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私塾本周的作業,我的內心是抓狂的。“試著像作者一樣,去拆解一個我們身邊值得多問一句的問題”我們的身邊還有什么問題?什么問題值得一句?什么問題又值得多問一句?
想了兩天,覺得好像沒什么有問題。馬上交作業了,我想到了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我覺得什么都沒有問題,覺得周圍的一切都是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沒有什么值得我去思考,去多問一句“為什么”呢?
是什么讓我們對周圍的一切都視而不見呢?
是什么吞噬了我們的好奇心?
我們好像沒有時間去關注周圍的事物。每天忙、忙、忙,忙得昏天暗地,不再關心四季更替、寒來暑往,如果不是有人在朋友圉發了落葉的圖片,感慨“秋風蕭瑟天氣涼”,還以為仍是夏天。以前走路去上學,去上班,會欣賞道路兩旁的景色,會為一朵小花、一只螞蟻駐足,現在要么開車,要么坐公交聽小說學英語,哪怕是最親近自然的走路,也是戴著耳機聽著音樂,我們自己設置了一道無形的屏障,把自己與外界自動隔離了。
我們好像也沒有心情去關心周圍的人。電話和微信的出現,雖然方便了我們和世界的聯系,可是越來越多的人都是隔著屏幕去溝通、交流,更多的人是通過朋友圈去了解一個人,知心閨蜜越來越少,點贊之交遍布各地。有幾人值得人打一個電話,問一問“最近還好嗎?”
我的好奇心去了哪里?
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愛問為什么的人,為什么現在對一切都麻木了呢?
是因為知道自己無力改變什么,所以就熟視無睹了嗎?
我想寫我也不知道答案。
這就是本周的作業,我沒有答案,但我會盡力去改,像海子說的那樣,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