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家已經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但是為什么還是有很多人不敢生,這里面有經濟上的顧慮,還有年齡,大部分還是因為教育升學的壓力,感覺一個孩子都是全家人在忙活,再生一個真的沒有多余的精力去應付。
網上曾經有一個流傳很火的段子,說的是如果你的女閨蜜很久沒聯系你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她死了,另外一種是她有孩子了,而且孩子上學了,她每天忙著孩子沒時間聯系你,很多人尤其是媽媽們看到這個段子后都紛紛表示這就是自己的真實寫照。
阿梅拖著疲憊的身體剛進家門還沒歇一口氣就聽兒子小林開始抱怨:“媽媽,昨天您怎么幫我收拾的書包,數學作業都忘了裝進去,害得我今天被李老師批評了,今天收拾完書包認真檢查一下,別再忘帶了。”
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是媽媽不好,害寶貝兒子挨說了,媽媽注意,我的作業寫完了,幫我檢查一下吧,檢查完作業把鉛筆削了,再把書包和我明天上學要帶的東西整理好,給媽媽安排完這些工作,小林開始玩他的游戲。
可憐的阿梅連飯都顧不吃就開始做兒子交給她的任務,做完兒子交代的任務又檢查好幾遍沒問題,接著去督促兒子洗漱,上床睡覺后,阿梅才想起自己還沒吃晚飯。
這樣的場景相信在很多家庭都很常見,更有甚者家里幾個大人圍著孩子轉,本來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長嫌孩子做的慢或者做不好就直接幫著孩子做了,這樣的后果就是給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
自己什么都不做,出了問題還把責任都推到別人的身上,你幫得他一時,能幫他一輩子嗎?該孩子自己做的就要自己做,習慣從小培養,不要想著他長大就會了,他都沒做過,怎么能會呢?
豆豆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別看剛上一年級,她可是個大忙人,從周一到周日,每天的日程被媽媽排的滿滿的,用媽媽的話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一年級就要開始努力,媽媽給豆豆報了兩個奧數班、一個作文班、一個英語班、還有鋼琴、畫畫、舞蹈、羽毛球、跆拳道,除了在學校正常上學的時間,剩下的時間不是在上課外班就是在上課外班的路上。
有的時候兩個班課程離得太近,吃飯都需要在車上解決,辛苦的不止是孩子,豆豆的媽媽為了孩子愣是辭掉自己優越的工作,每天專職照顧孩子衣食住行,還有家里的各種雜七雜八事情,孩子課外班接送,一周七天也是沒有休息的時間。
有些家長不根據孩子的特點,看別人報什么班,自己也給孩子報,覺得孩子就不能落后,結果大人孩子都很累,這有一方面也是虛榮心在作祟,對于課外班最好還是量力而行。
要看孩子喜歡,最好不要選太多,隨著孩子年級增長,課業負擔會逐漸加重,到時候家長還要忍痛割愛放棄一些課外班,等孩子長大后會發現自己小時候學過很多特長,花了很多的錢和時間,但是又感覺什么都不會。
中國家長之所以這么累,主要還是過度干預太多,尤其是孩子的什么事情都管,如果學會適當放手,大人孩子就會輕松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