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人參果劇本

搞了一天呢,是課本劇的劇本~


(長老安心前進,看到了山)

三藏(在馬上歡喜):徒弟,我一向西來,經歷許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險峻之處,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若是相近雷音不遠路,我們好整肅端嚴見世尊。

行者(笑):早哩!早哩!正好不得到哩!

沙僧:師兄,我們到雷音有多少遠?

行者:十萬八千里,十停中還不曾走了一停哩。

八戒:哥啊,要走幾年才得到?

行者:這些路,若論二位賢弟,便十來日也可到;若論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還見日色;若論師父走,莫想!莫想!

唐僧:悟空,你說得幾時方可到?

行者: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沙僧:師兄,此間雖不是雷音,觀此景致,必有個好人居止。

行者:此言卻當。這里決無邪祟,一定是個圣僧仙輩之鄉,我們游玩慢行。

(清風只有一千三百二十歲,明月才交一千二百歲)

大仙(吩咐二童):不可違了大天尊的簡帖,要往彌羅宮聽講,你兩個在家仔細。不日有一個故人從此經過,卻莫怠慢了他,可將我人參果打兩個與他吃,權表舊日之情。

二童:師父的故人是誰?望說與弟子,好接待。

大仙:“他是東土大唐駕下的圣僧,道號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

二童(笑):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么與那和尚做甚相識!

大仙: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圣老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

大仙:我那果子有數,只許與他兩個,不得多費。

清風:開園時,大眾共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在樹,不敢多費。

大仙:唐三藏雖是故人,須要防備他手下人羅唣,不可驚動他知。

(大仙承眾徒弟飛升,徑朝天界)

唐僧:悟空,你看那里是甚么去處?

行者(看):那所在,不是觀宇,定是寺院。我們走動些,到那廂方知端的。

(三藏下馬)

唐僧:徒弟,真個是一座觀宇。

沙僧:師父,觀此景鮮明,觀里必有好人居住。我們進去看看,若行滿東回,此間也是一景。

行者:說得好。(一齊進去)

行者(笑):這道士說大話唬人。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在那太上老君門首,也不曾見有此話說。

八戒:且莫管他,進去進去,或者這道士有些德行,未可知也。

明月、清風(走出來):老師父,失迎,請坐。

唐僧(三匝禮拜):仙童,你五莊觀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養三清、四帝、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

二童(笑):不瞞老師說,這兩個字,上頭的,禮上還當;下邊的,還受不得我們的香火。是家師父諂佞出來的。

唐僧:何為諂佞?

二童: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

(行者笑得打跌)八戒:哥啊,你笑怎的?

行者:只講老孫會搗鬼,原來這道童會捆風!

三藏:令師何在?

童子:不在家。

行者:這個臊道童!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甚么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請你這潑牛蹄子去講甚么!

三藏:悟空,且休爭競,我們既進來就出去,顯得沒了方情。他師既是不在,攪擾他做甚?你去山門前放馬,沙僧看守行李,教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糧,借他鍋灶,做頓飯吃,待臨行,送他幾文柴錢便罷了。各依執事,讓我在此歇息歇息,飯畢就行。

明月、清風:好和尚!真個是西方愛圣臨凡,真元不昧。師父命我們接待唐僧,將人參果與他吃,以表故舊之情,又教防著他手下人羅唣。果然那三個嘴臉兇頑,性情粗糙,幸得就把他們調開了。若在邊前,卻不與他人參果見面。

清風:兄弟,還不知那和尚可是師父的故人,問他一問看,莫要錯了。

二童:啟問老師可是大唐往西天取經的唐三藏?

唐僧:貧僧就是,仙童為何知我賤名?

童子:我師臨行,曾吩咐教弟子遠接。不期車駕來促,有失迎迓。老師請坐,待弟子辦茶來奉。

三藏:不敢。

(明月取一杯香茶,獻與長老)

清風:兄弟,不可違了師命,我和你去取果子來。

(二童一個拿了金擊子,一個拿了丹盤,將絲帕墊著盤底,敲下兩個果來,接在盤中):唐師父,我五莊觀土僻山荒,無物可奉,土儀素果二枚,權為解渴。

長老(害怕):善哉!善哉!今歲倒也年豐時稔,怎么這觀里作荒吃人?這個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如何與我解渴?

