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時分,暮云四合。自單位徒步而歸,間道至青屏廣場。遇一老者在場中漫步,似曾相識。燈光昏暗,樹影婆娑,締視伊,乃當(dāng)年政治老師劉福立師,正佝僂而行。
亟上前施禮叩安,執(zhí)弟子禮。詢問交談之間知老師已趨耄耋之年。老師生于抗戰(zhàn)爆發(fā)之年1937年,已整整八十周歲矣!老師說他堅持早晚走步健身,近期體檢身體無恙。
老師還給我傳授一養(yǎng)生秘訣:不食“熬而糟”(新密方言,即亂七八糟之意),不沾肉。
我記得幾年前遇到他時,他就言之諄諄地對我說過他的這個養(yǎng)生心得。這是老師的切身體會,又是現(xiàn)身說法,他身體尚健朗,很有說服力嘛!我暗暗告誡我這個“肉食者”,當(dāng)引以為鑒。
臨歧路和老師揖別,出廣場,上臺階。我看著臺階,僅提醒老師小心,沒有攙扶,但我一直看著他。見老師上至平地時,瞬間又往下趔趄了一下,嚇我一跳,幸好老師平衡能力不錯,沒有跌下去,有驚無險。
我心里說到,以后與老人同行,至艱難處當(dāng)扶將著為宜。否則像今天,本來師生邂逅,談笑樂哉,要是老師真失足跌倒,豈不尷尬難堪?難堪還是次要,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就沒成色死了!
想當(dāng)年,劉福立老師堂堂的密縣一中副校長,意氣風(fēng)發(fā),議論風(fēng)生,聲振屋瓦,長身玉立,瀟灑倜儻;而今盡管身體無恙,但畢竟垂垂老矣,看上去真的是明顯老態(tài)龍鐘,與當(dāng)年政治課堂上揮灑自如、侃侃而談的四十出頭春秋鼎盛的劉老師相比,不能不讓人感嘆:歲月無情催人老哎!
我很清醒地意識到,老師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
我在心里默默地自省自語:
“珍惜當(dāng)下,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吧!
感恩生活,感恩命運,感恩上蒼的眷顧吧!感恩我還正常地生活著,感恩我還自以為過得去地生活著!
感恩我還行健!”
且不說老者,看看那些正值生命的壯年,就被疾病摧殘得無法行走或者蹣跚而行、艱難竭蹶的人,我們能不珍惜生活嗎?能不感恩生活嗎?能不信奉“知足常樂”嗎?
讓每一天都被快樂、幸福、平安占據(jù),讓每一天都最大限度地減少憂愁、痛苦、紛爭、利欲!
多一些定戒慧,少一些貪嗔癡!
到了一定的年齡,到了一定的節(jié)點,什么都不重要了,什么都要淡去!唯有健康、快樂、平安至上!
為啥不早一點看淡呢?
為啥還要為自己的一點地位、些許金銀、蝸角虛名而沾沾自喜呢?
為啥還要整天汲汲于富貴,而戚戚于貧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