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日記》目錄 歡迎戳進來
上一章:孕媽日記(二十)
59
孕33周+5天
**教育
**
看到老俞的書里有這么一段話:"如果國家和政府為老師著想,那么老師肯定會為學生著想,如果政府不為老師著想,那老師就不得不為自己著想了,那為學生著想的老師就少了。通過老師的努力讓學生在課堂里得到快樂的成長體驗;通過政府為老師著想,再讓老師為學生著想。如果這些做到了,中國的教育一定會是另外一番興旺景象。"
這段話真的說到老師們的心坎上了,很多時候開會大多聽到的是老師們要為學生怎么樣,但少有聽到要為老師怎么樣,所以有時候會怨聲四起,這很正常啊,老師也是普通老百姓而已,難道頭上真頂著光環嗎?
所以老師們只得自己為自己著想,畢竟老師也有自己的小家庭,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你不可能讓他拋棄自己的家庭,而只顧學生啊。但是憑良心你不能拋棄自己的學生啊,雖然我不知道良心到底值多少錢。
剛畢業的時候,你是一腔熱血灑在教育事業上,全身心地投入在每個學生身上。因為你覺得你可以做到和其他老師不一樣,其實到最后你慢慢地知道自己不是神,也就一個頂著一顆腦袋的普通腦力工作者,你連自己都拯救不了,還想奢望拯救所有的學生。
一年又一年,你慢慢地讓自己心態放開,好好地為自己,為家人著想,因為那是在對自己負責,在對身邊所有愛你,關心你的人負責。難道這樣意味著我拋棄了自己的學生嗎?沒有,當班主任的我,仍盡自己所能了解,幫助自己的學生,當然有時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因為明白當教師的我不是萬能的。
如果學校一味地要求老師提高學生的分數,除了分數還是分數,讓老師和學生看不到頭,當分數遇上現實,你知道那是多么殘酷。
如果學校能真正的為老師著想,也許將會是不一樣的畫面,老師就會多為學生著想,而不單單只憑著那份良心做事。
用分數說話才能讓家長信服,才能讓學校獲得社會的認可,這是明擺的現狀。作為教師的我,我只能說分數只能證明的了一時,不能說明一切。人微言輕,就是這樣子吧,僅代表個人觀點。
60
孕33周+6天
**找不到舒服的睡姿
**
不知道自己到晚上是太精神了,還是在孕后期隨著肚子越來越大,始終找不到屬于自己舒服的睡姿。因為孕期都會建議孕媽媽們盡量保持左側臥,長時間的左側臥讓自己的左手臂都有些發麻。到了晚上躺在床上,若是沒有入睡,我會不停的換睡姿,從左側臥到正躺著,再到右側臥,發現總覺得哪里不舒服。
結果翻來覆去,自己沒了睡意。
再重新尋找讓自己睡的舒服的方式,把一個枕頭墊在腳底下,另一個枕頭放在雙膝之間,重新左側臥,誰叫左側臥位是孕媽媽的最佳睡眠姿勢呢?
據說左側臥位可以減輕增大的子宮對孕媽媽動脈的壓迫,可以維持正常子宮動脈的血流量,保證胎盤的血液供給,給胎兒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仰臥的話,增大的子宮會壓迫腹動脈,影響子宮供血,會造成胎盤的供血減少。
這樣權衡利弊,我還是盡量采取左側臥位以保證小寶寶的健康。有的時候沒有睡著,就打開
Ipad聽十點讀書,有的時候迷迷糊糊就睡著了,有的時候盡量讓自己全身心的放松,抱著枕頭入睡。
61
孕34周
**開會那些事
**
步入社會后,面臨工作上七七八八的事情,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就是開例會。在學校我們有全體教師會議,年段會議,班主任會議,領導班子會議,教研組會議,雙班會議,黨員會議,名目繁多啊。
各行各業都有所謂的會議,而有些會議就有點像走過場,似乎達不到什么樣的實質效果,除非這個會議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大家才會去聽。
在會議上估計大家都會發現共同的現象,特別是開大會的時候,底下排排坐著人,但真正聽的沒幾個。領導在上面講,我們在下面忙著做自己的事情,有些時候會議所講的內容就是我們經常聽過的東西,我也不懂為什么每次講的都差不多,所以不免感覺有點浪費時間,既然如此那就充分利用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寫教案,分析學生成績,用手機看看文章。
但當大家都埋頭玩手機,做自己事情的時候,有個財務處的老師上臺說有關工資增加的問題,或是什么保險的相關問題,大家瞬間如夢初醒,猛抬頭側耳傾聽,加工資了,大家狂鼓掌,這是多么驚心動魄,令人振奮的事情啊,就算加幾十塊錢的工資也好啊,至少可以改善一下伙食。你看,多么高尚的職業,多么可憐的工資。當教師如果要照顧一大家子的話,那真缺錢,這是大實話,尤其是在我們這個小城鎮。
開會若是以小型會議展開,比如說班主任會議什么的,關于班級的布置,學生問題的解決,開展各種工作,班級碰到的問題,那么這些問題都能夠在會議上很快的得到落實,畢竟大家都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而且可以共同商量,并且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法。
開大會的話,大家就真的是左耳進右耳出,會議的聲音就像是背景音樂,不,音樂還談不上,但開大會又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真的是有什么事情要宣布或者通知大家。然后我們會冒出一種想法,發短信微信通知啊,主意不錯,可是怕沒人收到信息啊,為難,真為難。
( PS:今日安排:上午圖書館上班,11:30下班吃完飯休息,下午坐車去醫院做檢查,等姐姐一起聊天吃飯,等Z先生回來一起回老家,估計到家已是晚上八九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