清風(心里):這和尚在那口舌場中,是非海里,弄得眼肉胎凡,不識我仙家異寶。

明月:老師,此物叫做人參果,吃一個兒不妨。

三藏:胡說!胡說!他那父母懷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來當果子?

清風:實是樹上結的。

長老:亂談!亂談!樹上又會結出人來?拿過去,不當人子!

(兩童離開,坐在床邊吃起)

八戒:這里來!這里來!

行者:呆子,你嚷甚的?想是飯不彀吃,且讓老和尚吃飽,我們前邊大人家,再化吃去罷。

八戒:你進來,不是飯少。這觀里有一件寶貝,你可曉得?

行者:甚么寶貝?

八戒(笑):說與你,你不曾見;拿與你,你不認得。

行者:這呆子笑話我老孫。老孫五百年前,因訪仙道時,也曾云游在海角天涯,那般兒不曾見?

八戒:哥啊,人參果你曾見么?

行者:這個真不曾見。但只常聞得人說,人參果乃是草還丹,人吃了極能延壽。如今那里有得?

八戒:他這里有。那童子拿兩個與師父吃,那老和尚不認得,道是三朝未滿的孩兒,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憊懶,師父既不吃,便該讓我們,他就瞞著我們,才自在這隔壁房里,一家一個,——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里水泱。怎么得一個兒嘗新?我想你有些溜撒,去他那園子里偷幾個來嘗嘗,如何?

行者道:這個容易,老孫去手到擒來。(往前就走)

八戒(一把扯住):哥啊,我聽得他在這房里說,要拿甚么金擊子去打哩。須是干得停當,不可走露風聲。

行者:我曉得,我曉得。(偷出金擊子)

行者:好東西呀!果然罕見!果然罕見!(把金擊子敲了一下,跳下,尋不見)

行者:蹺蹊!蹺蹊!想是有腳的會走,就走也跳不出墻去。我知道了,想是花園中土地不許老孫偷他果子,他收了去也。(捻訣)

土地(施禮):大圣,呼喚小神,有何吩咐?

行者:你不知老孫是蓋天下有名的賊頭。我當年偷蟠桃、盜御酒、竊靈丹,也不曾有人敢與我分用,怎么今日偷他一個果子,你就怞了我的頭分去了!這果子是樹上結的,空中過鳥也該有分,老孫就吃他一個,有何大害?怎么剛打下來,你就撈了去?

土地:大圣,錯怪了小神也。這寶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個鬼仙,怎么敢拿去?就是聞也無福聞聞。

行者:你既不曾拿去,如何打下來就不見了?土地:大圣只知這寶貝延壽,更不知他的出處哩。

行者:有甚出處?

土地:這寶貝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頭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有緣的,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卻是只與五行相畏。

行者:怎么與五行相畏?

土地:這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時必用金器,方得下來。打下來,卻將盤兒用絲帕襯墊方可;若受些木器,就枯了,就吃也不得延壽。吃他須用磁器,清水化開食用,遇火即焦而無用。遇土而入者,大圣方才打落地上,他即鉆下土去了。這個土有四萬七千年,就是鋼鉆鉆他也鉆不動些須,比生鐵也還硬三四分,人若吃了,所以長生。大圣不信時,可把這地下打打兒看。

(掣金箍棒筑了一下)行者:果然!果然!我這棍,打石頭如粉碎,撞生鐵也有痕,怎么這一下打不傷些兒?這等說,我卻錯怪了你了,你回去罷。(土地回)

(大圣敲三個果,兜在襟中,跳下樹)

八戒(笑):哥哥,可有么?

行者:這不是?老孫的手到擒來。這個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聲。

八戒(招手叫):悟凈,你來。

沙僧(出場):哥哥,叫我怎的?

行者:兄弟,你看這個是甚的東西?

沙僧:是人參果。

行者:好啊!你倒認得,你曾在那里吃過的?

沙僧:小弟雖不曾吃,但舊時做卷簾大將,扶侍鸞輿赴蟠桃宴,嘗見海外諸仙將此果與王母上壽。見便曾見,卻未曾吃。哥哥,可與我些兒嘗嘗?

