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高中同學發微信給我,說自己要試著在荔枝臺朗誦文章,問可不可以讀我的。
我深感榮幸地回復,當然可以!
......
晚上下班回來,他發送了自己的錄音給我,內容選取的是我的詩歌《我的世界很小》,背景樂用的是《天空之城》的輕音樂版。
三分多鐘,我聽完了錄音。
聲音不夠有磁性、斷句不正確、感情不豐富......有太多的不完美。
以專業的標準來說,他讀得特別不專業!
但以其它角度來說,我真心想給他32個贊!
一個人能在工作、學習之外有自己的、可修身養性的興趣或愛好,并且能夠說做就做,且不論做得好與壞,僅僅是這份愿意投入的熱情便已是難得。
這個世界的每個人很忙,忙著工作、應對生計、應付人際、經營生活......每一項都不輕松!
可為什么有的人就能忙些自己喜歡的呢?
聽得很多人都說,“我也很想......,但就是沒時間啊!”
時間都去哪兒了?
它被無謂的“忙”,偷吃了!
一個朋友曾經說過,“但凡優秀的人,往往多方面都很優秀!因為Ta能做好一件事,就能在其它方面也做得很好!而無特長的人,往往什么都不行!”
起初聽這話的時候,我不認同。
我的觀點是:專一才能專業!專業才算特長!“藝多不壓身”是不錯,但求全不如求精。一個人若是什么都會,那最終的結果總是等同于什么都不會!
再后來,我開始試著留意周圍的人,讓實際來證明我們倆誰的觀點正確!
一個、兩個、三個......很多個!
意料之外地,那位朋友說的是對的!
比如——
唱歌唱得好的人往往懂樂器,看書看得多的人往往寫得一手好字,工作能力強的人往往更注重鍛煉,學識高的人往往更愛學習......
再看看“不優秀”的人,實打實地——愛好“懶”,特長“玩”!
二十歲之前,一個人所有的平庸都可以歸結為“無人栽培”,但二十歲以后,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完全有資格和能力擔任自我的栽培者!
只是看你舍不舍得對自己下手!
懶散、自滿、推脫,就如同花與樹身上的旁枝雜葉,唯有剪去,才能長成旺盛又美麗的樣子!
任何時候開始做一件事有目標的事都不晚!
只是怕你認為為時已晚,而選擇“沒有開始,便已結束”的最佳逃避之法。
我們都是好苗子,只是從培育方式上產生了不同。
二十歲之前,一個人所有的平庸都可以歸結為“無人栽培”,但二十歲以后,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完全有資格和能力擔任自我的栽培者!
只是看你舍不舍得對自己下手!
懶散、自滿、推脫,就如同花與樹身上的旁枝雜葉,唯有剪去,才能長成旺盛又美麗的樣子!
任何時候開始做一件事有目標的事都不晚!
只是怕你認為為時已晚,而選擇“沒有開始,便已結束”的最佳逃避之法。
《三字經》里,“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蘇老泉,也就是東坡先生的父親,老蘇——蘇洵。
在那個年代,二十七歲已算不上年輕,但老蘇先生就是從自己醒悟的那一刻去發憤的。
如果沒有他的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也許就不會有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東坡先生。
并不是只有鉆研或涉獵讀書、寫字、畫畫、彈琴......什么文藝類的事情才能稱之為“上進”和“懂生活”。
各個領域之間平等,不分優劣。
之所以素來把人分等,我想,分的也不是“身份”,而是撐起這個身份之后的精神境界!
從今天起,
去踐行你的,“我想......”吧!
只要走在通往優秀的道路中,你便是優秀的人!
——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