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日絲語
自5月8日在簡書第一篇文章,到今天正好半年了。
我翻看下數據,半年時間,10.9萬字,29篇文章,374個喜歡。
我知道,這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樣的成績并不值得夸耀。相比之下,那些寫作一年40幾萬字,喜歡數比我的字數還多的大咖們,我的這點“小意思”簡直是不足一提。
寫下這篇文章,算是自己的半年總結吧。
01
人的一生中總會記得某些有意義的日子,兒子的生日,結婚的日子,第一次踏出校門進入社會的日子,記住了就不會忘懷。而2017年5月8日,這個日子對我來說也是個特殊的重要的日子。
其實更早在半年前,手機里就下載了簡書。而知道簡書也是因為看一篇公眾號的文,才有所了解。但是下載了后,翻看了下文章,就又擱置了。
現在往回去想,甚是模糊,只依稀記得是寫到深夜。絲毫記不清當時是受了什么刺激或者是觸動,寫下了第一篇4906字的《女人,請學會“軟”一點》 。
文章發出去之后,在凌晨,也就是5月9日00:13分,一位讀者評論“厲害了”。
文章發出去后,竟然很快有人看了,并且評論了,怎能不令我欣喜若狂。一句“厲害了”,像是得到了莫大的鼓勵。
好比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出門,孩子被街坊夸“哇,真可愛,真漂亮”,即使知道自己孩子并不是那么漂亮,臉上卻也難掩喜色一樣。
那天晚上真是興奮得久久不能入眠。
一開始也不知道投什么專題,到后來才逐漸摸索著投專題。
和眾多剛開始寫文章的作者一樣,最興奮的莫過于每次手機上收到“通過你的投稿”,當那幾個字閃現,都忍不住雀躍;而一個哭臉,“未能收入專題”都令人惆悵。
首頁投稿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每次投,卻次次都落空,說實話,真的很是頹喪。
頹喪就頹喪吧,可仍得堅持。
當我一直寫,一個多月后,6月26日,寫到第十二篇《神婆說他命硬,克我》 ,終于首頁通過了。
當看到那條信息時,似乎都不敢相信,揉了揉眼,確信沒看錯,可把我樂壞了。
之前的文章閱讀量都是幾十,一百多,而這一篇,因為上了首頁,閱讀量一下躍升到500多,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然后就在那刷,刷一下,+2個,+5個,刷的都是開心。
做過最多的事是,把頁面截屏下來,過段時間,或等第二天點開看多少閱讀量,再打開截下來的圖片,作對比,樂此不疲的。
《22歲,遇上我的相見恨晚》,是我目前為止最高閱讀量的一篇,閱讀量1099。被收入過《首頁投稿》文章8篇。
說心里話,我挺知足的。畢竟跟自己的過去比進步了。
02
我是秋日絲語。至于為什么取這個名字,是緣自于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秋日私語》,那是我懷孕期間聽得最多的一首鋼琴曲。盡管后來我也喜歡聽班德瑞,神秘園的音樂。
當簡書要取個名字時,腦海里便冒出這四個字,但把私改絲,于是,我的簡書名“秋日絲語”就這樣產生了。
我呢,是一個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女人。最近很流行一個詞來形容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女人,叫什么“中年肥膩女”。對了,我就是那個肥膩的中年婦女。
可是你以為肥膩,中年婦女就沒有了夢想了嗎?不!但我這個年紀還是少談夢想好了。
我就是喜歡啊。盡管我的文采不好,沒有口吐白蓮,妙筆生花的本領,但我喜歡寫,就權當是與自己的對話,用文字來療愈孤獨吧。
我回溯我前39年的人生,與文學能掛上鉤的幾乎沒有。讀書時只有一兩篇作文被老師表揚過,沒有一篇作文拿過什么獎,也從未在正式的報刊雜志上發表過什么文章。
要說算得上與之掛鉤的話,如下幾條:
1. 1997年,在我第二家打工的臺資廠的廠刊里發表過兩個篇小詩。具體屬于什么類別的詩,我至今也不懂。
2. 在后來一個公司自學了三腳貓的CAD,做過一陣子排版編輯。
3. 再者就是離婚后的兩年,從圖書館借來一些書,抄了兩個大本子。
4. 如果說在我們那個年代,寫信也算是的話,那也勉強算作一條吧。
5. 曾寫過一篇“人生苦短”,只記得其中有一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班主任因此找我談心,他有他的隱憂。可見我文章的“憂郁氣質”是很早就顯現了的。
除了這些,也無其他了。
我從小數學就一塌糊涂,總是不及格。初中時,我媽做小工,總讓我幫她記帳算帳。我吭哧吭哧還沒算出來,我那沒上過一天學的老媽都已經算出來了。總被我媽白眼,學都白上了。
命運之神還算眷顧我,語文成績還算不錯,初中時當過語文課代表。死記硬背的用點苦功還行。
還記得初二上學期,跟著一位老師學素描,他家有許多外國名著,什么《紅與黑》《嘉莉妹妹》《三個火槍手》,抱著回家,翻了幾頁,實在是艱澀難懂,就又還回去了。于是接著偷看瓊瑤的小說。
當初如果能潛心下來啃書,從那時就愛上讀書,我想,至少會比現在好很多,讀書的境界也會高許多吧?