行者:不消講,兄弟們一家一個。

八戒(吞咽):你兩個吃的是甚么?

沙僧:人參果。

八戒:甚么味道?

行者:悟凈,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來問誰?

八戒: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們細嚼細咽,嘗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無核,就吞下去了。哥啊,為人為徹。已經調動我這饞蟲,再去弄個兒來,老豬細細的吃吃。

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這個東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著盡飽。象這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我們吃他這一個,也是大有緣法,不等小可。罷罷罷!彀了!(丟金擊子)

八戒:人參果吃得不快活,再得一個兒吃吃才好。

清風:明月,你聽那長嘴和尚講人參果還要個吃吃。師父別時叮嚀,教防他手下人羅唣,莫敢是他偷了我們寶貝么?

明月(回頭):不好了!不好了!金擊子如何落在地下?我們去園里看看來!

清風:這門是我關的,如何開了?

明月:你可會算帳?

清風:我會,你說將來。

明月:果子原是三十個。師父開園,分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適才打兩個與唐僧吃,還有二十六個;如今止剩得二十二個,卻不少了四個?不消講,不消講,定是那伙惡人偷了,我們只罵唐僧去來。

二童(指著唐僧):賊頭鼠腦,臭短臊長,沒好氣的胡嚷!

唐僧:仙童啊,你鬧的是甚么?消停些兒,有話慢說不妨,不要胡說散道的。

清風:你的耳聾?我是蠻話,你不省得?你偷吃了人參果,怎么不容我說。

唐僧:人參果怎么模樣?

明月:才拿來與你吃,你說象孩童的不是?

唐僧:阿彌陀佛!那東西一見,我就心驚膽戰,還敢偷他吃哩!就是害了饞痞,也不敢干這賊事。不要錯怪了人。

清風:你雖不曾吃,還有手下人要偷吃的哩。

三藏:這等也說得是,你且莫嚷,等我問他們看。果若是偷了,教他賠你。

明月:賠呀!就有錢那里去買?

三藏:縱有錢沒處買呵,常言道,仁義值千金。教他陪你個禮,便罷了。也還不知是他不是他哩。?

明月:怎的不是他?他那里分不均,還在那里嚷哩。

三藏:徒弟,且都來。

沙僧:不好了!決撒了!老師父叫我們,小道童胡廝罵,不是舊話兒走了風,卻是甚的?

行者:活羞殺人!這個不過是飲食之類。若說出來,就是我們偷嘴了,只是莫認。

八戒:正是,正是。(三人走去)

三眾:飯將熟了,叫我們怎的?

三藏:徒弟,不是問飯。他這觀里,有甚么人參果,似孩子一般的東西,你們是那一個偷他的吃了?

八戒:我老實,不曉得,不曾見。

清風:笑的就是他!笑的就是他!

行者:我老孫生的是這個笑容兒,莫成為你不見了甚么果子,就不容我笑?

三藏:徒弟息怒,我們是出家人,休打誑語,莫吃昧心食,果然吃了他的,陪他個禮罷,何苦這般抵賴?

行者:師父,不干我事,是八戒隔壁聽見那兩個道童吃甚么人參果,他想一個兒嘗新,著老孫去打了三個,我兄弟各人吃了一個。如今吃也吃了,待要怎么?

明月:偷了我四個,這和尚還說不是賊哩!

八戒:偷了四個,怎么只拿出三個來分,預先就打起一個偏手?(二童毀罵)

行者:這童子這樣可惡,只說當面打人也罷,受他些氣兒,等我送他一個絕后計,教他大家都吃不成!(毫毛吹口仙氣)變!(變假行者把樹推倒)好!好!好!大家散火!

清風:明月,這些和尚也受得氣哩,我們就象罵雞一般,罵了這半會,通沒個招聲,想必他不曾偷吃。倘或樹高葉密,數得不明,不要誑罵了他!我和你再去查查。

明月:也說得是。(到園中)

明月清風:怎的好!怎的好!害了我五莊觀里的丹頭,斷絕我仙家的苗裔!師父來家,我兩個怎的回話?

