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菲陽光
小時候看電視,女主出身貧寒,男主則為富家公子。二人相戀后必有男主的母親跳出來反對:“不行,就她家那條件還想嫁進我們家!門都沒有!”,與其同時,女主的父母也會苦口婆心的勸她:“閨女啊,咱家和人家門不當戶不對的,還是算了吧!”。
那時,每每看到此種情節,心中就忍不住充滿鄙夷:“哼,封建思想!”。
01
大學同寢室的一個女孩,是輕言暖語的江南妹子,是那種能喚起別人保護欲的妹子。她一入學就有一個男生追她,而她卻遲遲不肯表態。
直到一次閑聊時,女孩才對我們說出她的顧慮。原來,女孩家境略貧寒,父母供她讀書已經有些吃力,她斷然沒有多余的錢去吃喝玩樂。而那男生卻家境優渥,吃喝不愁。因此,她擔心他倆不合適。
對此,我及寢室其他幾個女孩紛紛批判她,都什么年代了,還要搞門當戶對那一套!于是,在我們的鼓動下,女孩終于答應了男孩。
浪漫自在的大學生活結束后,女孩和男孩約好一起北漂,最初二人依舊溫馨甜蜜,可矛盾漸漸開始出現。
二人的北漂生活較為拮據,但男孩依舊花錢大手大腳,女孩經常勸男孩花錢時盤算一下,男孩覺得很不習慣,反之,女孩也覺得男孩很不懂事。
周末,男孩想帶女孩出去玩,可女孩想想不管去哪兒都得花錢,拒絕了。兩個人去逛街買東西,女孩精打細算、討價還價的樣子,讓男孩很不喜歡。
就這樣,兩個人經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吵著吵著就散了。
后來,女孩對我說:“一個從小到大都沒吃過幾次肯德基的人,怎么可能和吃肯德基長大的人走到一起呢?”,女孩當時落寞的神情至今仍猶在眼前。
相愛易,相處難!
02
漸漸長大,看著身邊發生的人和事,開始發現“門當戶對”也并非全是封建思想,它意味著雙方擁有類似的成長環境、相近的思想及生活習慣,這樣婚姻會更和諧,走得更遠,事實也證明如此。
可,現實又并非都是如此。
有一個舊同學,相識時就聽說她有一個相戀多年的男友,但男友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那時,我們都不看好他倆,因為她是大學生有著體面的工作,而她男友卻一直在工地打工。在我們看來,他倆一點兒都不匹配。
然而,在一次同學聚會中得知,她已經和男友結婚。從她不經意間透出的言語表情中,可以看出她很幸福。最近,又聽說他們已經有了小寶寶。
就這樣他們這對一直不被大家看好的情侶,看起來那么不般配的兩個人卻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若說他們兩個人無論學識還是成長環境都不一樣,完全不符合“門當戶對”的理論。
那么,在你看來,結婚必須門當戶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