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篇之階層
在斯堪迪納維亞地區,階層結構非常微妙,收入和身份差距微乎其微,他們對美國社會那種極端的富有和極端的貧窮感到觸目驚心。大家的穿著打扮甚至代步工具都差不多,在大街上你很難分辨出誰是公司高管誰是普通文員。北歐社會的種種因素都保證了他們能夠彼此平等對待,他們也為此感到極大的自豪。
但是即便如此,斯堪迪納維亞三國還是存在著階層——他們還有君主(冰島和芬蘭是共和國)。這種后殖民時代階級分化的英國遺留下來的產物,為什么還會出現在社會民主的楷模北歐國家呢?然而,斯堪迪納維亞人民卻非常愛戴自己的王室,尤其是丹麥人。其實北歐地區只有丹麥的王室可以說是貨真價實的王室,挪威國王的父親是丹麥人(即使當時挪威已經脫離了丹麥的統治),而瑞典國王的先祖甚至是個法國人(據說當時瑞典希望拿破侖幫助他們從蘇聯手里奪回芬蘭)。
斯堪迪納維亞王室仍然享用著傳統王室的外在標志:鍍金馬車、阿斯頓馬丁汽車、快艇和多處由納稅人出資的豪宅。而這絲毫無損他們的人氣。那么共和運動在這幾個國家怎么樣?在挪威和丹麥,共和運動的人氣不高,但是在瑞典,有些許萌芽的跡象,而促進共和運動的動力竟然是他們的公主嫁給了其健身教練的童話婚禮。在這場婚禮之前,瑞典國民對君主制的支持首次出現了不到一半的情況。
瑞典邁向民主和普選制度的進程是緩慢而平和的,上世紀70年代末,人民普遍認為沒有必要廢除王室,他們做不了什么也花不了多少錢。雖然有人認為共和只是時間問題,但是一些自稱是共和派的人也并沒有足夠熱情去廢除君主制,人們普遍覺得雖然君主制不合邏輯 但是王室實質上也沒什么分量。
斯德哥爾摩大學常年研究瑞典與皇室關系的弗里哈馬爾教授認為,瑞典沒有其他人想象的那么平等,但是他們從小被教育人人生而平等,因此也會掩飾一些不平等,比如無差別的著裝,比如接受現狀的保皇黨。但是瑞典人對待王室的態度還是和丹麥不同,丹麥的女王很有魅力,丹麥人會認真聽女王的新年講話,而瑞典國王總是說錯話,人們也毫不關心他在新年講話中說了什么。丹麥對民族性、民族共同體更為投入,因為他們是個小國家,王室成為了民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