明月:師兄莫嚷,我們且整了衣冠,莫要驚張了這幾個和尚。這個沒有別人,定是那個毛臉雷公嘴的那廝,他來出神弄法,壞了我們的寶貝。若是與他分說,那廝畢竟抵賴,定要與他相爭,爭起來,就要交手相打,你想我們兩個,怎么敵得過他四個?且不如去哄他一哄,只說果子不少,我們錯數了,轉與他陪個不是。他們的飯已熟了,等他吃飯時,再貼他些兒小菜。他一家拿著一個碗,你卻站在門左,我卻站在門右,撲的把門關倒,把鎖鎖住,將這幾層門都鎖了,不要放他,待師父來家,憑他怎的處置。他又是師父的故人,饒了他,也是師父的人情;不饒他,我們也拿住個賊在,庶幾可以免我等之罪。

清風:有理!有理!

明月清風(對唐僧控背躬身):師父,適間言語粗俗,多有沖撞,莫怪,莫怪。

三藏:怎么說?

清風:果子不少,只因樹高葉密,不曾看得明白。才然又去查查,還是原數。

八戒:你這個童兒,年幼不知事體,就來亂罵,白口咀咒,枉賴了我們也!不當人子!行者心中暗想):“是謊,是謊!果子已是了帳,怎的說這般話?想必有起死回生之法。”

三藏:既如此,盛將飯來,我們吃了去罷!

(二童關門上鎖)八戒(笑):這童子差了。你這里風俗不好,卻怎的關了門里吃飯?

明月:正是,正是,好歹吃了飯兒開門。

清風:我把你這個害饞勞、偷嘴的禿賊!你偷吃了我的仙果,已該一個擅食田園瓜果之罪,卻又把我的仙樹推倒,壞了我五莊觀里仙根,你還要說嘴哩!若能彀到得西方參佛面,只除是轉背搖車再托生!

唐僧:你這個猴頭,番番撞禍!你偷吃了他的果子,就受他些氣兒,讓他罵幾句便也罷了。怎么又推倒他的樹!若論這般情由,告起狀來,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通。

行者:師父莫鬧,那童兒都睡去了,只等他睡著了,我們連夜起身。

沙僧:哥啊,幾層門都上了鎖,閉得甚緊,如何走么?

行者:莫管!莫管!老孫自有法兒。

八戒:愁你沒有法兒哩!你一變,變甚么蟲蛭兒,瞞格子眼里就飛將出去,只苦了我們不會變的,便在此頂缸受罪哩!

唐僧:他若干出這個勾當,不同你我出去啊,我就念起舊話經兒,他卻怎生消受!

八戒:師父,你說的那里話?我只聽得佛教中各類經,不曾聽見個甚那舊話兒經啊。

行者:兄弟,你不知道,我頂上戴的這個箍兒,是觀音菩薩賜與我師父的。師父哄我戴了,就如生根的一般,莫想拿得下來,叫做《緊箍兒咒》。他舊話兒經,即此是也。但若念動,我就頭疼,故有這個法兒難我。師父你莫念,我決不負你,管情大家一齊出去。

行者:此時萬籟無聲,冰輪明顯,正好走了去罷。

八戒:哥啊,不要搗鬼,門俱鎖閉,往那里走?

行者:你看手段!(把金箍棒往門上一指)

八戒:好本事!就是叫小爐兒匠使掭子,便也不象這等爽利!

行者:這個門,有甚稀罕!就是南天門,指一指也開了。

(請師父出門上馬)

三藏:這個猴頭弄殺我也!你因為嘴,帶累我一夜無眠!

行者:不要只管埋怨。天色明了,你在路旁邊樹林中將就,養養精神再走。(休息)

大仙:清風、明月,卻也中用。常時節,日高三丈,腰也不伸,今日我們不在,他倒肯起早,開門掃地。(發現無人)

大仙:豈有此理!想是昨晚忘卻關門,就去睡了,今早還未醒哩。

大仙(笑):好仙童啊!成仙的人,神滿再不思睡,卻怎么這般困倦?莫不是有人做弄了他也?快取水來。

(二人忽睜睛抹抹臉)明月(叩頭):師父啊!你的故人是一伙強盜,十分兇狠!

