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殷本紀》這么記載: “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
這就是著名的武乙辱神射天。
說來武乙真是個奇葩。貴為天子,做事卻荒誕無稽。
上面兩件事用今天的大白話翻譯過來實際上是說的兩件事。
第一件,辱神。
武乙是商朝第二十八為君王。姓子,名瞿。武是他家族的號,大概是他家族住在一個叫武的地方。乙就是老二。武乙合起來就是武家老二,跟武松好有一比。
(當然歷史學家對于武乙的名字由來有很多爭論。我這里選一種比較通俗易懂又說得通的解釋。有這方面獨特見解的請留言。感謝不盡。)
話說這個辱神,他當國君的時候,商朝的巫勢力很大,經常干擾朝政。說來這個武乙并不是那么不堪,他對于巫干擾朝政應該是非常不滿的。
于是他為了證明巫那幫龜孫說的鬼神那一套是荒誕不經的,按照巫們描述的形象制作了一個高達威武,栩栩如生的神像,也就是一個木偶,然后宣傳要和他練習散打格斗。當然木偶是不能動的,武乙還是有點腦子的,就選擇了一個下人代替神出戰,下人,大家都懂,十分害怕武乙,每戰必退,被武乙打得落花流水。
在武乙的邏輯里,這就證明它擊敗了神。擊敗也就算了,武乙是個星期一放假,星期二上班的人,一不做二不休。把代表神的木偶神像擊得七零八落,完了還不忘向它投擲一些污穢之物,比如對著神像的殘體撒泡尿什么的。
現在看來這個武乙可是個三觀特正的人,堅定的無神論者。我們二十世紀有段時間全民都在學習武乙這種精神,什么廟里的神像佛像通通的是些木偶,燒了,毀了。破四舊的不是?比武乙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二件就更搞笑。那就是射天。
古時候祭祀要用到牛羊做犧牲,這里犧牲不是動詞喲,是名詞,古時獻給神靈的牛羊叫犧牲。殺牛羊的血是很神圣的東西,代表神靈。
武乙也是為了證明神靈的不靠譜,于是用一個皮囊裝滿了代表神靈的犧牲血掛在樹上,說那就是神靈。然后彎弓搭箭,不得不說武乙的武功是不錯的,這個那些正兒八經的歷史學家也承認,他一箭穿皮囊,“神靈”流血如注。于是他宣稱他射殺了神靈。
這些事跡說來也沒什么。很多中國人也做過。比如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那個乞丐,朱元璋在做和尚的時候就曾經用掃帚侮辱鞭撻過他天天擦拭的佛像。歷史學家也沒有因此說朱皇帝什么不敬鬼神,荒誕不經。
武乙的名聲壞在三件事。
一件事,他死的很荒誕。他是被雷擊死的。
這就是中國人說的生者事小,逝者事大。這么個死法給了本就對他恨之入骨的巫師們一個口實:看看,這就是不敬鬼神的下場,天神發怒了。看看,雷劈了他。
第二件事商朝在他統治時期開始走下坡路。
一個王朝的興衰本來與個人關系不大(這是馬克思歷史唯物觀),但是我們看歷史也只能從人物這個角度去分析。所以歷史人物特別是那些大人物往往要為歷史的發展負責。既然大商的囯祚是從武乙手里開始衰敗的,那武乙是逃不脫責任的。
第三就是文章開頭這段話。不知道太史公司馬遷為什么不待見武乙,鐵口直斷:“無道”。于是歷史定義,再無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