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公司,面臨諸多的問題。
- 資源部門分散
150人左右的公司,分解為19個業務部門:人事、行政、財務、合約、外協、市場、產品銷售、項目銷售、大客戶、技術方案、工程項目、外辦、總工辦、硬件研發、系統集成、軟件研發、計劃、生產、品質。
看上去各司其職,井井有條。
攤子大,效率低,各種腌臜齷齪
- 管理層級多
六級管理體系
總經理——COO——中心(副)主任——經理——主管——普通員工
U型 & J型管理反饋路徑
層級深,物理路徑長,P大點事兒也搞的...科利馬擦點怎么這么難?
有一段時間了,總想做寫點什么來表達下迷茫與困惑,但又想想這不過只是正常。
創業之初,走過這2年,尤其是最近一年的公司在人力規模上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業績目標達成、團隊成長等方面,存在很多的挑戰、困難。苦辣酸甜,難于為外人道。
我們作為一個傳統的、垂直細分領域內的制造型企業,轉型為全棧服務提供商。說是創業也好,創新也好,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很難找到現成的答案,也不像我之前在電信企業所具備的高度信息化基礎,以及高可靠性的作業環境。
也有過多次反問,難道不能夠做得更好?答案很遺憾,真的不認為我們能夠跨過這個必經階段。
沿著先僵化——再優化——后固化(任正非
)的思路來進行管理體系和規則的落實可能是有效地。
但在管理理念、架構、執行上明明知道已經得病,不去開藥方,去治病,卻反其道而行之,有時這才是最郁悶的。
小企業得大企業病更加可怕。
雖然有上面的各種問題,但不管如何它活著,艱難的活著,也就更需要我們不斷改良、改革。
寫在最后:
凡是公司決定的都是正確的。
閑的蛋疼時會抱怨、指責、發泄,也許是減壓;
在工作中,全力以赴!這是使命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