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樹獺先生
不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中,思考問題和做出選擇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做出解決方案。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理性看待問題,而是有些情緒化地應對事情,或者說,即使我們想用理性、邏輯去思考問題,但是我們本身的知識儲備以及思維習慣卻無法支撐我們這么做。
為了能理性看待問題,用邏輯去思考問題,我讀了很多關于這方面的書,接下來,把我最近讀的,覺得還不錯的分享給大家吧。
1、《整理情緒的力量》
作者:有川真由美
此書認為:決定我們人生的,不是在我們身上發生了什么,而是我們用怎樣的態度去接受它們。而那些人生順利者的共同特點是要善于協調自己的情緒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情緒如同馬車,理性是韁繩。手腕高明的駕車者懂得平復自己的情緒,安撫它,取悅它,心情愉悅地享受自己的人生之旅。
此書主要從不生氣的理由、整理情緒的12個關鍵、不煩躁的理由、不被孤獨和悲傷擊垮的理由、不被陰暗情緒侵蝕的理由、失去內心張力的理由等六個章節詳細描述了合理調節情緒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一些如何整理情緒的實用小技巧。
其中一個技巧是:轉換思考方式以更新情緒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無論怎么努力轉換心情,事后想起這件事情,還是覺得生氣:那人怎么那么可惡,恨不得揍他一頓。
這時候,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了。嘗試著把“本來很想”“都怪”這樣的想法換成“多虧”。
多虧了你,我明白了不能輕易地將自己的秘密告訴別人。
多虧了你,我明白不能再別人背后講人壞話,可肯定會傳給當事人的。
多虧了你,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
把憤怒的緣由轉換為寶貴的經驗,尋找對自己正面的影響。
2.《麥肯錫教我的談判武器—從邏輯思考到談判技巧》
作者:高杉尚孝
作者在獨立創業之前,曾在外資企業度過了二十年的職業生涯,長居于海外。在日常的工作以及交流中,強烈地意識到,邏輯思維和交流能力確實是商務人士不可或缺的。
不過,鍛煉邏輯思維技巧本身并不能創造多大價值,關鍵是要把邏輯思維技巧當成達到目的的手段,加以靈活運用。
此書主要從邏輯思考、談判力的源泉、分析談判對手的需求、無德談判戰術的應付、談判中的目標以及讓步和投資、談判中的問答方法等方面,全方位詳細介紹了談判。
而且還有詳細的案例介紹,教你識別對方慣用的花招,雖然不能通過一本書讓我們在談判過程中進退自如,但是也可以讓我們準確識別日常談判中地方的小伎倆和一些實用的小技巧。
而關于無德談判戰術的應對,其中有一章,舉了八個通俗的日常案例,來分析應對無德談判戰術的詳細對策。
案例①對方提出“不能再降價了”
案例②對方提出“半價!”“半價不行的話、七折也行”
案例③對方提出“需要繼續完善”
案例④對方提出“其他公司如何如何”
案例⑤對方提出“這個當贈品吧”
案例⑥對方提出“預算只有這些”
案例⑦對方提出“消息已經公布,請務必同意”
案例⑧對方打來電話,突然提出要求
3.《成功心理學—發現工作與生活的意義》
作者:丹尼斯·韋特利
這不是一本雞湯,而是一本十分實用的干貨大全。
是一本批判性思考成功的經典力作,是一本以成功為主線的心理學教材,要求你運用自我意識和批判思維的策略、以此來考察自己的夢想、價值觀、興趣、技能、需求、認可、自尊和關系。使讀者在認識自己、發掘自身能力、增強自信與自尊的同時,還能切實地提高自我管理與溝通等實際功能。
本書主要從心理學與成功、自我意識、目標與障礙、自尊、積極思考、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資源管理、溝通與人際關系等九個章節,全面透徹地分析和了解自我,找到真正的自己,然后在此基礎上進步成長。
其中一個關鍵章節自我約束,指出:無論你受到怎樣的激勵,你又多少技能,以及你有多少自信,你都需要通過自我約束實現自己的目標。自我約束是一個過程,它不被壞習慣所分身,而是做必要之事已達到自己的目標。
而對于自我約束要求擁有兩種關鍵的能力:堅持和自我決定。自我約束的前半部分是堅持。堅持是不顧反對、挫折和偶爾的懷疑而繼續下去的能力,不是所有的人總是能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嘗試就能嘗到成功的甜頭。自我約束的后半部分是自我決定,自我決定意味著你生活所要經歷的途徑。
