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王瀟的《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很羨慕王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過一生,說得更具體點,是羨慕她這樣想并且這樣做到了。
這本書曾聽身邊朋友提起過,當時只是聽過,然后就忘了。最近參加了一期高效成長訓練營,群里的小伙伴們反復提起這本書,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立刻向朋友借閱了這本書。可能是心態的改變和最近參加訓練營的一些感受,讓我開始重新去審視這類“雞湯書”。
翻開這本書,上面印著這么一句話:“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這是一句誓言”。帶著好奇心我開始了閱讀,我好奇作者意愿的一生是怎么樣的,好奇她是怎么實現的,我想我的心態大概就是:我迫不及待地想從書里、別人的人生里去找尋更多的答案,實現自己目標的答案。
書里從王瀟高中去表姐家補習開始講起,她的人生似乎從這里發生了轉折,當看到作者描述表姐的那本人生計劃筆記本,我和作者一樣震驚了。書里說“這本子的內容大概分為兩部分,前面是人生大事年表,后面是各計劃的拆分執行。在大事年表里,起始時間是中學,一個個具體事項都有達成時間,還有心情批注。很明顯,碩士研究生以前的計劃是從之前的某個本子謄寫過來的,筆記都相同,而工作后的大事年表則是重新開始寫,一直寫到未發生的十年后,來到北京當大學老師,與姐夫結婚,這兩項顯示為最近達成的目標。之后的目標有:GRE,GMAT,美國大學的offer,房子的樣子與規劃,她的理想形象,生一個男孩,生一個女孩~~~~~”我震驚于作者表姐清晰的計劃,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得如此詳細和具體,就好像是先規劃好自己想要的,包括實現的時間,再一步步去靠近去實現,除了去實現,沒有別的選擇。反觀自己,更多的想法是走一步看一步,經常走著走著就停下了,或是遇到分岔路猶豫了,或是覺得自己走錯了,想要再找一條路,像只無頭蒼蠅一樣亂飛,而時間、青春、目標就在這樣的迷茫中慢慢失去、慢慢迷失~~~
于是我的手機備忘錄里添加了一個愿望清單和人生計劃表,盡管它現在還不完善。以前覺得計劃不如變化,做得再詳細有什么用呢,但就像王瀟說的:“寫下愿望只是給自己在遠處擺上一個燈塔,而愿望里最真正發生作用的部分是這樣的:“為了實現以上的計劃,從明天起,我要做到的是:xxxx。”清晰的計劃會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去做我們認為最寶貴的事情。雖然計劃趕不上變化,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但目標清晰、奮勇向前的我們頂多只是比計劃的時間晚點罷了。
書里面也著重講了作者創業的歷程,最初王瀟做的是商業設計,最開始只有客戶挑,自己基本不挑,因為讓公司活著是第一要務,在遇到被質疑、推翻、譴責、拒付時,在公司剛出現赤字的時候也曾陷入很深的自我懷疑,也曾反復想“這條路選錯了嗎,我是不專業嗎,我是不適合嗎,我真的要解散公司嗎~~~~~~”等一系列問題,書里王瀟說:她一直都以為自己是極少數人,用"以為"這個詞是因為很害怕有一天某個真相揭示出我在自欺欺人,除非用事實自證這一切。這句話再次擊中我的心臟,一方面我覺得自己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另一方面又留有余地,因為我也害怕有一天現實會告訴我我在自欺欺人:我不過是一個平庸的人罷了,最可笑的是:偏偏還覺得自己是不一樣的,是不平庸的。如果你一直像平庸人一樣思考,一樣做事,那你就真的是個庸人了。持續少數人思維、持續少數人做事,你會成為真正的少數人。
在那以后,我常常使用同類思考方法來克服困難—當需要解決困難時,我會想,如果我是大多數,我會怎么解決?如果我是極少數人,我應該怎么解決?我必須持續選擇極少數人的方法和道路,才能持續地自證。
我的電腦桌面是一個朋友分享的圖片,上面有十句話,例如:開會做前排、永遠不說不可能~~~,其中永遠不說不可能幾個字最大,在看到王瀟說NIKE中國媒體負責人問她:“想不想試一下馬拉松?她的第一反應是怎么可能”,我笑了,因為如果有人我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也會是“怎么可能”,我一個連5公里都跑得氣喘吁吁的人,馬拉松?簡直是天方夜譚。書里說:幾天后,工作的間隙里,關于“馬拉松”的念頭一閃而過,然后搜索馬拉松系統訓練計劃,盯著計劃看了會兒,大膽想了一下畫面,畫面里是她戴著號碼牌在奔跑,就這一想,她明確感覺到自己的心用力跳了幾跳。然后馬拉松的故事就這么開始了,并且最終完成了。我努力想象了下我戴著號碼牌奔跑到終點的畫面,心情也有點激動,如果我真的實現了,我想那一定是莫大的成就感,所以我把它放進了愿望清單里,等哪天我看到的時候心臟用力地跳了好幾跳,就是我該實現的時候了。
