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硝煙四起的年代,創造劍仙
在病床上已經臥榻兩年的一個垂暮老人,口授完成了長篇小說《杜甫》。當他講述完杜甫窮愁潦倒、病死舟中的那段結尾后,對他的夫人孫經洵說:“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啊!”兩日后,閉眼長逝,享年五十九歲,恰與杜甫同壽。
這一年,是1961年。
再往前三十年,民國。貌似一個玄幻的年代,鬼魅魍魎俠客刺客革命者紛紛粉墨登場。
有這樣一個年輕人,在戰火紛飛,中華大地處處狼煙的時代,每天伏案在桌前,執筆狂言,十年如一日,與鴉片、筆墨為伴,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書寫世人從來沒有見過的世界。日本人占了東三省,日本人打進了盧溝橋,日本人攻下了上海灘,租界里的英美人撤走了,紅軍變成了八路軍,東部的大學都遷去了西南,中華大地一片狼藉、攻城會戰,都沒有影響他迷幻在自己的小說里尋找精神世界。
終于,書房外,全國解放了。還珠樓主反而不能動筆了,好幾部小說嘎然而止,他無計可施,書中暢談的正義與邪惡,現實世界已幫他實現。
這個民國作家,不同于沈從文,不同于胡適之,不同于蕭紅,他就是:
還珠樓主——號稱中國武俠玄幻小說家泰斗。
代表作:《蜀山劍俠傳》系列。
他所創造的武俠世界: 海可以煮沸,地可以掀翻,山可以役走,人可以化獸,天可以隱滅無跡,陸可以沉落無影,天外還有天,地底還有地,水下還有湖沼,石心還有精舍,靈魂可以離體。這些個奇幻的世界,從他筆下噴薄而出,給后來金庸等人的武俠小說和后現代神怪、仙俠、游戲(如《仙劍奇俠傳》)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他創造出了人和神中間的階級——劍仙!
徐克曾經將小說拍成電影,但卻拍不出內涵的百分之一,任憑掉了些名聲。
后世中,唯有西方《指環王》和《冰與火之歌》,可與之《蜀山》的架構相提并論。
其曠世鉅著《蜀山劍俠傳》則有如武俠小說的“百科全書”,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蜀山劍俠傳》之于20世紀武俠小說,就如《新華字典》之于中國現代文學。因為本書里面的武功、器物、人名都被大量借鑒,故事橋段和場景描述也被大量借鑒,貌似沒有哪個武俠小說家沒抄過這本書。
金庸的小說中,甚至許多原型和段落照抄《蜀山》。
例如:
金庸:神雕/靈猿——抄李英瓊的雕和猿;降龍十八掌——-抄降龍八掌;乾坤大挪移、屠龍刀、雙劍合璧的概念、冰蠶、化尸粉/歐陽鋒的蛇毒——抄化骨丹;黑玉斷續膏——-抄生肌靈玉膏;華山論劍——-抄峨眉斗劍;郭靖咬蛇吸血的橋段——抄烏金鱔王;洪七公師徒以針刺蛇的橋段——抄凌云鳳。
而古龍、梁羽生、溫瑞安、臥龍生、倪匡等人,抄的更是不勝枚舉。
2.會武功的才子——還珠樓主的一生
1902年,還珠樓主(本名李壽民),生于四川長壽。他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祖上多人為官。其父李元甫,光緒年間曾在蘇州當知府(市長),為官清廉,后因不滿官場黑暗,棄官歸里,以教私塾為業。(家教很重要!)所以,李壽民從小便在他父親的悉心調教下,不但打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實基礎,也極有正義感。他三歲便開始讀書習字,五歲便能吟詩作文,七歲時寫對子已然揮灑自如,九歲便作有《“一”字論》洋洋五千言,在鄉間被譽為神童!當時長壽縣衙特制“神童”二字匾,敲鑼打鼓送往李家祠堂。
少年時,還珠跟著父親,游南闖北、遍覽各地風光,早早見識了中華大地的風土人情。七歲時,登峨眉、青城,十歲時在他的塾師帶領下再登峨眉、青城。這位王姓塾師不只是一個腐儒,他為還珠當導游,隨處講說掌故,如數家珍;(nice teacher!)他還帶還珠去見峨眉仙峰禪院一位精于氣功的和尚,使還珠在幼時便學會了氣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氣功,精氣神始!
