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蒙涓
偶然翻開簡信,才想起我第一次知道簡書是在微信公眾號中看到的。
那時候剛是大一下學期。課業繁重到一致認為自己是在讀高四。曾經聽到同學的姐姐說,讀一個好的大學就是在過后高三時代。可是,我讀的大學也就是一個二本學校。
這讓我在那段時間心情特別沉重。因為高考失利,我才越過一本線三分。我本來的預期應該是超三十分的。知道分數的那一刻,我有多崩潰。我媽說,還以為你不會哭的。
因為不想復讀,又想去外省。所以填的一本都是外省的學校,而且填的專業又是分數特別高的那種,關鍵是我還選擇不服從調配。至今想起來我覺得我任性得不可理喻。
也就是在這種背景環境下,我在學校一度消沉。課也不認真聽,社團也沒加。一天在寢室無所事事。
偶然有一天在微信看到了簡書,重拾學習的信心。想著好好寫文章,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潛力。卻沒想到,寫文章需要的是堅持。而我最怕的唯有堅持二字。
第一次在簡書發表文章時,是懷著僥幸的心理。寫得文章不僅排版亂,邏輯也理不清楚。但我卻想萬一有人看中了我的才華呢!卻沒想到自己哪有什么才華。既沒才華也沒堅持與恒心。個位數的閱讀以及零個喜歡。別說我有多失望了。
失望歸失望,我還是繼續寫下去。直到我的一篇文章被青春專題收了。那一刻,我是欣喜的。我還在QQ簽名上寫了投稿成功了。就能夠知道我有多雀躍。我收獲了第一個喜歡。雖然才有一個,但是只要有一個人認可我的文章,我都會很高興。
大神們肯定不知道,每一個喜歡對于我來說都視若珍寶。也不敢說是鼓勵我寫下去,只是由衷的珍惜。剛來簡書的不久,夢想著有一天早晨醒來收獲幾十個喜歡。至今也沒實現。說不氣餒是假的。在這一年左右不知卸了多少次簡書。
我第一次卸簡書的原因至今還記得,花了一個早晨寫的文,被各專題槍斃了。那是我認真寫的文啊。可想而知多我有多打擊。連閱讀量都沒有,真的是傷了自尊。再加上那段時間頹廢,對生活毫無目標,對學習更是提不起興趣。索性就刪了以前寫的文,卸了簡書。想著再也不玩文字了。對,于我而言就是玩,我都沒怎么奢求稿費這件事。只是單純想記錄自己的生活或著虛構自己的故事。
還有幾次是因為首頁全是雞湯文,看得厭煩覺得簡書沒什么有價值的文章。就卸了簡書。只是自己從沒思考過人家寫得好雞湯也是一種技能。你不喜歡看,也可以只看小說部分的文章。
在簡書,人人是作者也是讀者。有些人擅長寫雞湯,有些人擅長寫詩,散文或著是小說。而我卻什么文也不擅長,于是我常逛各大專題。發現有些平常的作者的才華也足以比的上簽約作者。不得不說,有才華的人那么多,出名的卻沒幾個。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繼續創作。沒人看也不要緊,我寫著開心就好。
偶爾也會看看別人談寫作的文章。我發現每篇類似的文章都提到堅持,學習。其實不說自己也明白。只是特別想看看別人成功的秘訣或著是小抄。到最后,才發現寫作哪有什么近路。不過是喜歡與堅持的事情。
越執著于某件事的時候越不叫成效,越從容反而有了一小點進步。至少,我發現了自己的故事有那么一點邏輯性了。也不像從前一樣寫些怨懟的和無病呻吟的文字。把自己感動了,把別人逗笑了。那真是莫大的悲哀!
在簡書。我的感受由怒轉到心平氣和。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在這段時間中看文,寫文雖沒帶來極大的好處,但默默地干著自己的事,收獲的小成能給我帶來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