大仙:莫驚恐,慢慢的說來。

清風:師父啊,當日別后不久,果有個東土唐僧,一行有四個和尚,連馬五口。弟子不敢違了師命,問及來因,將人參果取了兩個奉上。那長老俗眼愚心,不識我們仙家的寶貝。他說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再三不吃,是弟子各吃了一個。不期他那手下有三個徒弟,有一個姓孫的,名悟空行者,先偷四個果子吃了。是弟子們向伊理說,實實的言語了幾句,他卻不容,暗自里弄了個出神的手段,苦啊!

大仙:那和尚打你來?

明月:不曾打,只是把我們人參樹打倒了。

大仙(惱怒):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孫的,也是個太乙散仙,也曾大鬧天宮,神通廣大。既然打倒了寶樹,你可認得那些和尚?

清風:都認得。

大仙:既認得,都跟我來。

清風:師父,那路旁樹下坐的是唐僧。

大仙:我已見了。你兩個回去安排下繩索,等我自家拿他。(清風離開)

大仙(對唐僧):長老,貧道起手了。

長老:失瞻!失瞻!

大仙:長老是那方來的?為何在途中打坐?

三藏:貧僧乃東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經者。路過此間,權為一歇。

大仙:長老東來,可曾在荒山經過?

長老:不知仙宮是何寶山?

大仙:萬壽山五莊觀,便是貧道棲止處。

行者:不曾!不曾!我們是打上路來的。

大仙:我把你這個潑猴!你瞞誰哩?你倒在我觀里,把我人參果樹打倒,你連夜走在此間,還不招認,遮飾甚么?不要走!趁早去還我樹來!

(行者惱怒,掣鐵棒就打,大仙躲過)

(大仙把四僧連馬一袖子籠住)。

八戒:不好了!我們都裝在里了!

行者:呆子,我們被他籠在衣袖中哩。

八戒:這個不打緊,等我一頓釘鈀,筑他個窟窿,脫將下去,只說他不小心,籠不牢,吊的了罷。

大仙:徒弟,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槍,不可加鐵鉞,且與我取出皮鞭來,打他一頓,與我人參果出氣!

大仙: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

行者(心里):我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頓鞭打壞了啊,卻不是我造的業?

行者: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樹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甚?

大仙:這潑猴倒言語膂烈。這等便先打他。照依果數,打三十鞭。

(一下一下打了三十)

大仙:還該打三藏訓教不嚴,縱放頑徒撒潑。

行者:先生又差了。偷果子時,我師父不知,他在殿上與你二童講話,是我兄弟們做的勾當。縱是有教訓不嚴之罪,我為弟子的,也當替打,再打我罷。

大仙:這潑猴,雖是狡猾奸頑,卻倒也有些孝意。既這等,還打他罷。(又打三十)

大仙:且把鞭子浸在水里,待明朝再拷打他。

長老(淚眼雙垂):你等闖出禍來,卻帶累我在此受罪,這是怎的起?

行者:且休報怨,打便先打我,你又不曾吃打,倒轉嗟呀怎的?

唐僧:雖然不曾打,卻也綁得身上疼哩。

沙僧:師父,還有陪綁的在這里哩。

行者:都莫要嚷,再停會兒走路。

八戒:哥哥又弄虛頭了。這里麻繩噴水,緊緊的綁著,還比關在殿上被你使解鎖法搠開門走哩!

行者:不是夸口說,那怕三股的麻繩噴上了水,就是碗粗的棕纜,也只好當秋風!

行者(把身子小一小):師父去啞!

沙僧(慌):哥哥,也救我們一救!

行者:(解三藏,放八戒、沙僧)悄言!悄言!(對八戒)你去把那崖邊柳樹伐四顆來。

八戒:要他怎的?

行者:有用處,快快取來!

(呆子抱來)行者:變!(離開)

(唐僧打盹)行者:師父不濟!出家人怎的這般辛苦?我老孫千夜不眠,也不曉得困倦。且下馬來,莫教走路的人,看見笑你,權在山坡下藏風聚氣處,歇歇再走。

大仙:今日卻該打唐三藏了。(乒乓打了三十)

行者(打寒噤):不好了!

三藏:怎么說?

