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這個年,過得匆忙又緊張。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似乎從一開始就提醒我們要好好愛自己,好好愛家人。新冠狀肺炎悄無聲息地蔓延在新年的鐘聲里、回家的火車上、歡樂的年夜飯中。能夠在這一年除夕夜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的親人,一定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一頓飯過后,是否來年還能再聚。
年三十,春節晚會的舞臺再絢麗,也不忘留給武漢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一段樸實的畫面。
大年初一,電視節目重復春晚以外,還在重復著提醒全國人民“少外出,少聚會”。
大年初二,沒人敢走親訪友,呆在家里等春節假期延長的消息。
大年初三凌晨兩點,國務院發布延長春節假期至二月二日,部分城市宣布停運跨省客運站。
大年初四,部分城市宣布部分列車停運。
……
今天是大年初五,我坐在窗戶邊,看著幾乎沒有行人和車輛經過的窗外,刷著與日俱增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確診人數,看著專家們迫切想要穩定住全國人民的焦急心情,科研團隊日以繼夜地研究疫苗,醫護人員不顧自身安危趕往武漢……等等這些,都足以讓我淚流縱橫。
此時此刻,我遠離家鄉,一個人呆在上海的小出租屋里。很多人都勸我不要這么早過來,家人都不理解為何延長了假期我卻不好好呆在家里。但我心里總有一個聲音叫我離開。
我不是不想呆在家里,也不是不愛我的家人。換做是其他的原因,或者是真正的戰爭,我死都要跟家人在一起。但在這是一場傳染風波,我怕呆在家里會給家人帶來更多傳染的可能性,怕給常年多病的爺爺奶奶帶來哪怕一絲傳染的可能。我想,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這幾天我腦袋里經常冒出一個想法,“如果我已經染上病了該如何?”一開始的答案就是“離家人遠遠地”。
家人得知我要走的決心,慌忙地給我準備糧食。奶奶拿出前幾天剛殺的老母雞和兩大塊瘦肉,貢獻自己腌了一年都不舍得吃的腌菜;母親往我袋子里塞了兩只準備過年吃的雞、一大袋米和面條。他們生怕我餓著,恨不能把家里所有吃的都塞到我那20寸的箱子里。
火車上,我旁邊坐了一位從長沙上車的小伙子,因為長沙離武漢近,我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頭,但是沒辦法,我得繼續坐著。車程開到一半,那位旅客開始干咳,一開始我不以為意,直到不間斷的咳嗽聲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全身上下的細胞都開始鬧騰起來。坐立不安地我開始胡思亂想,開始為自己染病之后做打算。
假如只有十天生命,你最想做什么?
我想了想,如果我此刻發病,我第一時間就是通知室友們不要回來,然后告知家人,再然后,安安靜靜地度過每一天。此生沒有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沒有對不起的人,或許這就是足夠了。那些放不下的人和事就此煙消云散,從此清靜。
人生來是一個人,走的時候依舊還得是一個人,期間看過很多風景,遇見很多人,做過很多事;笑過、哭過、努力過、放棄過,沒有什么是過不去的,也沒有什么是人完全能掌控的。科比并不知道在一個尋常的早晨,從此就見不到自己的家人,前途光明的二女兒,也隨他而去。
或許在和平年代,我們早已忘記了戰爭的殘酷,但這次疫情,讓我又多了幾分對生命的敬畏。
生命是頑強的,它能枯木逢春,不管多大困難都能活下去。
生命也是脆弱的,在大自然面前,在災難面前,個體總是那樣渺小,隨風而逝。
唯有愛,可以讓生命綿延不息。
因為家人的愛,我們勇敢地在外闖蕩。
因為國家的愛,我們安心地幸福生活。
因為社會的愛,災區定會早日脫離苦海。
宅在家的我們,有欠費不斷電的服務,還有免費的院線電影。
你可以選擇在家打一天游戲,可以選擇陪家人嘮一天嗑,或者看幾部有意義的電影。
剛剛看完的《囧媽》,其中有一句話: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爭吵,可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只不過,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這是一個多么深刻的道理啊,但是很多人終其一生也無法明白。聽到這句話的我醍醐灌頂,想起了自己過去的種種。
突然想到一句話:“這世上從來都不缺愛,缺的是懂得如何去愛。”
想明白這一點,或許就會少一些“看不慣”,多一些“怎么做”了吧。
不論對家人、朋友、愛人、還是自己,我想,都應該好好去愛,去奉獻、去付出、然后被愛。
待寒冬過境、春暖花開時,希望我們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去見那些最想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