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在2018年工作日的第一天發布這一文件,最高法院的用苦良心可見一斑。CEO法律參考在此整理解讀,企業家放心創新專心創業從此有了怎樣的法制保障。
整編 | CEO法律參考
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財產權利
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
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是企業家們反映較為突出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企業家人身及財產財富安全感,關系到企業家能否真正做到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因此,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財產權利,對于回應企業家關切,引導企業家預期,激勵企業家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通知》提出,對企業家在生產、經營、融資活動中的創新行為,只要不違反刑事法律的規定,不得以犯罪論處。
對于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產生的民事爭議,如無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不得作為刑事案件處理。
嚴格區分企業家違法所得和合法財產,沒有充分證據證明為違法所得的,不得判決追繳或者責令退賠。
嚴格區分企業家個人財產和企業法人財產,在處理企業犯罪時不得牽連企業家個人合法財產和家庭成員財產。
強化企業家合法權益保障
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是企業家創業、創新的氣候和土壤,也是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作用的重要保障?!锻ㄖ丰槍Ξ斍捌髽I家關注較為集中的問題,明確提出了進一步加大審判力度、強化企業家合法權益保障的具體措施。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三方面內容:
一是針對企業家反映的某些地方政府違約的問題,《通知》規定妥善認定政府與企業簽訂的合同效力,對政府違反承諾違約、毀約的,依法支持企業的合理訴求;
對于確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導致當事人簽訂的民商事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法支持當事人解除合同的請求;
對于當事人請求返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投資款、租金或者承擔賠償損失責任的,依法予以支持;
對企業財產被征收征用的,要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公平合理補償。
二是針對企業家反映強烈的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通知》明確把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審判的價值導向,提出對商業銀行、典當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以不合理收費變相收取高息的,應參照民間借貸利率標準處理,即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6條規定的利率標準(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處理。
三是針對企業家反映較為突出的實踐中存在的知識產權侵權成本低、企業家維權成本高的問題,《通知》明確要求各級人民法院要建立以知識產權市場價值為指引,以補償為主、懲罰為輔的侵權損害司法認定機制,提高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并要求在知識產權審判中建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建立信用恢復機制
及時恢復企業家信用
一方面,按照中央《意見》中關于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規定,《通知》明確要求各級人民法院要推動完善讓失信主體“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強化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力度,促進社會誠信建設,實現長效治理。
另一方面,《通知》還針對調研中企業家反映較為突出的信用恢復機制問題,按照中央《意見》的精神,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對已經履行生效裁判文書義務或者申請人濫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及時恢復企業家信用,保護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對經營失敗無償債能力但無逃避執行情形的企業家,及時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刪除,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
規制虛假訴訟、惡意訴訟
保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目前利用惡意訴訟、虛假訴訟打擊競爭企業,破壞企業家信譽的情況確實存在。對此,《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法院要加大對虛假訴訟和惡意訴訟的審查力度,對于構成虛假訴訟和惡意訴訟的,要依法裁定不予受理;已經立案的,裁定駁回起訴,并依法進行制裁;對于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惡意利用保全措施侵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問題,《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法院要嚴格依法采取財產保全、行為保全等強制措施,避免超標的保全,防止當事人惡意利用保全手段,侵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甄別糾正涉企業家產權冤錯案件
增強企業家財產財富安全感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切實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關于依法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工作實施意見》。針對歷史形成的涉產權冤錯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成立甄別糾正工作小組,審查有關申訴案件或再審申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最高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申訴及申請再審的一批案件進行了認真的審查甄別。
去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對原審被告人張文中詐騙、單位行賄、挪用資金案、原審被告人顧雛軍虛報注冊資本、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資金案等三起重大涉產權案件啟動再審,這是貫徹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方略和中央關于產權保護意見的重大舉措。
對確有錯誤的涉產權案件特別是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涉產權錯案進行再審,必將進一步增強廣大企業家的財產財富安全感,穩定企業家的預期,對推進當前正在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案件糾正以后,人民法院將依據國家賠償法,啟動國家賠償程序,公證高效審理涉企業家產權的國家賠償案件,依法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對于企業已經被處理的財產,人民法院將依據法律政策,協調有關方面,認真研究,妥善處理。
企業法律問題,找無訟法務?!盁o訟法務”,企業可依賴的云端法務部,點擊下方鏈接進入http://www.wus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