行者:我將四顆柳樹變作我師徒四眾,我只說他昨日打了我兩頓,今日想不打了。卻又打我的化身,所以我真身打噤,收了法罷。

 大仙(冷笑):孫行者,真是一個好猴王!曾聞他大鬧天宮,布地網天羅,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罷,卻怎么綁些柳樹在此,冒名頂替?決莫饒他,趕去來!

大仙:孫行者!往那里走!還我人參樹來!

八戒:罷了!對頭又來了!

行者:師父,且把善字兒包起,讓我們使些兇惡,一發結果了他,脫身去罷。

(沙僧,八戒,大圣把大仙圍住)

(一袖籠去)行者:想是調問哩。八戒!這先生好意思,拿出布來與我們做中袖哩!減省些兒,做個一口中罷了。”

大仙:把唐三藏、豬八戒、沙和尚都使布裹了!(眾仙上前裹)

行者:好!好!好!夾活兒就大殮了!

八戒:先生,上頭倒不打緊,只是下面還留孔兒,我們好出恭。

行者:八戒,造化!抬出鍋來,想是煮飯我們吃哩。

八戒:也罷了,讓我們吃些飯兒,做個飽死的鬼也好看。

大仙:把清油熬上一鍋,燒得滾了,將孫行者下油鍋扎他一扎,與我人參樹報仇!

行者(暗喜):正可老孫之意。這一向不曾洗澡,有些兒皮膚燥癢,好歹蕩蕩,足感盛情。(石獅子變作他模樣)

明月:師父,油鍋滾透了。

大仙:把孫行者抬下去!(抬不動)

清風:這猴子戀土難移,小自小,倒也結實。(扔進去)

明月:鍋漏了!鍋漏了!

大仙:這個潑猴,著然無禮!教他當面做了手腳!你走了便罷,怎么又搗了我的灶?  罷!罷!罷!饒他去罷。且將唐三藏與人參樹報報仇罷。

行者(想):師父不濟,他若到了油鍋里,一滾就死,二滾就焦,到三五滾,他就弄做個稀爛的和尚了!我還去救他一救。(下去)莫要拆壞了布漆,我來下油鍋了。

大仙:你這猢猴!怎么弄手段搗了我的灶?

行者(笑):你遇著我就該倒灶,干我甚事?我才自也要領你些油湯油水之愛,但只是大小便急了,若在鍋里開風,恐怕污了你的熟油,不好調菜吃,如今大小便通干凈了,才好下鍋。不要扎我師父,還來扎我。

大仙: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聞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縱有騰那,脫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講到西天,見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還我人參果樹。你莫弄神通!

行者:你這先生好小家子樣!若要樹活,有甚疑難!早說這話,可不省了一場爭競?

大仙:不爭競,我肯善自饒你?

行者:你解了我師父,我還你一顆活樹如何?

大仙:你若有此神通,醫得樹活,我與你八拜為交,結為兄弟。

行者:不打緊,放了他們,老孫管教還你活樹。(解下)

沙僧:師父啊,不知師兄搗得是甚么鬼哩。

八戒:甚么鬼!這叫做當面人情鬼!樹死了,又可醫得活?他弄個光皮散兒好看,者著求醫治樹,單單了脫身走路,還顧得你和我哩!

三藏:他決不敢撒了我們,我們問他那里求醫去。(叫)悟空,你怎么哄了仙長,解放我等?

行者:老孫是真言實語,怎么哄他?

三藏:你往何處去求方?

行者:我要上東洋大海,遍游三島十洲,訪問仙翁圣老,求一個起死回生之法。

三藏:此去幾時可回?

行者:只消三日。

三藏:既如此,就依你說,與你三日之限。三日里來便罷,若三日之外不來,我就念那話兒經了。

行者:遵命,遵命。(對大仙)先生放心,我就去就來。你卻要好生伏侍我師父,逐日家三茶六飯,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兒,老孫回來和你算帳,先搗塌你的鍋底。衣服禳了,與他漿洗漿洗。臉兒黃了些兒,我不要;若瘦了些兒,不出門。

大仙:你去,你去,定不教他忍餓。

行者:老弟們,作揖了。

三星:大圣何來?

行者:特來尋你們耍子。

壽星:我聞大圣棄道從釋,脫性命保護唐僧往西天取經,遂日奔波山路,那些兒得閑,卻來耍子?