4.《學會學習—從認知自我到高效學習》
作者:《齋藤孝》
學習的本意是讓我們擺脫目前的困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由于缺乏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往往很難突破現狀,甚至陷入到另外一個僵局里面。很多時候,不是做不好,也不是沒有某一方面的天賦,也許真的只是學習“方法”不對。
我們使用的方法是否適合自己的性格,是在學習過程中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問題。學習要強調一個自主性,越是強迫自己學習,就越容易心生厭惡,與其這樣,還不如找一個不怎么排斥的學習方法,消除厭惡與抵觸的情緒。
該書主要介紹了齋藤孝先生自己突破學習的方法以及對16位偉人的介紹,以及他們的學習方法。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以及適應的環境,所以適應他們的學習方法也是不相同的。
提出掌握最適合的學習方法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擁有一技之長而且要求自己精益求精
2你在什么地方注意力最容易集中
3你在什么時候最有干勁
里面也分享了16種不同性格、不同環境的的學習方法,其中包括:
1.不請自來學習法——獻給想要擺脫學歷自卑的你
2.外界屏蔽法——獻給愛找借口的你
3.相互學習法——獻給提不起干勁的你
4.體能強化法——獻給正為了努力了卻看不到成效而發愁的你
等等。
5、《解決沖突的關鍵技巧—如何增加你的有效社交》
你無法完全避免沖突,也很難改變在別人在沖突中的表現,但是,你可以改變自己的表現。
我喜歡看各種關于交流和溝通的書籍,因為在為人處事的過程中,與別人打交道時,良好的交流方式和溝通方式,能讓我更加快速有效地處理一些問題。
而交流和溝通并不僅僅是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分析問題那么簡單,除了一些常識性的基礎知識,更需要懂一些方法和技巧。所以但凡有一些這方面比較好或者比較專業的書,我自己都會認真的研讀學習。
本書主要介紹了17條處理交際困境的原則,能幫助我們走出攻擊與反擊的死循環,讓我們以更加優雅和更加積極具體技巧的方式化解沖突。
其中包括:
1、不要只聽攻擊性語言,聽聽字面背后的意思
2、忍住攻擊的沖動,發自內心的去改變對話
3、假設自己在和最佳狀態下的對方對話
4、區分需求,利益和行動計劃
等等。
6、《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作者:奧野宣之
讀書對于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也會嘗試著去讀各類書籍,然而我們很快就會發現,我們讀書,就是僅僅讀了而已。
我們總是很難將書中的有效信息吸收消化掉,很難將書中的寶貴財富轉化到自己的大腦中。
本書認為:好的讀書方法一般包括這四個步驟:如何選書、如何購書、如何讀書、如何記錄、如何活用。
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如何購書:怎樣買到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
如何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如何活用:怎樣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其中,如何活用里面,主要介紹一些技巧與方法。
讀過之后,再次瀏覽筆記,在檢索和參考的過程中幫助自己活得智慧、得到提升。
通過寫讀書筆記,讀書已經成為一種成功的體驗。而做筆記的最后一步就是將這次讀書體驗利用起來,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
在固定場合重讀筆記:比如我每天晚上睡覺前,大約十點到十一點,會躺在床上看前幾天的讀書筆記。
養成重讀的習慣:比如一周一次,或者三天一次。有時候,看筆記也需要場合,找個安靜的,可以獨處的環境,會更好。
在重讀的過程中,你可以發現意外的收獲,比如更好的句子,新的理解,新的人生感悟等等。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會將名著讀好幾遍,因為人生閱歷的不同,沒一次的感受,收獲也是截然不同的。
這是前一段是時間讀的覺得很受用的幾本書,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推薦更多的好書,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