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總結了一下,在股市中不同角色進場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超級投資者,永遠有錢,在底部進場。
超級投資者,比如社保基金、救市基金等等,這種基金的資金是無限的,且代表著國家意志,基本上他們入場之后,股市就徹底見底了。
第二個階段,專業投資者,很有錢,在底部偏腰部進場。
這部分投資者,比如機構投資者,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超級牛散等。
公募、私募,由于投資人會在底部贖回,導致它們也沒法在底部加倉,反倒是市場穩定了,才開始有錢買入。
牛散在真正的底部,往往已經沒錢了,所以一般都是在底部偏腰部的時候重倉。
第三個階段,普通投資者,工薪階層,在腰部、腰部偏頂部進場。
股市穩定了,開始稍微有一點賺錢效應了,由于工薪階層多少還是有點余錢,且日常也在關注投資,往往會在這時候入場。
第四個階段,小白投資者,沒錢,在頂部進場。
股市暴漲,創各種新高,交易量破萬億,賺錢效應完全顯現出來了。
平日里對股市完全不感興趣的小白,在網絡、電視、周圍朋友同事的影響下,開始進入股市。
這部分人往往沒什么錢,也沒想過什么長期資產配置,最主要的目的是用僅剩下的一點點錢,到股市里賺一票。
此時,各種不理性的現象開始頻現,百億規模新基金單日秒光,ETF出現高溢價,等等等等。
那么,問題來了,你屬于哪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