行者道:“實不瞞列位說,老孫因往西方,行在半路,有些兒阻滯,特來小事欲干,不知肯否?

福星:是甚地方?是何阻滯?乞為明示,吾好裁處。

行者:因路過萬壽山五莊觀有阻。

三老(驚訝):五莊觀是鎮元大仙的仙宮。你莫不是把他人參果偷吃了?

行者(笑):偷吃了能值甚么?

三老:你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聞一聞,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活四萬七千年,叫做萬壽草還丹。我們的道,不及他多!他得之甚易,就可與天齊壽;我們還要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不知費多少工夫。你怎么說他的能值甚緊?天下只有此種靈根!

行者:靈根!靈根!我已弄了他個斷根哩!

三老(驚):怎的斷根?

行者:我們前日在他觀里,那大仙不在家,只有兩個小童,接待了我師父,卻將兩個人參果奉與我師。我師不認得,只說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再三不吃。那童子就拿去吃了,不曾讓得我們。是老孫就去偷了他三個,我三兄弟吃了。那童子不知高低,賊前賊后的罵個不住。是老孫惱了,把他樹打了一棍,推倒在地,樹上果子全無,已枯死了。不想那童子關住我們,又被老孫扭開鎖走了。次日清晨,那先生回家趕來,問答間,語言不和,遂與他賭斗,被他一袖子都籠去了。是夜又逃了,他又趕上,依舊籠去。他身無寸鐵,只是把個-尾遮架,我兄弟這等三般兵器,莫想打得著他。這一番仍舊擺布,將布裹滾了我師父與兩師弟,卻將我下油鍋。我又做了個脫身本事走了,把他鍋都打破。我與他好講,教他放了我師父、師弟,我與他醫樹管活,兩家才得安寧。我想著方從海上來,訪三位老弟,有甚醫樹的方兒,急救唐僧脫苦。

三星:你這猴兒,全不識人。那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雖得了天仙,還是太乙散數,未入真流,你怎么脫得他手?若是大圣打殺了走獸飛禽,蜾蟲鱗長,只用我黍米之丹,可以救活。那人參果乃仙木之根,如何醫治?沒方,沒方。

(行者眉峰雙鎖)福星:大圣,此處無方,他處或有,怎么就生煩惱?行者道:“無方別訪,果然容易,就是游遍海角天涯,轉透三十六天亦是小可;只是我那唐長老法嚴量窄,止與了我三日期限。三日以外不到,他就要念那《緊箍兒咒》哩。”

三星(笑):好!好!好!若不是這個法兒拘束你,你又鉆天了。大圣放心,不須煩惱。那大仙雖稱上輩,卻也與我等有識。如今我三人同去望他一望,就與你道達此情,教那唐和尚莫念《緊箍兒咒》,休說三日五日,只等你求得方來,我們才別。

行者:感激!感激!就請三位老弟行行,我去也。”

(三老出現)明月:師父,海上三星來了。

八戒(笑):你這肉頭老兒,許久不見,還是這般脫灑,帽兒也不帶個來。(把僧帽套在他頭上)好!好!好!真是加冠進祿也!

壽星:你這個夯貨,老大不知高低!

八戒:我不是夯貨,你等真是奴才!

福星:你倒是個夯貨,反敢罵人是奴才!

八戒(笑):既不是人家奴才,好道叫做添壽、添福、添祿?

祿星:我們一向久闊尊顏,有失恭敬,今因孫大圣攪擾仙山,特來相見。

大仙:孫行者到蓬萊去的?

壽星:是,因為傷了大仙的丹樹,他來我處求方醫治,我輩無方,他又到別處求訪,但恐違了圣僧三日之限,要念《緊箍兒咒》。我輩一來奉拜,二來討個寬限。

三藏:不敢念,不敢念。

(八戒揭他衣服搜檢)

三藏(笑):那八戒是甚么規矩!

八戒:不是沒規矩,此叫做番番是福。(回頭望)

福星:夯貨!我那里惱了你來,你這等恨我?

八戒道:不是恨你,這叫回頭望福。

行者:帝君,起手了。

帝君(慌忙回禮):大圣,失迎。請荒居奉茶。

行者:老孫此來,有一事奉干,未知允否?