父親死后,家道中落,還珠在蘇州讀了幾年中學后,便告輟學,奮斗的理想,促使他沒有放棄自己,繼續自學成才。1928年,還珠認識了傅作義,被聘為中文秘書,后輾轉復任天津電話局長段茂讕之秘書,還跑到銀行家孫仲山公館兼做家庭教師。(順便泡到了孫家二小姐。)。
1932年于天津《天風報》發表長篇連載《蜀山劍俠傳》,開始聲譽鵲起。
由于小說荒誕,被評論界指責為嘩眾取寵,但此時積貧積弱的中國,有如此多在現實生活中苦難委屈的百姓,恰好迎合了人們在虛幻世界尋求心靈安寧的奢望,(津門的眾多退役軍閥寓公也愛看這部小說)。讀者們多么希望,面對軍閥的混戰和列國欺凌,有俠肝義膽的劍仙飛出來除暴安良,還世界一個朗郎乾坤。
用現在的話說,還珠樓主還是火了。
為什么他的筆名會是“還珠樓主”呢?這與青春有關。在蘇州的時候,李壽民認識了比他大三歲的文珠姑娘,這姑娘生得:面目清秀,性格溫柔,彈得一手好琵琶,他們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漸漸產生了感情,形影不離。李壽民知道自己戀愛了。但李壽民為家境所迫,不得不北上天津謀生。與文珠分手后,仍時時書信往來。不料天不從人之愿,后生異常,文珠竟落入煙花業,在上海灘當了校書。此后音信不通,這使得李壽民在精神上受到一次痛苦的打擊,一直到婚后,仍不時念及文珠。李夫人孫經洵很同情文珠的遭遇,當他為與孫經洵結婚籌款,撰著《蜀山劍俠傳》時,孫便建議他以還珠樓主為筆名,以紀念文珠。(孫經洵亦乃奇女子,其教養、豁達,令人肅然起敬。)顯然,還珠之終于得享盛名,與這位賢內助大有關系。
還珠與孫家二小姐的愛情,當時在津門是一段佳話。
孫經洵出身豪富之家,其父孫仲山是大中銀行董事長。還珠業余在孫仲山公館兼做家庭教師時,不小心與比他小六歲的孫二小姐經詢相愛了。孫仲山得悉此事大怒,辭退還珠,嚴責孫經洵,致使孫經洵棄家出走。孫仲山以“拐帶良家婦女”之罪名將還珠投入監獄。開庭審理時,孫經洵突然在旁聽席上出現,理直氣壯地申明自己有——婚姻自主權!美人救了英雄,還珠被判——無罪釋放。此事在當時鬧得滿城風雨,幾于無人不知。
還珠的小說《征輪俠影》,就是講他與經洵的戀愛故事。
“七七”事變后,日寇曾設法勸誘還珠任偽職,遭拒絕,遂以還珠“涉嫌重慶分子”抓往憲兵隊,鞭打、灌涼水、向眼睛揉辣椒面,備施酷刑,還珠的仙氣降臨,頑強不屈,熬了七十多天,硬是挺了過來,后經保釋出獄。
由此可以看出,還珠亦不愧其書中的精神世界,不但是個不世出的才子,也實是一條錚錚鐵漢!
3.他用毛筆寫了上千萬字
還珠樓主一生寫了三十六部武俠小說——前期都是用毛筆寫的,上千萬字!太可怕了!其中有神怪武俠小說(現在叫“玄幻”了),也有接近現實的技擊武俠小說,但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仍首推《蜀山劍俠傳》和《青城十九俠》。
除了這兩部書之外,他的《云海爭奇記》、《兵書峽》、《蠻荒俠隱》、《峨眉七矮》、《長眉真人專集》、《北海屠龍記》、《武當七女》、《冷魂峪》(原名《天山飛俠》)等也較為世人熟知。總的來說,還珠的武俠小說是以《蜀山劍俠傳》為主干,上溯、下延、旁出枝蔓,構成了一個系列。
《蜀山》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小說以峨嵋派為主要正義的幫派,講述了峨嵋弟子學藝和斬妖除魔的經歷,尤其以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為主要的記述對象,這些人都是峨嵋派的弟子,他們年紀都很輕,在外出修行的過程中,他們不斷的獲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異寶,本領也越來越高強,其中又以李英瓊(就是三英中的一個)為最主要的小輩人物,詳細描述了她從一個普通的女子,經過無數的機緣巧合,得到長眉真人的紫郢劍,收復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許多罕見的朱果,又得到前輩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后還獲得了前世摯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總之她終于成為峨嵋派后輩中最杰出的人物,因此連書中那些前輩高人都對她的奇遇贊嘆不已。這些小輩的故事以第三次峨嵋斗劍為線索,在書中一直交代不久就會開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峨嵋斗劍,這次斗劍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后的比試。
我們將一直記掛著這場大戰。
全書的另一條線索是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還珠認為那些沒有成為金仙的散仙、地仙都必須不斷的經歷天災大劫,因此書中的很多的前輩高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三劫做準備,而峨嵋派就是不斷的幫助其他非本派的正義的散仙們,防止他們在三劫中出事。書中塑造的一些前輩都很有特色,例如怪叫花凌渾、嵩山二叟、駝神乙休、藏靈子等等。由于是五百萬字的篇幅,所以作者可以全面的展開描寫,這樣使得作品有些凌亂,往往兩個聯系的故事要過很長的篇幅才聯系起來,中間作者開始不急不慢的講述前面一個新出現的主要人物的來歷背景,而這個介紹,他又往往從他出生開始,所以性子急的讀者讀起來是很苦惱的。
可惜的是,這兩條線索都沒有完結,因為在作者準備繼續寫下去的時候,全國解放了!
“封建迷信”必須告一段落了!
好在,生而為才子,即使虎頭蛇尾,亦終耀天下。
我是公子韜韜,喜歡請點贊!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