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沒有寫體育,寫籃球了,因為今天勇士奪得NBA總冠軍,杜蘭特奪得NBA的總決賽MVP,和大家聊聊自己關于KD加盟勇士隊的看法。
起初,我也不喜歡KD加盟勇士。我覺得這個就是投敵的懦夫行為。原本在雷霆,上賽季的西部決賽,雷霆3:1領先勇士,只是在細節方面沒有處理好,加上多諾萬教練的極限輪換導致全隊的核心球員普遍體能不足,最終被勇士翻盤(說追夢禁賽的,追夢第四場沒有被禁賽,勇士依然脆敗雷霆,所以禁賽真不是理由)不然,上賽季在雷霆,KD就可以進軍總決賽,和勒布朗帶領的騎士在總決賽再次PK。因此,KD加盟勇士確實屬于投敵。
當時,我覺得KD最有可能的決定是留守雷霆。畢竟在俄克拉荷馬這座城市9個賽季了,KD就是這座城市的象征。這期間,在他身上發生了太多的事情:2012年總決賽后,雷霆因為400W和老魚的鬼話交易了哈登,雷霆三少解體。之后的幾個賽季:威少,他自己還有伊巴卡相繼的在常規賽或者季后賽中受傷,即使強如伊巴卡那樣在季后賽中強行提前復出歸來,因為身體等各方面原因,接下來幾個賽季的伊巴卡在攻守兩端也不能和巔峰時期同日而語(特別是他的彈跳和由此帶來的護筐能力)而威少,在受傷后的身體機能看起來依然沒有退化,似乎還比受傷前更變態,但是,打法依然是如此的我行我素。最重要的是雷霆的人員和整體戰術,就是威少攻完KD攻,兩個人輪流沖擊對手,如果遇到多人防守把球傳給隊友,其它人只要把防守做好,在空位投進他們傳的球即可。這種在我看來落后的打法,10年前的火箭在季后賽對爵士的系列賽中就是醬紫的:姚明在內線要球,如果對手一對一防守,堅決打,如果對手多人包夾,就分球給外線的球員們,麥迪突破的時候也是如此,一對一防守就自己進攻,如果遇到包夾,就分球給外線的球員們,他們只要投進空位投籃就行。不然麥迪怎么會在06-07對爵士的系列賽第5和第7場比賽中每場都送出12+的助攻?但沒想到雷霆的主帥無論是布魯克斯還是多諾萬執教球隊,依然沿襲這種打法,沒有開發角色球員的支配球能力,并且如果您有看雷霆的比賽,您會發現:雷霆的比賽,在他們進攻時,很少會出現一個回合有3次以上的傳球。而且雷霆那幫角色球員的投射能力,總體來說還不如10年前的火箭,只是杜威二少的個人能力太強,所以掩蓋了這個問題。但即使如此,KD從未像球隊高層,主帥和威少抱怨或者施壓。這也是我當時覺得他最有可能留守雷霆的原因—如同雷吉米勒之于步行者,馬龍和斯托克頓之于爵士。
后來,我看了各種新聞,加上自己的分析:覺得既然KD本人打了這么多年,還是沒法和威少完美共存,而且KD本人也覺得和威少合作沒法更進一步,我最喜歡的綠軍恰恰也在KD的認真考慮范圍內—那么以綠軍的團隊氛圍,打球方式,歷史文化還有東部球隊現在的總體整體競爭力等多方面因素來衡量,他加盟綠軍似乎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既可以當老大,又不影響他沖擊總冠軍。至少,以綠軍的整體實力和東部的總體競爭力而言,他若加盟綠軍,東部決賽妥妥的。也就是說,KD加盟綠軍后,可以以老大的身份率領球隊在3-5個賽季內至少進軍東部決賽。那么,只要他能跨過勒布朗率領的騎士,再在總決賽中打敗勇士或者馬刺或其它進入總決賽的西部球隊,他就可以妥妥的以老大的身份率領球隊奪得NBA總冠軍。這樣既可以圓他奪得NBA總冠軍的夢想,還能力助他成為聯盟第一人,并且對于他歷史地位的提升也是大有好處。只是真的從沒想過他會加盟勇士,畢竟到了他這個層次的巨星都特別看中自己的名譽,特別以他的年齡,并未到生涯末期,即使暫時沒有總冠軍,也不會選擇很多人覺得是懦夫行為的直接投敵來追逐自己的總冠軍夢想。