不至于到如今的我,書倒是看完了,但看什么都像看個故事書一樣,合上書本,就又云里霧里了,不知所云了。要是叫我說出個什么中心思想,這本書說的什么道理,給人什么啟示,你若問我,而我只能啞口了。
03
我這樣的中年肥膩女,沒有天分,沒有領悟力,沒有洞察力的人,因為喜歡,盡管很累很辛苦,但我會一直堅持寫下去。
就如同剛開始寫的時候,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能寫就十萬字,可到今天實現了。看著這個數字,也是滿滿的成就感。偶爾翻翻自己的文字,其實也是挺開心的一件事。
我曾經09年有開通新浪博客,到12年總共也就六篇,字數也極少。12年微博有近80篇。
盡管現在看當年寫的東西,拙劣而矯情,令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可這有什么關系呢?我寫的不是文字,是心情。我挺后悔當時沒有堅持下去。
回過頭看,那些文字都成了記憶,逝去的歲月也留下了痕跡。
正如舊時的照片,二十年前的我,著一條大蘿卜褲,一手揣著褲兜,立在那,那種年代感,撲面而來的一股鄉土氣息,感嘆一聲,哇,那時候好土呀。可這就是那個年代特有的,都是珍貴的記憶。
而這些文字,也是如此。
我告訴自己,秋日絲語啊,你得堅持下去哈。等過個二十年,三十年,到那時60歲,70歲的老太太了,再來翻看曾經寫下的文字,或許到那時,也會覺得怎么這么拙劣和矯情的文字呀?可不失為美好呀,年紀大了,有份可追憶的東西多好啊!
這一輩子沒有堅持的東西太多了,當年說要自考大專,沒有堅持;當年說要好好學英語,沒有堅持;當年說要留在深圳,沒有堅持……
我注意到有些人,注冊了帳號,卻沒有寫;有的寫了,可寫著寫著又停筆了。或許是因為沒有動力,或許是沮喪,又或許是因為沒有時間……
如果喜歡就寫吧,堅持,別放棄。
我也是曾經多少次沮喪得想要放棄的人。幸好堅持下去了,不然哪有十萬字呢?
年輕人,有夢便去追;而我還未老,喜歡就堅持!
04
還記得第一次上了首頁投稿,那一刻給了我莫大的信心。努力那么久,終于得到了認可。
我在簡書上,秘密書寫著。一是覺得自己文筆不好,不好意思在拿出來在圈子里獻丑;二是看過一些文章里寫到被身邊的人嘲笑、奚落,生怕自己也遭遇如此境況,所以,也不敢公開。
而如今,在簡書寫作,我遇到了許多的文友。
如菜七 ,小門門 ,季動,卡蘭諾 ,人魚海棠 ,我愛你三小姐 ,珂芯 ,小來 ,金釵銀環 ......
如果說在那時候,覺得能上首頁很開心的事情,而如今更讓我感動和快樂的是在簡書寫作的路上,遇見的這些可愛的人,我熟悉的或不熟悉的文友們。
是他們每一次的閱讀,點贊,評論,給我的鼓勵和支持,給我以信心和動力。
他們點亮的每顆紅心,認真的點評,給我的些意見;提醒我投什么專題,告訴我怎樣會更好,如此種種……
在浩瀚的簡書人潮里,遇上這樣的文友,是多么幸運的事情。每每這個時候,心里瞬間涌動的都是感恩和幸福。
謝謝親們!!!
05
自從簡書寫作以來,發現自己竟比以往更“耳聰目明”了。一起聊天或聽到別人講什么事情,之前也許對不感興趣或無關的話題會處在一個游離的狀態。現在不一樣了,會更認真專注地去聽,想著或許是下一篇文章的素材呢。
眼睛若是看見美的景色,不論是街旁的路燈,還是天上的云彩,心里也馬上會搜羅句子,想著如何運用到文章里去。
看書的也是一樣,看到一些好的句子,都會多讀兩遍,咦,這句描寫得很好,下篇文章用上。
但是寫作真的也是一個苦差事,特別是像我這樣毫無天賦的人。
很多時候都是抓耳撓腮,搜腸刮肚。想到很多題目,可坐在電腦前,寫了點開頭,然后就卡文了。有時候熬個一夜,也僅僅一兩百字而已。
之前我就是總在腦子里構思,想著怎么編開頭,卻總也理不出個頭緒來。后來就索性逼著自己往電腦前一坐,發現寫著寫著,就好像開了閘的水龍頭一樣,細水也能長流了。
就這樣慢慢地這種狀況好點了,把手機丟一邊,安心地坐在那,一個晚上也能寫出四五千字的文章。
下班后或周日,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宅在家里看書、寫東西。時刻謹記著,有輸出,必定要有輸入。
每當寫完一篇后,就感覺完成了任務一般,輕松個幾天。隔了一周,十天的,如果還沒有更文,都有負疚感,便想著得趕緊更文了。
當然我是做不到日更的,我很佩服那些日更的文友,太厲害了。每天腦子里涌出來那么多東西,然后寫出來,如何做到的呢?
盡管我的更文不是很頻,但卻真的感覺很累。最近時常感覺頭痛,頸椎病又嚴重了。
寫文章總是寫著寫著就到下半夜了。似乎文思如泉涌,只有黑夜才能賦予我。
未來會怎樣,不得而知。但最重要的是一顆堅持的心。我會一如既往地寫下去......
我們一起在寫作的路上相伴相隨!
如果你來了,別忘了給我點亮紅心哦,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