帝君:何事?自當領教。”

行者:近因保唐僧西行,路過萬壽山五莊觀,因他那小童無狀,我一時發怒,把他人參果樹推倒,因此阻滯,唐僧不得脫身,特來尊處求賜一方醫治,萬望慨然。

帝君:你這猴子,不管一二,到處里闖禍。那五莊觀鎮元子,圣號與世同君,乃地仙之祖。你怎么就沖撞出他?他那人參果樹,乃草還丹。你偷吃了,尚說有罪;卻又連樹推倒,他肯干休?

行者:正是呢,我們走脫了,被他趕上,把我們就當汗巾兒一般,一袖子都籠了去,所以角氣。故此拜求。

帝君:我有一粒九轉太乙還丹,但能治世間生靈,卻不能醫樹。樹乃水土之靈,天滋地潤。若是凡間的果木,醫治還可;這萬壽山乃先天福地,五莊觀乃賀洲洞天,人參果又是天開地辟之靈根,如何可治?無方!

  行者:既然無方,老孫告別。急救事緊,不敢久滯。

(行者到了菩薩那)

菩薩:悟空,唐僧行到何處也?

行者:行到西牛賀洲萬壽山了。

菩薩:那萬壽山有座五莊觀,鎮元大仙你曾會他么?

行者:因是在五莊觀,弟子不識鎮元大仙,毀傷了他的人參果樹,沖撞了他,他就困滯了我師父,不得前進。

菩薩:你這潑猴,不知好歹!他那人參果樹,乃天開地辟的靈根。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讓他三分,你怎么就打傷他樹!

行者(拜):弟子實是不知。那一日,他不在家,只有兩個仙童,候待我等。是豬悟能曉得他有果子,要一個嘗新,弟子委偷了他三個,兄弟們分吃了。那童子知覺,罵我等無已,弟子發怒將他樹推倒。他次日回來趕上,將我等一袖子籠去,拷打一日。三番兩次,其實難逃,已允了與他醫樹。卻才自海上求方,遍游三島,眾神仙都沒有本事。弟子因此志心朝禮,特拜告菩薩,以救唐僧早早西去。

菩薩:你怎么不早來見我,卻往島上去尋找?

行者(暗喜):造化了!造化了!菩薩一定有方也!

菩薩:這凈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樹靈苗。

行者:可曾經驗過么?

菩薩:經驗過的。

行者:有何經驗?

菩薩:當年太上老君曾與我賭勝:他把我的楊柳枝拔了去,放在煉丹爐里,炙得焦干,送來還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復得青枝綠葉,與舊相同。

行者:真造化了!真造化了!烘焦了的尚能醫活,況此推倒的,有何難哉!

孫大圣:菩薩來了,快接快接!

(互相拜)

行者:大仙不必遲疑,趁早兒陳設香案,請菩薩替你治那甚么果樹去。

大仙(躬身謝菩薩):小可的勾當,怎么敢勞菩薩下降?”菩薩道:“唐僧乃我之弟子,孫悟空沖撞了先生,理當賠償寶樹。

三老:既如此,不須謙講了。請菩薩都到園中去看看。

(菩薩先行,三老隨后。)

菩薩:悟空,伸手來。

(行者將左手伸開,菩薩把行者手心里畫了道符字,放在樹根下)

菩薩:那個水不許犯五行之器,須用玉瓢舀出,扶起樹來,從頭澆下,自然根皮相合,葉長芽生,枝青果出。

行者:小道士們,快取玉瓢來。

大仙:貧道荒山,沒有玉瓢,只有玉茶盞、玉酒杯,可用得么?

菩薩:但是玉器,可舀得水的便罷,取將來看。

清風、明月:前日不見了果子時,顛倒只數得二十二個,今日回生,怎么又多了一個?

行者:日久見人心。前日老孫只偷了三個,那一個落下地來,土地說這寶遇土而入,八戒只嚷我打偏手,故走了風信,只纏到如今,才見明白。

菩薩:我方才不用五行之器者,知道此物與五行相畏故耳。

(大仙把果子敲下十個,一起分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250評論 6 530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923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041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475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53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01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882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23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30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49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639評論 1 366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77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890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289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552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242評論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2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