既往地寬厚溫柔,樸素簡練。在豎琴輕緩的撥奏下,一切都慢了下來,像歷經劫難后又歸于平靜的沉淀。聽眾直接將注意力投向人聲和唱詞,從“天巧星浪子燕青,追憶前番情難忘”到“獨自凄涼,水深天高路長”,好似一位老者在絮絮低語中回憶自己曾經的驚濤駭浪。作為梁山一百單八將中三十六員天罡星中的最后一位,《水滸》云燕青“機巧心靈,多見廣識,了身達命,都強似那三十五個”[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智慧機敏的個性和當斷則斷的魄力讓他成為梁山泊最終能全身而退的少數好漢之一。演唱中,這部作品有多個音程跨度極大之處,如“天高”“他鄉”等,對歌唱家音高和音色的把控能力要求很高。而男高音徐森完美地做到了這一點,他氣息寬廣、音色控制收放自如,情感也拿捏得恰好出處。在樂隊弱奏中,歌聲戛然而止,徒留一地嘆息。真是可憐前生英雄漢,化作南柯夢里人!

如果說此前的作品皆在為聽眾勾勒出一個活靈活現的水滸世界,那么音樂會最后上演的一部為女高音、混聲合唱和交響樂隊而作的《天地人和》,則是將水滸中具體可感的個人英雄升華至對整個民族英雄精神的贊美與頌揚。這部壓軸之作,由阮昆申教授作曲、音樂人陳維東作詞、吳碧霞教授演唱。歷史如滾滾紅塵已然遠去,但英雄的精神和意志將永存于人民的心中!正如歌中所唱,“盛世中華向未來,萬眾一心,天地人和”。這部大氣磅礴的作品,從詞的角度傳達出今人對承襲于先輩而宣揚于當代的英雄意志,更是對“和”這樣一種精神境界的崇尚與追求。聲樂部分似是為吳碧霞量身打造一番,她婉轉高亢、空靈悅耳的嗓音在極高音域自然游走,如云朵般輕盈地飄蕩在整個音樂廳上空。即便是樂隊、合唱隊齊鳴的高潮部分也未能掩蓋,巧妙地達到了人聲與樂隊的平衡。歌唱家一曲唱畢,樂隊音響緩慢涌現至前景層,在各聲部的逐級變化和接續中做結尾處理。最后豎琴輕柔的撥奏和弦樂組如歌的旋律相互交織,在一片美好的期待中緩緩落幕。

縱觀整場音樂會,從開始到結束,一氣呵成,毫無一絲拖泥帶水之感,就像不善言辭的梁山好漢,直接奉上美妙的聽覺體驗。音樂好不好,自己傾聽和感受。聽者從作品中也可以明顯地分辨出不同性格的作曲家,他們在意向的選擇、音樂語匯的運用、音色效果的呈現和節奏的把控之中,均有其獨特的音樂語言和表達手法。這七部以“水滸”為主題組合而成的作品,連接起來就像是一部超大型的“交響組曲”。在結構框架、主題選擇和邏輯關聯上,作曲家們既懷抱相似的創作理想,又在互相呼應、彼此配合的基礎之上保持獨立創作的精神,才完成了這場“經典作品”的塑造。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為當代音樂提供著豐厚的元素和養料。扎根傳統既是當代作曲家創作的應有之義,也是開展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創作的基礎。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音樂中傳達源自古代文學名著的水滸精神,既是應時代需求弘揚英雄氣概、汲取奮斗力量的實踐需要,也是高揚愛國主義旋律、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的精神需要。筆者以為,“水滸”主題音樂會創作的初心更在于“回歸”,回到中國音樂的本質、回到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音樂當中去。這些“悅耳”和“能為常人而懂”的交響樂,對普及大眾、深入和提高中國人民的公共生活有著極大的實踐意義。同時,它也呼應著中國樂派的建設主旨“大國崛起需要中國音樂重塑自信,中華文化需要中國音樂奮發有為,美育教育需要中國音樂有所擔當”[if !supportFootnotes][3][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楊燕迪.以樂聲回應時代——評張千一的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J].人民音樂,2020(07):4-9.

[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 《水滸傳》第七四回“燕青智撲擎天柱,李逵壽張喬坐衙”.

[if !supportFootnotes][3][endif]全國政協委員王黎光:文化強國需要中國樂派有所當擔: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100618127626780&wfr=spider&for=pc,資料截取自2021年11月10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9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79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2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42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44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0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85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7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9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6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8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1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1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5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