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對我個人而言,這篇復盤更適合的標題是《對不起,這是我第500次想安利你》。
我起初選擇若初寫作課不僅僅是因為她細膩入微的一對一輔導,而是因為她的課便宜。
2018年10月,為了拯救我的執行力,走投無路地我報了麥子的學習力手帳營。因緣巧合,若初的名字映入眼簾。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的第一反應便是這首詩句。高中的時候我愛慘了納蘭容若,他的“心字已成灰”,他的“聒碎鄉心夢不成”等等都是我珍愛的詩句,也因此對若初這個名字印象多了三分。
2018年12月,剛給學生普及完“假期是彎道超車的最好時機”,腦中便靈光一閃,那對我來說,寒假是不是也意味著一個轉變的開始?翻著自己永遠詞不達意的日記和小故事;想著自己表達不清楚要點的報告;看著自己寫也寫不明白的讀書筆記。痛定思痛,我去找了若初報了第7期28天寫作課。當我收到她發給我的課前文件的時候,我驚呆了。
我也不是第一次報線上課程了,只不過之前大部分都是專業領域的課程,比如英語培訓、教師資格證培訓之類的內容。每次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就足夠我高枕無憂的通過考試了。寫作課,輕而易舉能搞定的嘛!
可是若初的課不一樣,她說,寫作就像是一座冰山,我們表面能看到的往往只是冰山的一個角,海平面下隱藏的內容需要花費時間去思考和咀嚼消化。第一天開營儀式之后,我兩眼一黑,感覺自己,這回栽了。
我不是一個勤奮的學生,一直以來只會按時完成作業,從不課后復習鞏固知識內容,更別提什么挖掘更深層次的知識點了。但我這人就是有虛榮心,我特別喜歡拿全勤獎。這次全勤獎需要完成28天的微博微信打卡,更主要的是要完成12節課的課后筆記。怎么辦?趕鴨子上架試試唄,萬一成功了呢?
28天后,我成功了。
雖然沒有每次課程都按時聽完,但是也都控制在三天內把筆記寫完上傳,手寫的觸感讓我印象更加深刻。但是更多的是感恩于老師悉心的一對一輔導,耐心及時解惑答疑,剖析問題,也在我苦惱于進步緩慢的時候給予我鼓勵,讓我意識到自己的可能性。
收獲一之標題收集:
我那么愛刷公號文卻從來不知道標題有這么大的作用,這說出去是不是很丟人!好在,為時不晚,現在知道那些勾引我點進去看的文章有這么多的玄機,以后也都小心謹慎地取標題才好。這28天,我也從只會借用名人中規中矩的文章標題的菜鳥小白成長為會找熱點詞匯、分析標題用法的初階小白了。
收獲二之素材收集:
手帳營讓我養成了給書做框架梳理的習慣,還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消化了大部分的內容。但是當我學習寫作課的時候,卻苦惱于無話可說,無素材可用。什么名人名言在此刻早就忘的一干二凈。素材庫的出現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不單單局限于框架梳理,也開始嘗試把名人名言,一些有趣的心理學知識等等都整理到印象筆記里去,分門別類,便于查找引用。
收獲三之拆解文案
這大概是28天里我最大的收獲了。作為一個寫作小白,往往看著別人的文章垂涎不已,卻苦惱于無從下手拆解。這一次,學到的干貨滿滿,只有從把別人的寫作技巧遷移為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寫作效率。
收獲四之升華內涵
一直以來對于文章的結尾有種慣性思維,就是一定得用名人名言才算是升華內涵了。這次寫作課給我了很大的改觀:TED演講,心理學飯團等等都可以是結尾升華文章的好幫手。
這短短的28天,我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寫作的任督二脈在慢慢打開,我開始每天主動積累名人名言,閱讀拆解公號文章,寫豆腐塊等等。有人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從第一篇文章主體都搞混的文章,從第一篇拆解只會總結概括開始,我也慢慢走到現在了,我相信我只要堅持下去,一定可以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我堅持寫作的初衷,是因為我喜歡手寫的溫度,這是我心跳存在的依據。
而我選擇若初寫作課不僅僅是因為它便宜,是因為老師悉心的一對一輔導。很喜歡她的一段話,記錄下來和大家共勉:我渴望的是,用海量的閱讀和寫作,構建出一個豐盛的靈魂,然后從容地開出花來。
以上。
本文作者:包包迷路了,坐標嘉興的90后培訓機構教師,熱愛手帳、閱讀、電影,喜歡烘培和旅行,喜愛一切可愛又個性的事物。力求成為一個瀟灑自由的靈魂,一生溫暖純良。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