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洋洋清風
辦公室對面校園里軍訓的口號聲整齊劃一,下班后經過周邊的大學門口,聽見一聲聲熟悉的“同學,你好”“老師好”, 這個場景讓人想起那時的一切,時光倒回2007年。
那一年,我從小鎮初來繁華大都市,一切都是新鮮的,遠離了父母的約束,自由著、迷茫著,一張純真的臉,暢想著未來。此刻,我揚起頭看了看天空,浮出淡淡的憂傷。
那年,一句“同學,你好”,讓我們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形影不離。同學,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的場景嗎?同學,那一年我們在自習室遇到了生平第一次地震,那一年我們四個人吃了最后一份炒米飯,那一年我們去鐘樓壓馬路,那一年我們在樓下聊了一個通宵,那一年我們承包整個網吧做PS,那一年我們自拍自剪著小短劇,那一年我們沒事就去灃峪口逛一圈,那一年我們在篝火晚會上狂歡,那一年我們一起去輔導班上課,那一年我們一口氣吃下一斤泡芙,那一年太多的畫面在頭腦中閃過……
那一年我們張揚,我們瘋狂,我們叛逆,記得那年王同學過生日,我們喝完白酒喝啤酒、再喝果皮,離開前鄰桌同學端上來兩杯白酒,當時想也沒想,就一飲而盡,一桌人目瞪口呆看著我,我瀟灑的走了。那一年,酒后從來不抽煙的我接過你遞來的煙抽了起來。那一年月光下手舞足蹈的大步走著,你說從來沒見過如此放松快樂的我。
那年,我們遇到老師,總會說“老師好”,那年我們把班主任馬佳明老師叫“馬哥”,沒有傳說中一學期只能見兩次,而是每天晨跑馬哥都會來,每天在教室至少能見兩次,我甚至一度懷疑是上初中。馬哥在地震那次還不顧自身安慰,從辦公室到教室通知大家撤離,獨自返回鎖上教室門。那年遇到過很多老師,語文課上大家最愛的是模仿老教授的語氣,回答“是”時說成“si”;那一年我們制造了“貼吧事件”,系領導專門給我們班開大會,我們“痛斥”個別老師的不當做法;那一年,老師都說我們班太過于活躍,我們自己取名“新聞四班,火箭班”。
那年,我們以為再繁華的北區,卻在偏遠的青華山下,當要離開時,那走過無數次的梧桐大道,前蘇聯式的教學大樓,小套間的宿舍,是漸漸的不舍。
那年,在青春盛宴里,我們哭過,也都笑過。我們無奈徘徊過,也激情澎湃過。青春也許就是用來懷念的,懷念那似水流年,懷念那聲“同學,你好。”明天就是教師節了,我想大聲說句:“老師好,節日快樂!”
PS:九月,開學季。第二篇《同學,你好!》,謝謝你,看到我的這篇文章,我在古城西安跟你說: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