但是,9個賽季了,大家有沒有想過9個賽季沒有奪冠的滋味如何。對于KD這種級別的球員,他能等待多少個9年?他只是希望能盡早實現自己的夢想。我當然希望出現更多的Micheal,TD,KB,皮隊和韋德等球員,但是事實上,更多的明星球員如同巴克利,AI。。。甚至他們的成就還不如巴克利和AI等球員,不僅終生無冠,甚至沒有進入總決賽,也沒有獲得常規賽MVP。。。很多人在說卡爾馬龍,斯托克頓,雷吉米勒有多偉大,誠然,他們確實偉大,但是大家有想過沒有更多的職業球員對總冠軍的渴望沒—為什么那么多球員為了總冠軍可以降薪到另普通人無法想象的程度,真的只是為了錢?誠實的說,到了他們那個地位,錢不是最重要的,總冠軍才是最重要的。猶它雙煞,雷吉米勒,艾弗森這樣的球員固然值得我們尊敬,但是,沒必要為了欣賞他們,貶低那些轉會的球員,即使他是投敵。KG曾經在淘汰勒布朗帶領的騎士后對勒布朗說:“不要讓忠誠害了你”。為什么他會這樣說?原來我也特別難以理解,在勒布朗剛剛去了熱火,和韋德,波什組成三巨頭后,特別是當勒布朗通過直播的方式宣布后,我在當時覺得勒布朗就是一個在巔峰時期抱韋德和波什大腿的小三和精明生意人,我曾經看很不起他。但是后來,我逐漸明白也逐漸理解了他的行為:如同一個職場的人,被一家公司發現并且著重培養,公司確實待他不薄,這個員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這家公司確實得到了他想要的收入,但是多年過去了,員工發現他有更高的目標和追求,而這家公司因為各種原因沒法讓這個員工實現他想要的更高目標和追求,至少在短期內是醬紫的,恰好在此時,有該公司的競爭對手可以給該員工想要的目標和追求,于是這個員工決定跳槽。這就是勒布朗的情況。KD的情況也許更甚—如同我的一個好友:在萬科工作多年,通過他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他入職后的目標,也對得起公司對他的培養,但是在今年發現萬科這個舞臺已無法滿足他更高的需求,恰好他有好友在綠地集團工作:有更高的職位和數倍于萬科的更高的收入,如若錯過就不會再有醬紫的機會,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有類似醬紫的機會,于是他果斷決定跳槽。能說他錯嗎?
回到KD加盟勇士的事情:一個職業球員的黃金年齡普遍是25-31歲—也就是說這6的時間是職業球員的黃金階段,如果職業球員在他們的黃金時段不能趁此實現自己最想實現的理想,那今后會難很多。加上KD本身就有傷病史,我的觀點是:大家可以指責甚至謾罵KD加盟勇士的行為,但是至少我本人現在是可以理解他的這個行為的。
況且,KD和勇士本來就是無縫對接:勇士本身就有一支被證明過成功的團隊—在科爾主帥的領導下:全民皆兵,多人輪轉。進攻端:水花兄弟在外線的威力驚人,加上追夢的串聯,以及有多個可以支配球的球員,全隊在進攻端手不粘球,馬不停蹄,彼此分享,行云流水。防守端:限制對手命中率聯盟第一。特別是到了季后賽,攻守兩端的優勢更是明顯。只是到了總決賽,需要一個在球隊整體進攻陷入困境時幫助球隊攻堅的真正超級球星,而且這個球星還不能太占用球權(看看Curry本賽季的圣誕大戰和這幾個賽季總決賽打無球時的表現就可以知道球權對他的重要性)因此,KD加入勇士在籃球的角度上說,對于他自己和勇士隊來說可以說是雙贏,本賽季的最終結果也證明了這點:勇士不僅在總決賽中4:1輕松擊敗騎士(如果不是3:0后自己思想放松,他們本可以橫掃騎士,并且他們和騎士的真實分差應該是場均20分左右)更重要的是勇士隊的死亡五小因為杜蘭特的到來得到再次升級,他們的攻防水平再次躍進。他們和之前那些偉大的球隊一樣,同樣有出色的移動能力,可他們還有開拓歷史的投籃能力和更豐富的體系。在這個鼓勵進攻的時代,我想象之中籃球美麗的極限,就是勇士這樣。
因此,無論您歡呼或痛恨,都不能改變KD加盟勇士成功的事實。此時此刻,如果您在歡呼,請繼續歡呼;如果你在憎恨、咒罵,因而憤懣,失落,請嘗試著問自己,如果您是職場中的KD,您覺得您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最后,謝謝大家的閱讀。大家如果有任何觀點,歡迎在文章下方給我評論或者簡信我都行。至于勇士未來幾個賽季的前景如何,明天再寫文章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