書的最后提到了“遺愿清單”以及相應的三個方法論:天臺俯瞰、臨終遐想、追悼大會。最近參加的成長訓練營也有一次作業是撰寫自己的“百年誕辰演講”,以一種靈異視角,假設你的靈魂在參加你的葬禮,你希望葬禮上被公開朗讀的“終身成就”和“親友評價”是怎么樣的,你希望你的人生狀態是怎么樣的。以下是我為我自己撰寫的“百年誕辰演講”:
各位來賓大家好:
? ? ? ? 歡迎來到我母親的百歲生日會,很開心大家的到來。
? ? ? ? 提到我母親,大家會想到的詞一定是:樂觀、優雅、涵養、有趣、可愛。她是一個讓人見之即愛的人,她的一生都為自己而活,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盡管世界如此復雜,盡管世事如此變幻。我母親年輕時常說:我老了一定要成為一個優雅可愛的老太太,就是特別有氣質的那種。我想認識她的人都知道她做到了。
? ? ? ? 母親年輕時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她希望自己的生活是豐富有趣的,積極向上的,盡管她也曾迷茫過,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我真的不行嗎,我怎么這么差勁”,也經歷過低谷期,但母親真的就是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過一生,她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都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不怕苦,她怕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然后迷失了自己,等老了回顧自己的一生,發現根本沒有為自己活過,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后來,如你們所見,她真的成功了,“工作上專業、生活上熱愛、性格上有趣、家庭上和諧”這些她都實現了,各方面都做得很好。母親的天地很廣,讀過很多書,去過很多地方,有豐富的學識和優雅的談吐,喜歡畫畫,喜歡養生,也時常會做些可口的飯菜,堅持運動保持身材,給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真的很慶幸可以成為母親的女兒。
? ? ? ? 母親一直覺得“學海無涯,而吾生有涯”,她的一生都在堅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她渴望知道更多知識,認識不一樣的世界。在母親的眼中,世界真的好奇妙啊,原來花的種類這么多,原來吃甜食心情很好是這個原因,原來鉆石這么堅硬是因為這個,原來飯菜可以這么搭配…………
? ? ? ? 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母親對于生活的態度一直都是熱愛的,仿佛任何都不能撼動。小到家里的精心裝飾,大到生活的悲苦意外,母親一直都是積極面對的,在允許自己脆弱一下下后,很快又重拾信心和動力。我想我的父親真的很幸運,可以和母親過一生。母親一直很欣賞楊絳和錢鐘書的愛情,相互欣賞,相互扶持,相互成就,她認為:愛情就是要兩個人一起努力,一起過上想要的生活,兩個人是朋友,是伴侶,也是伙伴?!岸悖菽?,欣賞你,成就你,愛你”是一輩子的事情。
? ? ? ? 木心先生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到世界上來做什么?愛最可愛的、最好聽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我覺得要再加上一句:做最好的自己,即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
? ? ? ? 母親給我帶來的信念和榜樣是我一生的財富,可以成為母親的女兒我覺得非常幸運和幸福,讓我們一起為我的母親鼓掌,讓我們一起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 ? ? ? 謝謝大家!
王瀟說:希望她墓碑上的字是“這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過了一生”,她說不能更贊了,真的,簡直滿意地令人心碎。
此刻,我希望我以后墓碑上刻著:“她靠自己的努力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最后,借用書里我很喜歡的一句話:“雖然今天我依然弱小不美,但是我為明天的強大美麗做了功課,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