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寫成長記錄了,覺得踐行不多。但看到曼莉發的一段話,看到別人都在努力,我為什么不動筆寫下來呢?我重新把成長記錄文檔打開,寫下4月的成長記錄。
成長記錄過后,發現有了更多努力的方向。
01 重新確定細分領域
3月底4月初去了一趟上海和杭州,參加極致踐行者大會,見面了10多位老鐵。經過榜樣力量和重新思考后,確定新的細分領域方向——女性保養。
我也買了好幾本中醫保養和食療的書,看完一本老中醫寫的書,打算踐行時,因為中成藥的問題與身邊人發生爭執。他們覺得,藥這個東西要慎重對待。就算我把其他人用瘦包成功減肥10多斤例子搬出來,他們還是會質疑它的科學性。
從這件事上,我反映了一個想變美變漂亮女性的樸素愿望和愿意嘗試的心;但身邊理性的人卻會提出質疑。這也為我的保養領域做了提醒,首先產品要站得住腳,然后產品要讓客戶有面子,而不是被質疑。這個在設計產品時就要充分考慮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02 思維的成長
因為持續兩個月輸入輸出,讓我重新體驗閱讀樂趣。原來一年的閱讀量少得可憐,但現在能在飛機上,在碎片時間去閱讀。
4月份,影響我最大的兩本書,一個是《把時間當作朋友》,一個是《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兩本書都從認知上改變了我固有的想法,很多原來模糊的概念變得清晰了。“無法管理時間,但是可以管理自己。”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讀好書的好處立竿見影。讓我與別人爭執時,也會有理有據,說出1234點。帶動好朋友每天復盤,對復盤反饋時,可以引用書中觀點和例子。讓別人更喜歡和我聊天,給別人帶去價值。
奕晴說,好書值得讀10遍。我準備把這兩本書多看幾遍,輸出更多的感悟和筆記,提高自己的思考密度。
03 輸入的困難
4月份我有一個很深切的感悟,打卡文越來越難寫。面基伊文時,他說會把相關主題書籍多看幾本,融入到打卡文中。這種素材儲備是我缺乏的。
在極致踐行者大會上,我聽到嘆號以及其他兩位講者,關于高效閱讀的分享。我發現書看的太少,缺乏閱讀量,無法在腦海中形成知識脈絡。
伊文的賣課分享,如何將知識焊進大腦的認知學習,給我打開了一道閱讀大門。我用了他的帶著問題答案,以及PPT筆記法,閱讀《瘋傳》,制作了27個ppt筆記。并在大群,做了一場關于PPT筆記拆書分享,收獲群里老鐵的好評,增強拆書信心。
貓叔說,教是更好的學。我在4月份確實做到了。往后我會繼續踐行PPT筆記拆書,往1000張PPT筆記前進。
04 輸出的困惑
最近出差,事情很多。但不能成為一個偷懶的借口,這是需要反思的地方。
在有限時間內,寫出500~800字,我竟然覺得有困難。跟朋友聊起,她說“之前是在挖掘你本來有但是沒有總結出來的東西,現在是開始要你創造新的東西”。
一針見血,指出我的問題!
輸出困難,反映輸入強度不夠。昨天看了雨悅的幾篇簡書文章,找到解決的辦法:
不斷的挑戰不可能,才有迎來能力躍遷的可能。
如果怕麻煩,怕辛苦,維持原來模式,那就不可能有突破和成功。
05 習慣的養成
突破easy模式,轉換到hard模式。
好結果,要靠每天的日拱一卒、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獲得的。
所以打敗拖懶慫,行動力up up顯得非常重要。
《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中,提到一個背單詞的方法。拆解目標,每天背多少個單詞以及復習多少內容。只有在前期麻煩一點,把每天任務分配好,戰勝大腦的懶惰,才有可能在后續不斷重復中堅持下來。
06 總結
2019已經過了1/3,既然在4月份,看到了自己輸入輸出的不足,也認識到通過閱讀帶來的思維變化,那就通過好習慣的養成,去享受他們帶來的復利,用積累的力量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認真對待每一天。正如奕晴復盤建議提到的,先做點什么,不斷思考如何做的更好,讓思考可感知,最后出結果。
5月,通過復盤力和好習慣,讓自己變得更好,讓細分領域的實踐更多。
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