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和胃同為后天之本,有幾大生理功能極其重要。
第一,脾主運化,就是將胃腸道的食物轉化成精微物質、中氣、氣血,以輸送到全身,這一點對人體的健康尤其關鍵,如果脾胃功能差,養分氣血功能便會化源不足,久而久之便會形成氣血精血虧虛的狀態;而脾胃又跟胃腸道的功能密切相關,脾胃虛弱,運化功能減退,就容易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痛、便溏、身體消瘦等脾胃相關癥狀。
脾胃也是運化水液的一個關鍵,脾屬土,土能克水,脾胃健壯,體內的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便沒有形成的基礎,也就不容易出現屬于水腫、腹瀉等相關的病癥,所以中醫也有“脾為生痰之源”、“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的說法,所以是參苓白術散等方子,能夠健脾胃利水祛濕,能夠治療水腫、腹瀉等病癥,就是這個功能的體現;我在臨床上治療痰飲、水濕,以及肥胖浮腫等相關的病情,也是從脾胃為主的進行調理,這一點非常重要。
脾,還有另外一個功能是“主升清”,這里從兩個層次進行認識,一個是能夠吸收身體脾胃之間吸收進來的水谷精微,輸送到全身;還有一個是有升提中氣的作用,脾胃健壯中氣充足,就能夠使人體的精力充沛,四肢肌肉有力,所以,補中益氣丸以健脾補中氣為主,能夠治療氣短乏力,內臟下垂的病癥,就是脾胃升清功能的一個具體治療運用。
脾借助升提的特點,也有攝血的作用,能夠統攝血液在脈管里面運行,因此有一部分出血的病癥,要用補中氣健脾氣的方法,使中氣充足,能夠固攝血液。
脾,喜燥而惡濕,很多濕邪過盛的病癥,容易困脾,影響脾胃的運化,所以治療濕邪多數也需要從脾胃進行調理。
脾胃主運化以及升清的功能,能夠吸收體內的精微物質輸送到全身四肢肌肉、口唇等部位,所以,是否四肢健壯有力?全身營養是否充足?皮膚肌肉等是否光澤?氣血是否充沛?也一部分是反映了脾胃的運化水谷功能的狀態,只有脾胃功能健壯,以上的狀態才能夠恢復正常,這也是從脾胃治療相關病癥的意義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