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花路放》里面有兩個男主角:善良本分的老實人耿浩,會琢磨女人心思的郝義。耿浩因為不懂女人心思,老婆選擇和他離婚他內心無法接受,郝義便以帶他走出陰霾之名與耿浩開啟一場“交配之旅”。
對于這場旅行的結果可想而知,耿浩在女人上毫無收獲,郝義反而收獲了傻白甜大美妞一枚。
那么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為什么老實善良的耿浩在女人上成了徹底的loser,而花心大蘿卜郝義卻賺得盆滿缽滿?這與我們一直以來宣揚的好男人的標準一樣嗎?
01 女人喜歡懂感情的男人
既然這個社會普遍以男性作為主要的求愛者,我們不妨從銷售領域的經典理念——換位思考的角度,從女性的視角剖析下,女人喜歡怎么樣的男人。
劇中的郝義無疑是一個成功者,基本上對女人的捕獲戰無不勝。特別是他在天門山的那一段和“阿凡達”的交流,更是可以被寫入教科書的經典案例。
在以五千元拍下了一塊破石頭后,耿浩理所應當地認為讓服務員陪他們喝瓶啤酒不是什么過分的要求。只不過,這是他的認為。在喝酒的過程中,由于不懂女人,耿浩頻出懟人金句,讓女孩顏面無光。郝義這時瞅準機會,斜側殺出,開啟一場直擊女人心靈的對話。
郝義開始并沒有以討好的方式打開局面,而是以訓斥、看不上的語氣挖苦女孩,耿浩在一旁看得來了勁,心想號稱老司機的你也不過如此。
沒想到劇情發生了逆轉。郝義的話雖然不好聽,但句句都說進了女孩子的心坎里,其中比如老大不小的人了還穿上奇裝異服出洋相,你一定覺得丟人,自己是個loser。與女孩產生了共情,她的情緒再也抑制不住,釋放了出來。
這時候郝義再以過來人的角度,以解決問題的形式鼓勵女孩,打消了女孩的不信任感,最終通過油腔滑調的玩笑升華了兩人的關系,雙雙“終成正果”。
從這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郝義是一個非常懂女人的人,同時他善于觀察,能很快挖掘到女人心里的情緒,并通過非迎合的方式與她共情。要知道,女人大部分時候都等待男人上門追,習慣了占據高點。這次反而成了例外。
女人都是趨強的生物,基因里天生喜歡比自己強大的異性,不得不說,郝義這段的切入點找得很準。再者他明白女人都是情感動物,聽不得道理,預先取之必先與之共情,不然下場就跟耿浩一樣,氣死人不償命。
02 女人說什么話其實并不重要
在這個社會的進化史上,男人代表理性,女人代表感性,一直以來基本面都是這樣。
與一個感性的人交流,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沒錯,就是不要鉆牛角尖,不要太實事求是,換言之,不要太把公理和真相看得太重。
我們男人普遍愛犯的一個毛病就是,總是把所謂的社會規則拿來當評判標準,這件事能做,那件事不能做,全部基于自己對這個社會偏理性的認知。
可女人呢?似乎不吃這一套。
在耿浩和郝義到了周冬雨飾演的女孩子開的理發店,郝義讓耿浩站在他的肩膀上去摘勝利果實。結果耿浩還是沒能突破自己認知那一關,與女孩互懟起來。
“你真的有二十八歲?你看起來就是未成年。”
“這哪里是小烏龜,這分明是只金魚,你眼睛有問題?”
聽聽,這樣的話女孩子會聽的進去嗎?雖然它們是事實。
這時周冬雨飾演的女孩子的話反而耐人尋味:“不是你說的你二十八嗎?你這看上去簡直像四十的。”
你看,女人為了迎合心中的男人,什么謊話都能編。
反觀我們自己的生活,應該也會遇到這樣的場景:陪女朋友或媳婦去逛街,挑到兩件不錯的衣服時,對方會真誠地詢問我們,到底穿哪一件好看呀?
記得,你千萬不要傻呆呆的把你的想法袒露出來,并附上一堆原因。因為大部分的女人在向你提問的時候或許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咨詢你也只是希望能跟她的選擇一致,讓她心里更滿足。
你應該這樣回答:“兩件都很襯你的膚色和身材,每一件都有不一樣的風格,要不咱們都買下來吧。”
這時你的另一半聽了多半會美滋滋地說:“那多花錢呀,還是買紅的這件吧,我紅的衣服不太多,你說呢?”
03 不能只做老好人
男人和女人原本就不是同一種思維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講要將兩個只愿意依著自己思維的男人和女人安排在一起而不互相反思,兩人注定走不長遠。
影片中的耿浩名如其人,耿直、善良、心直口快。在四川境內和白富美女孩相處的那場戲把他善良老實的性格刻畫的淋漓盡致。也是唯一對這個女孩,郝義沒有得逞,反而被對方拉入了黑名單。
可也恰恰是因為耿浩的耿直,前妻在他身上體會不到男女相處的快樂。從開頭的鏡頭就可以看出,面對婚后財產分割,耿浩把家里所有的物品都一分為二,以此泄憤。
有必要嗎?是不是太愚蠢了點。
比起郝義,耿浩活得沒有自信,也沒有人格魅力。而這也是中國文化下很多男人的縮影。
作為男人,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要聽話懂事,與人為善,謹言慎行,認真負責,對家庭有責任心,做一個善良的好人。我們固化地認為,在兩性相處中最重要的點就是忠誠、負責。
但這個社會真實的兩性相處法則,卻頻頻吊打我們這些老好人的臉。在我們自以為魅力十足的外形前,女人需要的是被征服而不是安全感,女人天然比男人比男人更懂得運用交往策略,越漂亮的女人越有被動社交的經驗,所以大多數男人往往才是單純的一方。
此外,任何的交往都有博弈的概念。博弈是時刻存在的。老實人們只會與人為善,能不惹事就不惹事,既丟了框架又丟了人格魅力,最后被人操控或傷害。
而往往只有智者才能看到這背后的道和踐行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